<p class="ql-block"> “清静,修身,养亲,尽年”是中老年人热衷的生命议题,与一块适合的土地撞上,生命内在祥和宁静,与世无争的感受会滋滋生长。</p><p class="ql-block">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是我眼中的隐世修身康养处的镜像。</p><p class="ql-block"> 铅山县天柱山乡下辖的许多自然村,处处可见这种纯天然的遗世风情,无论是天柱山的上高家山村,老人坞村,叠石村,还是枫坪村,都掩映在这样的一种气息里。</p> <p class="ql-block"> 这些地方,处处可见红白相间,清境原舍相貌的小木屋,这些小木屋不像其他的地方,木材用的是原色,它们的木质外立面都刷成了红色,十分醒目。斜阳夕照打在这些有骨架,有肌理的老房子上,恬淡悠扬的主气场下,夹带出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这些木屋“住”在田野,山间,空谷中、溪流边,大小适度,精气神独立,有种举得起放得下的外相,附着了鲜明的建筑立身之本。</p><p class="ql-block"> 小溪,从木屋门前流过,水质清澈,河床卵石磊磊,沉者自沉,浮者自浮,各自气定神闲,蜿蜒迤逦的小溪,颇具诱惑力,让人忍不住滑了脚面,踩水撩拨。</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枫树,红豆杉和银杏,在河边,在村口,朝着出类拔萃的方向长,它们盘根错节,粗糙的枝干扎实了这里古朴的氛围,茂密的枝叶过滤出这里清新的空气,也福佑着当地人的际遇。</p><p class="ql-block"> 201人的高家山村,近几年居然有2人先后考进了清华大学,吴佳乐今年考取,王俊清华大学毕业后直接公派留学哈佛。</p><p class="ql-block"> 村里,长寿老人也多,年龄最大的99岁,24位长寿老人中,大多老两口都健在。这极大地提升了这里的知名度和村民的幸福指数。旅行于此,可以潜心探究“清贫与爱情”,“相伴与长寿”,“风水与宝地”诸如此类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已经退休的村支书林述茂,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带我们穿梭在天柱山乡的山水间,所到之处,就是人群中的那个优秀介质,他与村民的熟络,宛如亲人一般,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何谓民风淳朴。</p><p class="ql-block"> 上高家山村的王维明,拿出了自家种的西瓜和蜂蜜,招待我们。这着实让我犯了选择上的两难:上高家山的西瓜,甜度和水分在当地最出名;蜂蜜是他放养于山林之间,一年只割一次的百花蜜。西瓜是含水的甜,蜂蜜是脱水的蜜,要区别它们之间的高下,实在是考验和刺激我味蕾的敏感度。</p><p class="ql-block"> 一个西瓜还没吃完,他又切开了另一西瓜;一个纸杯,他坚持要给我们先加四勺的蜜,再冲水喝,其实加两勺就已经够甜了。我估计他待客的诚意,是由几勺或几个这样的数字来量化的。</p><p class="ql-block"> 82岁的王守身老两口,拎出一大包自家做的铅山特产糍皮,一些茄子干和瓜子,不断地往客人手里塞,临走前,还让带些路上吃。他们还保留着送客送到大路口,目送你的车子绝尘而去后再折返,此种原汁原味的原乡情。</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乡,山峦植被茂密,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各种木材肆意地生长在山涧和山峰之间。这里曾经是著名的农垦基地,如今山林已禁止开采,愈发促成了林木如今这般的繁茂。</p><p class="ql-block"> 绵延的山峦,不同的高度,植被有着不同的面貌与姿态。底层是苇草编队“草莽流”,中间是毛竹构成的“风雅颂”,山顶和天空都是浓墨重彩的“意识流”。</p><p class="ql-block"> 在门前院落坐定,山风清凉,虫鸣阵阵,看看远山,晒晒特产。在山林漫步,蜜蜂嗡鸣,人蜂两望,互不侵犯,各自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中老年人在这里可以收获康养,年轻人在此可以研学习得。走入天柱山乡,对这里的历史文化,地域经济,手艺传承的变迁,会有更贴近现场的理解与感受。</p><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经是通往福建的茶马古道所在地,古老的道路上,不知留下过当年多少挑夫的脚印。他们挑着石灰、纸张、布匹和山货,通关易货,人来人往,促成了当年沿途市井稠密、酒肆茶坊、商贾云集的繁华场面。</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有野生高山茶基地,山上的老枞茶树,生命力旺盛,它们生长在山上石垒的豁口处,裂缝里。五六十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枝干上会长出白斑,附着青苔。老枞茶叶的口感独特,主要有三味:木质味、苔藓味、糙米味(或粽叶味),是岩茶中之望族。</p><p class="ql-block"> 听懂行的人说:如果说铅山河红茶中的正山小种是女人的茶,那么老枞茶就是男人的茶,它的味道够遒劲,够霸气。尤其是百年老枞茶,混合着岩味和枞味,喝下去,会让接下来的其他茶叶,索然无味。</p><p class="ql-block"> 跟着茶师去巡山,聆听和参与有关茶青的采摘、收购、烘焙、制作、冲泡等过程,处处皆学问,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乡蜂蜜多,多为个头小巧的中华蜜蜂。路边、山口、岩间,随处可见蜂箱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王维明家养了56箱蜂,一年割一次蜜,去年他收成800斤蜂蜜,今年收成500斤,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产蜜期雨水太多,造成了减产。</p><p class="ql-block"> 割蜜的时间,在进伏后5至10天内进行,进伏前采割水分大多,进伏后蜂蜜全部封盖,水分处理好,采割的蜂蜜浓度最佳。</p><p class="ql-block"> 在天柱山乡,我们偶遇了一位曾经下放在此的知青郑乐荣,退休后,他选择了回归这里,在当地租了一民居,蜂箱就安置在他当年知青点边上的丘陵上,闲来无事时,就去检阅一下他的那些不需要太多投入,不需要太多精力去管理,去照顾的蜂群部下。我是第一次接触到将甜蜜的事业当成业余爱好的人,他养蜂的目的只为自给自足,保质保量,供强身健体之用。他的故事,富有感染力,也让我萌生退休后去养几箱蜂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乡,盛产野生粽叶,无论是鲜叶还是干叶,都特别的芬芳。六七八这三个月是粽叶的采摘加工期,山边随处可见的宽大的粽叶,村民采摘后直接送到加工点,每斤鲜叶可以盈利约5元,收来后,老板请人将粽叶捆扎好,送入烘焙间,经过20小时的烘焙,烘干粽叶里面的水分,再把它打包。嘉兴粽子厂商会前来收购拉货,加工后的干叶收购价,折合成鲜叶价,约为每斤15元。粽叶采摘与加工是当地人的致富途径,经验丰富的人,一天可以通过采摘鲜叶,盈利400元。</p><p class="ql-block"> 生活处处有活水,有源头,人生处处有学问。学问不仅仅来自课堂,如果说课堂是开启心智的地方,那么走向社会的研学,就是助推行动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铅山天柱山乡下辖的六个行政村,各个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有的美在骨,有的美在灵,有的美在色,有的美在香。</p> <p class="ql-block">文字和风光拍摄:多年以后yc</p><p class="ql-block">我的人像拍摄:陈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