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我凤凰山沟来……简述北大博士生魏伟斌的成长心路

车到山前

<p class="ql-block">  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注定了这些年赤兴教育的好戏连台。请听:初中、小学连续三年双双获评县教体系统综合考核先进单位,高考学子20/21连续两年985大学录取率,超出县均1.5个百分点。今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土生土长花桥下洞组大山里的魏伟斌同学,又以其优异成绩,跻身于全国仅招十名的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行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他的录取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  这是乡奖教助学中心给予的奖励证书。</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分管教育的副乡长高祥辉同志,携奖教助学中心一行人,将证书及奖金送达魏伟斌家中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只金凤凰从赤兴花桥山沟里飞向天穹,去追逐他人生最美梦想。本篇作者也借此机会,从家校教育两方面,简述其成长心路,以飨读者。</span></p> <p class="ql-block">  赤兴中心小学是他求学路上的第一站。当年六年级的班主任魏平玲老师说:伟斌每节课都认真预习,上课时集中精力听讲,做笔记,喜欢提问和探讨。每次讲评试卷他都不会因为自己满分而不听了,而是从中认真地总结出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正是他的聪明,勤奋,自律,不偏科,不骄傲,注重学习方法,劳逸结合,所以拿下小升初毕业考试县季军。</p> <p class="ql-block">  赤兴初中是魏伟斌同学求学路上的第二站,在这里的三年,是他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形成,智慧源泉崩然开掘,人品性格基础夯实的三年。杨根寿老师这样评价他:性情通达舒畅且聪明,举止斯文缜密,巧妙审慎,见解独特,乖巧能干。初步显现出可塑之才的良好素质。</p> <p class="ql-block">  手捧北大博士生录取通知书,伟斌对家乡尊师重教好风尚的形成,对母校老师的培养教育感恩不已,他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故乡老师们的教导和栽培让我成长为一位敢于进取、奋力逐梦的人。</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的每一位小学老师,是你们孜孜不倦的启蒙教育为我后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悉心辅导我小学奥数的谢许生老师、引导我树立远大理想的魏平玲老师、点拨我培养写作能力的张春根老师……</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的中学老师,是你们的循循善诱帮助我构建起知识的学习框架,启发我找到合适高效的学习方法,锻炼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重要的是,你们以身作则为我诠释了何为无私奉献,也在我心里种下责任心的种子。感谢为我的数学一寸寸夯实基础的黄万康老师、助推我的英语学习取得飞跃式提高的刘情老师……</p> <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学习经历当属大学一年级,本想在大学努力实现保研目标,但大一上学期的课程成绩却并不如意,因为自己课外并未花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挫败,静下心来思考后,我对于大学自主学习的模式有了深刻的体会:“大学学习与中学不同,需要自己课下花更多时间去探索钻研”。因此,我开始纠正学习状态,除去做到基本的课上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外,还力求做到课后主动完成复习和做题训练,尤其在数理相关课程中,加强巩固练习让成绩有了质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2000年,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魏伟斌同学出生在花桥村下洞组这幢农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  父母凭着这房后一亩三分茶园,攒得创业起家第一桶金</p> <p class="ql-block">  就是这对仅有小学学历的魏荣芳、伍冬英夫妇,以山里人特有的勤劳朴实,吃苦肯干,供养一双儿女,完成他们各自的学业。</p> <p class="ql-block">  “伟斌从小听话乖巧爱劳动,从他进入校门那一天开始,我就全心放在创业干事上,养猪,做引线,打理茶园是我养家糊口主要经济收入。每当寒暑假,伟斌都喜欢跟我一起干活,打猪草,掏猪粪,砍柴,剪茶树枝样样会做。偶而接送孩子,与学校老师联系相关事情一般由他妈妈负责,只要学校需要家长办的事,我们都会全力支持配合。”魏荣芳告诉编者。</p> <p class="ql-block">  在伟斌即将告别亲人,远赴千里之外的京城继续深造前夕,乡党委书记吴世钦同志亲切约见了他。鼓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尽早把自已铸造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