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夏之纽约

Linlin

<p class="ql-block">疫情后第一次访纽约。从6月初到8月中,趁女儿在纽约,我前前后后在曼哈顿住了20多天。以往到纽约都是走马观花,匆匆过客。这次踏实住下,细细走,慢慢看,做了一回“纽约客”</p> <p class="ql-block">这次住曼哈顿中城时代广场附近的45街,在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之间。最喜欢去的大都会艺术馆、MOMA、中央公园、卡内基音乐厅等都是步行可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yant Park是意外发现。离我们住地只有三个街区,当天下午就被公园里的露天免费音乐会所吸引。原来这里是当年美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地方。原先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这里是市民的乐园。有音乐会、露天电影、建身操、魔术表演、图书角、乒乓球、棋牌甚至麻将。公园网站可以查到所有活动的详细安排,我在这看了歌剧《茶花女》,听了爵士乐,看了电子鼓表演,还有交响音乐会。夏日的傍晚,大家带着吃的喝的,和亲朋好友席地而坐,听着音乐,遥望天空,真是无比美好。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组织和安排活动的并不是政府,而是民间机构和社会公益基金。</p> <p class="ql-block">在曼哈顿中心,这么一大片绿地,这么多免费活动,真是太奢侈了,这才是人民的城市吧。</p> <p class="ql-block">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stephen a. schwarzman building ,纽约公共图书馆,这是我的又一大发现,就在第五大道,老图书馆对面。谁都可以进,干净整洁凉爽,关键我在大厦四层找到了中文书。不打球的日子我就在这里泡一整天,中间休息去楼下买杯饮料,去Bryant Park买份午餐,或者放纵自己去Lady M买份蛋糕🍰。放松、满足,这样的一天不要太惬意哦。</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7层的露台,可以坐在这里看书、午餐、休息。历史和现在,过去和未来,在这一刻交织汇集。</p> <p class="ql-block">这次照例要去大都会艺术馆走走,看看有什么新的特展。大都会艺术馆,永远看不厌。每次都觉时间太短,每次都恨自己脚力不够。</p> <p class="ql-block">纽约现代艺术馆,规模不很大,一个半天刚刚好。走累了就在艺术馆的咖啡厅坐坐,艺术馆里品咖啡,美的彻头彻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是第一次来,展品太丰富了,走在里面总让我想起电影博物馆奇幻夜,橱窗里的猩猩、狮子,大恐龙一下就活灵活现起来。这里太适合带孩子来了。</p> <p class="ql-block">我还得知了自己在月球的重量,原来如此轻盈。</p> <p class="ql-block">中央公园走一走。每次到纽约都住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到公园走一走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纽约街头人头攒动,疫情后我喜欢上在人群中穿梭的感觉,特别是下午5点以后高峰期,熙熙攘攘的街头充满生气。试着想把这种感觉拍下来可是并不成功。失去过才知道珍惜,我知道我的故乡城依旧寂寞凋零,这样的烟火气是我对它的盼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的大楼是中国银行纽约总部,坐落在繁华的第六大道,正对Bryant Park,工商银行也在同一条大街的一侧,步行相隔仅20分钟。无数次从它的门前走过,那醒目的中文字让人如此亲切,怀乡之情就在那不经意之间。</p> <p class="ql-block">纽约是世界的中心,这么说有充足的理由。一部电梯上,街道迎面而来的人群中,如果仔细数,大部分人必定来自不同的国家种族民族。初到美国,机场入境就给我如此感受,仿佛进入世界人种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常常在人群中发现让我惊异的人和事。比如这位美丽的深肤色少女、比如这位脚下奇异的弹簧鞋。</p> <p class="ql-block">街头随意行走,无意中发现一段历史,一个传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也是可以随便进的,等人的空隙,完整观摩了一场周日的弥撒。</p> <p class="ql-block">周末忽然就赶上一个大游行,满街的多米尼加人在欢庆着什么。加勒比海一个小小的岛国居然在纽约也有这么多人。他们欢乐而奔放的展现着自我,体现了纽约这座城市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包容。</p> <p class="ql-block">7月4日特意赶到纽约和女儿一起过节。看一个国家庆祝自己的生日,礼花,只能是礼花,绚丽灿烂,像这文明的光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