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记

风沙

<b>序/向往能触及灵魂的古镇。</b><br><br>大概1400多年前吧,据说一个叫“孟浩然”的乡村青年,被皇帝老儿炒了鱿鱼之后心灰意冷,毅然决然放弃长安的名利场,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羁旅。途径建德江严州府三江口一带,那时候的小孟孑然一身、明月孤舟,那羁旅的惆怅和人生坎坷的思绪纷至沓来,于是借景抒情,唱出了那首千古名篇《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此,严州(即梅城)成为了无数诗人和文豪心中的“欢乐场”与“白月光”。<br><br>“梅城,是一座有历史沉淀、能触及灵魂的古镇”。<br><br>我的故事刚讲完,正在开车的 “陈几根”陈总便有感而发。“陈几根”是惠珍给陈总临时取的绰号,因秃顶,脑门前只剩下几根头发,故而戏称为“陈几根”。陈总用手摸了摸脑门,随即“哈哈”一笑,算是笑纳了这个雅号。有没有触及陈总的灵魂大家不知道,但“梅城是有历史沉淀”的这个论断应该是母庸置疑。<br><br> <b>夜袭新安江/一边梦想着远方和田野,一边奔波眼前的苟且。</b><br><br>晚上八点,前往新安江“避暑”的六人小组,在路途中既兴奋又各怀心事。陈总跟四位退休的女士一路上不停地在打电话,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办不完的事。<br><br>“喂,老李吗?我现在去新安江,后天回来,到时候约个地方见面详谈……”<br><br>“儿子,妈妈去新安江玩两天,你让工人把朝阳的那套房子清理干净,后天要拍照……”<br><br>“哎呦赵总啊,这两天公司没人,您多担待啦,我们做了这么久的生意,不会亏待你的,下次有空请你喝蓝莓酒哦……”<br><br>“哎,电饭煲里还炖着老鸭,别忘记放盐……”<br><br>“车库里有西瓜,记得拎上去……”<br><br>一边梦想着远方和田野,一边奔波眼前的苟且,她们,把退而不休发挥的淋漓尽致。成年人的生活,除了容易长胖,其它都不容易。<br><br>今年夏天,有两个缘故导致“非必要不出门”,除了疫情管控,另一个就是“高温”。可是,夏天是一个热情似火的浪漫季节,不甘心就这样平淡的过去。所以,新安江之行被提上日程,并立即执行,憧憬在新安江边过17度的夏日之夜。 半夜三更,扛着蓝莓酒在新安江边找大排档。 <b>江边夜宵/蓝莓酒配花生米。</b><br><br>惠珍站在严洲府衙道路中间,看到知府大人范仲淹款款而来,“duang”的一下就跪在地上:小女子远道而来,就想带个男人回去,几经周折,不得而归,大人,我不甘心呐……本来属于民事,但老范是何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为严州长官,又“岂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于是,老范破例来到惠珍面前,俯身授以锦囊。但惠珍一直听不到声音,急的不知如何是好,慌乱中回头一看,周围都是来向老范要男人的妇女,街道上早已被围的水泄不通,后面的车一直在按喇叭……<br><br>惠珍忽然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给大伙讲这个梦的时候,惠珍一脸失落。<br><br>晚上十点抵达新安江酒店,饥肠辘辘的我们急切地需要找一家夜宵店或大排档,解决胃的问题。于是,在沿江的步行道上,昏暗的灯光下出现了六个觅食的身影。我在前面打头阵,侦察目标,丽君跟慧萍俩扛着一坛蓝莓酒紧随其后,陈总和韩云本来是殿后,但因为惠珍似乎还在梦游中,反而落在了最后。<br><br>上一次来新安江,已是5、6年前的事了,很多江边的大排档都找不到。一路上问了环卫工人、出租司机等,来回折返,终于在晚上11点左右找到了,原来就在酒店后面的夜宵一条街……<br><br>可能是因为疫情期间,这里的海鲜大排档生意非常冷清,我们进去的时候,店小二和老板在外面都已经睡着了。估计老板也想不到,这么晚了还有人来觅食,所以连锅灶都关了。重新开张就需要时间,等待中,丽君把从萧山带来的嫩花生和油炸花生米放到桌上,于是乎,蓝莓酒配花生米,就这么干上了。<br> <b>梅城/多年以后,会有一个关于梅城的画面,勾起思绪,打开记忆的闸门。</b><br><br>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半朵在梅城。这是梅城人常挂嘴边的口头禅。当年有个建筑设计师叫“刘伯温”,由于梅花城垛只有首都才配拥有,而当时的严州虽然地缘位置比较重要,毕竟不是帝王之地,所以刘伯温只给严州城墙上的所有城垛设计成半个梅花状城垛,后来刘伯温又将其照搬到南京,以及后来的北京城墙垛,所以,梅花城垛的来源就此揭开。(城墙上那些突出的,带有三个孔的就是梅花城垛)<br><br>很可惜,这些梅花城垛在1938年竟莫名其妙被拆掉了,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严州的好运气也被拆除了。随着水运的衰落,这里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逐年下降,短短几十年,梅城就从一个重要州府,变成一个回忆满满的小镇。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省会杭州,<br><br>尽管如此,远道而来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即便气温高达40摄氏度,也没能阻挡火热的游兴。 第二天上午,六人姗姗来迟。不过,来得早不如来的巧,在澄清门前,正好遇上知府巡街、开城迎宾、宋之韵演出等民俗风情体验。面对这些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仿佛置身于1000多年前的繁华盛世。在气派的城门楼子上,看梅花城垛、望双塔辉映、俯瞰三星街、以及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程序。<br><br>“多年以后,会有一个关于梅城的画面,会在不经意间勾起一些思绪,打开记忆的闸门。”<br><br>丽君、慧萍、惠珍、韩云等四美掸了掸裙子上的灰尘,挺起胸膛,像走红地毯一样,昂首阔步,齐刷刷行走在城楼步行道上,静看云卷云舒,笑迎风起云涌,只为方寸定格。 到梅城,梅州老街是必定要逛一逛。老街早已不是千年前的老街,但古色古香的装修,熙熙攘攘的人流,各种美味小吃、百年老店、牌坊古迹,再加上街道两边店小二卖力的叫卖声,让人瞬间穿越到了明宋流韵。新与旧,现代和古典,古石板路和小桥流水在这里交织呈现,却又完美融合,汇成一幅富含人间烟火气的古韵画卷。<br><br>“越剧《连中三元》的范本就是出自此地,这个状元坊便是当年为纪念严州淳安人商辂连中解元、会员、状元而建。”丽君指着头顶的牌坊,如数家珍地做起了临时解说,还兴致勃勃地在牌坊间来回穿梭,拍照存念。<br><br>一切都按预期进行,体验着不同地方的诗与远方。唯一让人感到惊讶的,这一次慧萍居然没有提出购物,哪怕我提醒她,怎么不带点干菜饼回去,她也是摇摇头表示毫无兴致。倒是在一家鞋匠铺,忽然饶有兴致地扮起了补鞋匠,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逗得大家开怀大笑。<br><br>梅城不算大,但若是在这里待上两天,也能卸下忙碌和急躁,看着一汩新安江的清江水,从梅城南侧静静流淌,看着喧嚣热闹的逛街人流,一拨又一拨从眼前走过,体会来日方长的美好。这样的小镇有故事有历史,有繁华有沉淀,云淡风轻中藏着最独有的宋韵美学,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b>江边/邂逅彩虹与雷电,迎接“高光”时刻。</b><br><br>梅城回来后,在新安江一家鱼头馆午餐,新安江鱼头、鳜鱼、小溪鱼,还有水煮毛豆、水煮白虾….关于吃的,无非就是把当地的美食尝个遍,实在没有可记录的,按下不表。<br><br>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下午傍晚时分的奇遇,有惊喜、惊吓、惊艳。为了领略新安江17度恒温的凉爽,六个人选择沿江边绿荫道步行前往彩虹大桥。下午平静的江面上,能清晰看到蓝天白云,云水横度,薄雾袅袅间江风送爽,实在是最惬意不过了。身处奇景,快门的频率越来越高,四美更是像放幻灯片一样,在我的镜头前一一走过。就当大伙沉浸在大自然的馈送中,背景忽然出现上下两个满弓的彩虹。惊不惊喜?满不满意?大伙将其解释为人品爆棚,好运冲天。 但很快,就被啪啪打脸。正当大伙专注于欣赏“双彩虹”带来的惊喜时,天边一道闪电划过,一声“咔啦啦”的惊雷在头顶炸响,大伙下意识的缩起脖子,韩云已经吓得捂起耳朵,躲到了惠珍的怀里……电闪雷鸣中,大雨倾盆而下,没带雨伞的人像“小鸡躲雨”那样四处躲藏。慧萍起初想躲到一棵大树下,忽然想起雷雨天树下不宜躲雨,于是随大伙纷纷跑进了江边的厕所,很快,厕所也人满为患。我和陈总只好冒雨跑到白沙桥下,尽管三面漏雨如“水帘洞”一般,好歹有个栖息之地,至少能保证相机不会淋湿。陈总为了替我打伞,球鞋就是在这场大雨中被水浸透,后面有交代,暂且不表。<br><br>这场雷阵雨有些超常,落的很痛快,足足下了半个小时,才有了拨云见日的迹象。当大伙走出厕所,离开桥墩,着实被傍晚的景色惊艳到了。雨后咋晴的新安江两岸,湿漉漉的纯净中带着霞光的明媚,天边升起红彤彤的彩霞,光线将新安江边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映照得更加壮观,四面通透的玻璃落地窗,映射出江水、山林的影像,仿佛置身碧波万顷环绕之中。用陈总的话来说,美的一塌糊涂,虽然陌生,但很受用,很治愈……落日余晖中,听风雨安然,所谓的诗和远方,大抵如是吧。<br><br>如果说喝一杯酒还不足以压压惊,那就来两杯,来一坛!惊魂未定的六人,你推我辞中将一坛蓝莓酒喝了个底朝天。<br><br>“年轻的朋友们,不久的将来,大约在冬季,再来新安江煮酒论英雄。”慧萍拿起酒杯敲了敲桌子,一饮而尽。 <b>归途/梅城之行很短,但却足以装下我们的快乐。</b><br><br>第三天上午,在天朗气清中如期返回。<br><br>不要说岁月静好,因为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一个人正在负重前行……因雷阵雨把球鞋浸泡脱底,陈总只好光着脚开车把我们送往萧山。这个被惠珍戏称为“陈几根”的大男人,原来还是个暖男。看到太阳正好照到副驾驶室的慧萍,立即脱下外套让慧萍遮太阳,慧萍回头看到阳光照到陈总的手臂上,也不忍心,又于是又给陈总挡住了太阳……这一波操作,让原本毫无波澜的空间,顿时激荡起来,差点掀翻车顶。<br><br>热闹吧?还有呢,接下来大家对“雨后彩虹”还是“彩虹后雨”,展开了激烈讨论,反正常识有时候确实不够用了,为了这个结论,一路上大伙被搞得外焦里嫩……<br><br>新安江很长,来不及一一领略,梅城之行很短,但却足以装下我们六个人的快乐。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