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洋淀纪事》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p> 一.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用笔名孙芸夫、林冬苹、土豹等。他经历了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过程。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文学理论、文艺评论、诗歌等。</p> 二.写作背景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其从1910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共54篇。其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p> 三.主要事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i>芦花荡</i></b></p><p class="ql-block"> 一个将近六十岁的精瘦老头子撑着船,每天夜里在水淀出人,负责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且不带一支枪。一次,他护送两个生了疟疾的女孩子进苇塘里寻找队伍,半道不慎暴露,遭到敌人的扫射,老头虽拼命护送她们,但大的那个仍不幸受伤。老头觉得万分惭愧,第二天,他单枪匹马进入鬼子堆,用勾子勾住鬼子的大腿,狠狠地敲打,为女孩子报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i>荷花淀</i></b></p><p class="ql-block"> 水生才回到家来,他是小苇庄的游击队长,在妻子的一番追问下,他才说出自己要离家到新成立的地区队参加抗日斗争。女人心中纵然万分不舍,也强忍悲伤,送走了丈夫。然而,过了两天,她和同队的四个青年妇女便忍不住想要冒险前去探望丈夫。不想半道遭遇了日本船只,她们只得飞快地摇船,以便躲进荷花淀中,枪声四起,她们一齐翻身跳入水中躲藏。等她们扒着船帮露出头来探看时,却发现她们的丈夫正在不远处伏击敌人,并成功将敌人那只大船击沉。妇女们将包裹丢给丈夫后,才如释重负,回去的路上又说笑起来。回去后,她们也学会了射击,在芦苇丛中配合子弟兵作战。正月这个大娘,住在小官亭西头路北一处破院的小北屋里。小北屋的外间屋放着一架织布机,是从她母亲手里得来的。这机子见证了家中三代女人的生活变迁。</p><p class="ql-block"> 大娘小时是卖给这家的,丈夫早逝,留下儿女。大女儿十三岁时又被卖给一个挑货郎担的河南人,丈夫成天住村野小店,她也就跟着溜墙根串房沿。二女儿十四岁卖给东张岗拉宝局的大黑三,过门以后学得好吃懒做,打火抽烟,丈夫死后,男女关系也很混乱。两个女儿虽说嫁了人,大娘却并没有得到依靠,还得时常牵挂着,照料着。大娘虽然命苦,但性格却极为乐观,生活的重担始终未能将她压倒。</p><p class="ql-block"> 她已经十八岁了,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两个姐姐也都十分操心妹妹的婚事。这天,一家人正围坐一团讨论多儿的婚事,她不得已承认自己已有对象,正是大官亭新农会的副主席,娘和两个姐姐全赞成,于是又张罗着筹备嫁妆。可多儿自己却已有主意,要将家中的旧机子换新,用来织布,把卖布赚来的钱用作嫁妆。到了成婚这天,正赶上村里召开联席会,各村代表都来了,大家会后都合计着动用村里的车辆鼓乐为婚礼助兴,使得这次婚事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i>山地回忆</i></b></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阜平的穷山恶水里生活过三年,因为一双袜子和一家人相识,并且成为了老交情。那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只有把冰砸破再洗。一天,我正要砸开冰口,忽然听见下水流洗菜的姑嫔对我厉声喊着,让我到下边洗去,嫌弃我弄脏了她的菜。起初我很不高兴,差点与她起了争执。但看到她单薄的衣衫,我顿时又于心不忍,反倒与她闲聊起来。言谈间,她发现我没穿袜子。得知我没袜子可穿,便执意要用家中的碎布给我做一双。那剩布原本是要给她父亲做双袜子的,如今却先给我做了。我也由此和这一家人熟了,后来每天大早起,我便帮女孩运送大枣,赚的钱替女孩买了架上好的织布机。后来,那双袜子穿了三年也没有破。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女孩父亲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要我多买上几匹,好回去做一面国旗。</p> 四.主要人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老头子——《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i></b></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精瘦老头子,真实身份是交通员。他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负责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枪,却无数次通过封锁线,使敌人封锁落空,保证苇塘里部队的给养。</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大菱、二菱——《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i></b></p><p class="ql-block"> 她们是平原上的两姐妹。在日寇的大扫荡里,她们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雨过夜,也一心去找革命队伍。她们虽然年纪尚小,但却意志坚定,对革命、对党有着高度的信心。</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水生嫂——《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i></b></p><p class="ql-block"> 她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少妇,但经过战斗的锤炼,却变得深沉机智、通情达理。她送丈夫去打敌人,她和妇女们一道组织水上游击队。她无愧于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荷花淀的女儿。</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三姑娘多儿――《正月》</i></b></p><p class="ql-block"> 她自小便聪明能干,且积极投身革命。她是新时代的宠儿,也是新时代的创作者之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邢兰——《邢兰》</i></b></p><p class="ql-block"> 他三十二岁,可看起来却像四十多岁。他身长不到五尺,脸七没有胡髭,经常气喘咳嗽,手脚举动活像一个孩子。他从小吃尽苦头,却依然乐观向上,积极地参加抗日工作,发动组织村合作社以及代耕团、互助组。他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而且在一些坏家伙看起来,简直是有瘾。</p> 五.鉴赏品评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1.着力于内心世界的刻画,塑造人物的心灵美</i></b></p><p class="ql-block"> 小说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将这些淳朴的年轻妇女们置身于车命战争和个人生活的矛盾中,细致地展现了她们内心世界的情感波澜。</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2.于平凡生活中挖掘材料,反映时代精神</i></b></p><p class="ql-block"> 《白洋淀纪事》虽然描写的是抗田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残酷、激烈,也没有妻渗悲怨的描写,而是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最常见的生活事件,表现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面貌,表现人们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3.富有特色的环境描写</i></b></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来描绘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