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五中•教师风采】笃定教育初心,践行使命担当——马继雄老师教育工作纪实

灵武五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马继雄老师,中共党员,灵武市第五中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初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原承担九年级(5)班和九年级(6)班数学教学工作,并担任九年级(5)班班主任。在教学中,他始终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数学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b></p> 班主任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始终坚持“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真诚的接纳每一个学生,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榜样学习教育,着力培养班级凝聚力,逐渐,满满的正能量在班级中显现出来,每位孩子都把班级当家,从而达到“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良好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管理班集体中,他和学生打成一片,将自己融入到整个大家庭中,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细心管好一日常规,留心注意个别学生的情绪变化,耐心营造团结向上、锐意进取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尝尽作为班主任的各种酸甜苦辣后,他也从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b></p> 劳动,我们最光荣 比赛,我们敢于拼搏 爱国,我们是清澈的 数学教学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本着对课堂的的敬畏之心,本着对每位孩子负责的态度,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马老师都会积极研读教材编排意图,思考突破重、难点的方式方法,努力预判课堂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他尽可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计质疑能力、数学思维及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智与行的滋养,形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课后,他会主动反思自己在课前准备及课堂实施过程中的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尽可能避免后续教学的失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面对学习数学困难较大,且各层次差异性不同的学生,马老师都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多了解学生,多分析学生,逐步帮助学生走出他们在学习数学上的困境,增强学生自身的获得感,让接收数学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让害怕数学的学生不放弃数学,让放弃数学的学生能在数学课上行动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教五年以来,马继雄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曾获得多项荣誉。在2020年度银川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银川市第四届“推进课堂变革”教学评比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银川市二等奖;在灵武市2021年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灵武市第二届“互联网+创新素养”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灵武市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中教学论文获得二等奖;同时在2019年承担了灵武市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受到一致好评。</b></p> 家校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家校合作,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各显特色的,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因此,为了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及日常行为表现情况;聆听家长对教师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作为班主任,他常常深入到学生家中,去了解关心每一个孩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索。”教师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必须不断学习、完善和提升自己,多向同行讨教经验,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b></p>

学生

数学

教学

教育

班主任

灵武市

课堂

学习

获得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