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连载三十二 哀哀孱嫠 心怀家国

百脉泉景区

<p class="ql-block">  修订校勘《金石录》并撰写《(金石录)后序》,当然是为了完成赵明诚的遗愿,是为了在追忆夫妻二人情感历程中,怀念往日的美好时光。这或许能减少点现实中的痛苦,或许能使自已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寂寞、痛苦时,稍稍感受到生活中点点的甜蜜滋味。晚年的李清照,有时偶尔也会与一些亲近的朋友饮酒赏花,或者做一些闺阁中的小游戏。然而,李清照毕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更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金石书”,虽然她现在孤身一人,形单影只,但她不能只做独善其身者,她的内心、她的情感并没有脱离国家社会,脱离当前的动荡时局。对于沦丧的中原故土,她无一刻不感到痛心疾首,无一时不在深深地思念,这在她的作品中可以说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如:“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宇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夜半三更时分,自己正在睡觉,忽然被点滴不断的雨声惊醒,唉,这缠绵不断的雨水让我这飘落到南方的北方游子,怎么听怎么都像是思念故乡的哭泣声,怎么看怎么都像是自己的泪水!</p> 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五月,朝廷派遣同签书枢密院事、吏部侍郎(大体相当于今国务院副总理兼人事部副部长)韩肖胄为通问使,试工部尚书(大体相当于今建设部部长)胡松年为副使,前往金国,探望被金人囚禁在北方的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韩肖胄的曾祖父韩琦曾在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宰相,祖父韩忠彦也曾是宋哲宗、徽宗两朝的宰相。李清照的祖父、父亲两代人都曾得到韩琦、韩忠彦的赏识与提携,所以韩肖胄与李清照算得上是世交。这次韩肖胄与胡松年出使金国,是朝廷上下的一-件大事,思念故土的李清照对于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她不顾身心的疲惫,振奋精神,挥笔写下了两首诗,为韩、胡两位使者送行,题目是《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br>在诗前的小序中,李清照写道:<br>绍兴癸丑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使虏,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落,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以待承诗者云。意思是说,自己因为家道衰落,身份卑微,不敢贸然前去为他们送行自己的身体虽然有病,但是听到他们出使全国的消息,非常振奋,所以写下两首诗为他们送行,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写忠心。第一首是长达八十句的杂言古体诗,其中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四十六句五言古诗,其主题是突出韩肖胄在朝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他身负重任、出使金国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给予热情的赞颂:<br><br>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br><br>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br><br>意思是说,韩肖胄将个人与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毅然出使金国,堪为朝廷榜样。据《宋史.韩肖胄传》记载,韩肖胄出使金国之前,向宋高宗辞行。当时金国兵强马壮,南宋君臣人心胆怯。韩肖胄对高宗讲,目前大臣们对于讲和还是主战各持不同意见,朝廷没有定论。但是从长远来看,讲和终究不过是权宜之计,为的是渡过眼前的难关。等到大宋将来国力强盛、军威大振之时,朝廷肯定还是要 一洗靖康之耻、 收复中原。我与胡松年此次出使金国,朝廷先不要贸然撕毁与金国的和约。我们如果半年多还未能还朝,那就说明金国人另有图谋,陛下一定要从速进军北方,万万不可因为我们滞留金国而有所顾忌、延缓了进军时机。这大概算是临行之时他给宋高宗的政治遗嘱。 韩肖胄的母亲很了不起,韩肖胄向她辞行,韩母对他说:“我们韩家世代领受国恩,现在朝廷有命,自当勇于前行,不要顾念我这个老太婆。”宋高宗听说后很受感动,专门下台封韩老太太为荣国太夫人。应当说,李清照在诗中对韩肖胄的称赞与韩肖胄的言行道德是完全一致的。<br>  诗的第二部分是三十四句七言古诗,主要是赞颂胡松年的品德与才能。其中有这样几句颇为醒目:“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国难当头之际,使者们 在风雨飘摇的时刻肩负朝廷使命,一 路上车声辚辚马声萧萧, 无论是壮士与懦夫都为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生死的精神而感动得掉下眼泪,真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的悲壮情怀。<br><div>  据《宋史.胡松年传》记载,韩、胡两位使者此次出使金国,见到了金国在北方拥立的伪齐傀儡皇帝、原北宋大臣刘豫。刘豫要求他们二人以君臣之礼拜见自己,胡松年回答说:“你我均为大宋朝臣,不当用君臣之礼。”刘豫问胡松年宋高宗身体如何,胡松年回答说:“圣主万寿。”刘豫又问宋高宗未来有何打算,胡松年坚定地回答说:“圣上的意思一定要收复故国疆土方才罢休。”刘豫原来妄图在韩、胡二人面前摆摆威风,吓唬吓唬他们,没想到在胡松年的跟前碰了几个软钉子,嚣张的气焰才慢慢收敛起来。但是要知道,韩、胡这次出使金国,也冒了很大的风险,朝廷众臣对这趟差事充满疑惧之心。韩、胡的言辞行为,不仅要维护大宋朝廷尊严,还要小心谨慎,否则不仅会惹来杀身之祸,而且还会挑起宋、金两国的战端。韩肖胄、胡松年在强敌与叛贼面前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且能全身而还,不能不称之为“忠臣”“能臣”。<br></div> 除了称颂二位使者,李清照还在诗中对他们提出两点建议:第“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要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第二,“巧匠何尝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与金国人谈判,不能只听信、依靠朝廷,还要虚心听取百姓们的意见。总之,两国交兵也罢,谈判也罢,都不只是朝廷之事,也是百姓之事,要广用人才,用其所长。<br>  谁说李清照晚年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完全不是,她不仅洞察窗外之事,而且其敏锐的洞察力比那些当局者、当事者高明得多!这样的真知灼见,表现了李清照清醒的政治头脑与政治远见。在这部分的结尾,李清照发出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的感叹,我愿为收复故土而将鲜血洒在故乡的土地上,这与岳飞“还我河山”的呼唤真是异曲同工啊!<div>  李清照所写的第二首诗是八句七言律诗,诗中想象两位使者在北方受到民众欢迎的情景。诗中最为醒目的是:“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意思是说,我们圣上的诚信之心像太阳一样明亮,但是《诗经.小雅.巧言》说:“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王屡屡与他国结盟讲和,祸乱反而会越来越多。这两句话似乎充满矛盾,好像是完全相反的,其实就是正话反说:你不是非常老实、诚信地与金国讲和吗?其实,越是卑躬屈膝地讲和,越会有更多的祸乱产生,只有加强国防,发展实力,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稳定。从这两句诗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李清照在宋、金关系上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br></div> 李清照以老病之身却一口气创作了总数达五百多字的两首诗。这两首诗,表面上看是在赞颂两位使者,为他们送行,实际上借此机会系统地表达了自己对于“靖康之变”以来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宋、金两国战和局面的基本看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两首诗是李清照结合自身的经历,对“靖康之变”以来七年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结。这虽是李清照个人的总结,却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表现出李清照卓越的政治见识与政治眼光,在当时主和派大权在握的情况下,能够在诗中如此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也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