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炎炎暑期,静心阅读,让阅读的我们在这个暑期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工作坊刘晓萍推荐了熊芳芳老师的《生命语文课堂观察》。仅仅是题目就足够吸引我的要求,再看这些文字:以文为本、以读为本、以人为本,师生共享生命成长的美妙课堂,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的语文教育。我是一线教师,对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更关注,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到作者通过生命语文的语感培养、思维发展、审美鉴定、文化传承、写作指导、实践活动六个方面,细致阐述了“让语文进入生命,让生命进入语文”的生命语文教学理念,及其对生命语文课堂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读了这本书,可以给老师们带去美好的情感享受和心灵启迪,也值得语文老师学习。</p> <p class="ql-block">1.1 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感</p><p class="ql-block">摘录:语感的核心语义是“感”,是一种直觉的言语能力。语感一方面表现为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自由自然地控制文字的能力。朱自清在《文艺写作经验谈》一文中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悦,也是一种本领。”</p><p class="ql-block"> 语感培养,最早是夏丐尊提出来的,他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这样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p><p class="ql-block">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到“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只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才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p> <p class="ql-block">感悟:情感体验、个性气质、思想观念,就很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有怎样的内在经历,就会有怎样的心灵视野。所以才会有“夏虫不可语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一个文本,解读一个人,就是一种相遇。遇见灵魂深处的自己,或者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周国平说:“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经历的被唤醒和继续生长。”</p><p class="ql-block"> 阅读就是主体与文本的对话,如果情感首先无法相通,对话双方很难达成理解。尤其是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不是要去解“字”,而是要去解“情”,只有在情感共鸣之下,才可能真正读懂每一个字句,也才可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感。</p> <p class="ql-block">2.1 不是知识,而是道路</p><p class="ql-block">摘抄:母语教学的底线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但语文教学不能止于底线。语言是手段,是载体,却不是终极目的,它只是路径。中国人学英语,就是只追求基本运用,语法正确,能够独立阅读并与人交流。中国人学母语,追求的应该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朱自清说:“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1)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2)发展思想,涵育情感。”</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在《“生活教育”﹣怀念陶行知先生》一文中说:“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就教育的理解说,一派认为受教育者像个空瓶子,其中一无所有,开着的瓶口等待把东西装进去,另一派认为受教育者自有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待培养,只待启发。</p> <p class="ql-block">感悟:无论是从历史过程还是从逻辑上说,生命本身都无可争辩地具有本体的地位。理性作为人类生命的一种机能,不能代替人的生命本身。我们对于理性的认识,只能从人的生命出发加以理解。人的理性作为高级的属性,乃是从感性成长、脱胎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理性的这种起源及其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脱离人的生命、人的感性世界。人首先是一种生命有机体,在此基础上,才逐渐成为理性的存在,并反过来提升、改造人的感性世界。</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至于陷于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因为只有上帝知这种秘密。</p> <p class="ql-block"> 好读书是为师者的本分,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才能做好教材的解读者。《生命语文课堂观察》感受到的“生命语文”专题。倾情投入“生命语文”的思考与践行,更重要的是,生命语文带给我灵魂深处的风景和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