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研究起因:</p><p class="ql-block"> 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橱柜上长满了霉菌,他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淡灰色,我突然有了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地方会长出霉菌呢?它生长的条件是什么呢?霉菌的生长还和什么有关呢?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我开始了这次的实验研究之旅。</p> <p class="ql-block">实验材料:4片面包、四个密封塑料袋、一根滴管、4张姓名贴、一只记号笔、手套</p>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上午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始观察时间了,首先我戴上手套,为什么要戴上手套呢?因为我们手上的脏物和细菌也可能会影响到面包霉菌的生长,我准备了两组对比实验,让它们同时进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组对比实验:相同条件的温度下霉菌的生长速度和水分有没有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 我先用记号笔在密封塑料上写上“1号干燥常温”把一块面包放到1号密封袋里密封好,另一块面包上用滴管滴上十滴水,再放到密封袋里密封好,然后密封袋写上“2号潮湿常温”,最后把1号2号面包放进了我家的橱柜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组对比实验:相同条件的水分霉菌的生长速度和温度有没有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 3号面包的生存环境是潮湿低温,我给它滴上十滴水后,放进了冰箱的冷藏室,4号面包的生存环境是潮湿高温,还是用滴管为它滴上十滴水,我把它放在了充满阳光的阳台下。一切准备就绪,等待发霉!</p> <p class="ql-block"> 07月23号下午晴</p><p class="ql-block"> 下午是40度的高温,面包会不会受影响呢?来到阳台上查看,阳光照射下的4号面包袋子上沾满了小水珠,连面包上都沾了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晒太阳使面包温度升高,面包内水分被蒸发出来,但被塑料袋挡着,水分跑不到外面,所以袋内出现了水珠。跑到楼下,我看到3号的面包也出现了小水珠,这就是面包里面水分还比较多,会慢慢向外散发,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在袋子里面凝结成很多小水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对比实验的1号面包和2号面包没有任何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7月25日,早上晴</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我又来观察面包,我发现阳台上的4号面包,中间微微发黄,摸一摸袋子,还有些热热的。袋子上面有水汽。冰箱里3号潮湿低温的面包,水分有点被蒸发了。我用手隔着密封袋捏了捏,好像比原来软软的面包结实了许多。橱柜里1号的面包似乎没有什么变化,2号也没有变化。</p> <p class="ql-block"> 7月29日,早上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4号高温下的面包,边边已经变硬了,中间黄色的部分的面积也在继续增大,依然有小水珠。3号冰箱里的面包还是像我想象的那样,袋子上还是有小小的水珠,冰冰凉凉的。1号面包和2号面包一点变化也没有,面包都没有发霉,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p> <p class="ql-block"> 7月31日 上午晴</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霉菌生长的第九天。放在阳台上的4号面包只是发黄发硬,没有其他明显的迹象。冰箱中的3号面包也没有明显的变化。1号面包水分都被蒸发完了,看起来干巴巴的,当我拿出2号面包时,惊讶的发现这个面包的几个小部分居然长出了墨绿色的小菌丝,真是一个好消息!我仔细的观察着这些菌丝,他们还比较短,在白色的面包片上就像几个小斑点。 而且一碰到袋子就会留下墨绿色的粉末。霉菌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我上网查了一查。原来这些小粉末的名字叫做孢子。孢子有着繁殖成菌丝的作用。孢子囊顾名思义就是为真菌创造容纳孢子的组织。而孢子囊和匍匐茎中间衔接的部分叫做孢囊柄,假根扎在面包中。有着固定和吸取养料的作用。原来显微镜下的霉菌就是长这个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 8月1号上午晴</p><p class="ql-block"> 霉菌生长第十天。3号潮湿低温、4号潮湿高温和1号干燥常温的面包,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2号潮湿常温的霉菌面积逐渐增大。已经形成了几个墨绿色的圆球。袋子上的黄粉末(孢子)也变多了一些,我用手捏了捏面包。现在2号变的十分软。</p> <p class="ql-block"> 8月3日上午睛</p><p class="ql-block"> 霉菌生长第12天,4号潮湿高温的面包,两个面都变成了黄色。3号潮湿低温冰箱的面包变得硬硬的,黄色的面包边颜色变淡了。可能是因为在冰箱待久了的缘故吧。1号面包还是原来那样干燥,我开始细心的观察潮湿常温的2号面包。我发现2号面包上的菌丝还在扩大,四周还出现了少量像绒毛一般的霉菌,它们白花花的,还稍微带点淡灰色。墨绿和黄绿色的孢子粉也越变越厚,我轻轻拿都可以把粉末粘在袋子上,墨绿色的菌丝上还会出现上一两滴水珠。看上去漂亮极了。这也更加滋润了霉菌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 8月4日上午晴</p><p class="ql-block"> 第13天的一大早,我就起来看那块发了霉的面包,面包上的霉菌已经占了整个面包的20%。像绒毛一样的霉菌也变的更加明显了一些,变得更白了。我仔细观察,右下角的一团墨绿色的霉菌里好像长出了淡红色的小菌丝,原来一块面包中可以长出这些不同种类的霉菌!我很好奇这些霉菌的名字是什么,经过我的研究了解,原来红色的小霉菌是神经孢子菌,经常在食物上生长。像白色绒毛一样的白色霉菌是毛壳菌,呈棉花糖状。绿色的霉菌是青霉菌,青霉菌属的发现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它导致了青霉素的诞生。它可以在高湿度的食物和墙壁上发现,虽然它是青霉素的重要成分,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通过这些有趣的小知识,我顿时感觉霉菌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恶心了。</p> <p class="ql-block"> 8月9日上午晴</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去外婆家,没有来得及看我的面包。今天我一踏进家门就朝着橱柜奔去,我刚从橱柜里取出2号面包,就闻到一股臭气熏天的味道。原来就是从这个面包中发出来的。我急忙戴上口罩和手套。仔细观察着面包。面包上的白色霉菌越长越厚。简直就像一层层白云。 橙色和但红色的霉菌也不停的向外发展。仅仅墨绿色和白色的霉菌就已经占了整个面包的41%。而且我发现这个面包好像变扁,变小了许多。现在的霉菌已经正式长成了又长又厚。我又拿出橱柜里1号干燥常温的面包,我发现它也开始长出了黄曲霉菌,黄曲霉菌经常生活在变质的食物里,所以它是很常见的。而且还是世界上公认的致癌物之一。3号面包还是没有变化,4号面包被太阳晒过,虽然我已经把它放到了没有被阳光照到的位置,但是它还能长出霉菌吗?真是一个谜呢?</p> <p class="ql-block"> 8月10日上午晴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面包发霉19天。潮湿常温的2号面包上的霉菌已经占了整个面包的48%。我可以直接看到左上角面黑色霉菌的饱子。绿色霉菌的厚度最长超过6毫米。青霉菌短促而密集,形状很像家里的扫把。菌丝体顶端是多细胞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分枝2—3次,每枝的末端细胞分裂成串的分生孢子。丝状的霉菌也越来越多了,有白色的,也有灰色的。这些霉菌的毛不是很长,匍匐在面包表面。干燥常温的1号面包出现了黄曲霉菌和青色霉菌,但是除了1号2号面包,3号的冰箱中的面包和4号潮湿高温的面包都没有发霉。</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面包观察19天的记录表</p> <p class="ql-block">研究结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组对比实验 :</span></p><p class="ql-block">1号干燥常温面包和2号潮湿常温实验对比,虽然两者都发霉了,但可以看出2号面包发霉的速度比较快,覆盖率很快,时间比1号早了好多天,虽然1号面包后来慢慢的也发霉了,但霉菌的覆盖率很缓慢,所以两者比较,我们可以知道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下更容易生长,而干燥的环境生长就比较缓慢,所以霉菌的生长和水分是有关系的,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第二组对比实验:</span> </p><p class="ql-block"> 3号潮湿低温和4号潮湿较高温比较。放在冰箱的3号面包没有任何的变化,说明霉菌在低温的环境生长的非常缓慢或者很难生长,怪不得这么多人用冰箱保存食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霉菌,只不过产生的霉菌的过程会比较缓慢,可能需要好几个月。后来我了解到别的同学的观察实验,她们研究的潮湿高温都快速发霉,说明霉菌很适合呆在较高温处,而且霉菌繁殖的非常快,但我的4号的面包在高温下为什么没有产生霉菌呢,原因是我虽然放在潮湿高温处,但是阳台上有猛烈的阳光,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太阳光的紫外线会对霉菌造成辐射损伤,并破坏它的核酸,从而使霉菌死亡。在潮湿高温的失败实验中,找到了新的科学发现,我非常开心,所以如果要做潮湿的高温实验,尽量放到高温阳光晒不到的地方。最后结论可知:霉菌的生长速度和温度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温度越高可以提高霉菌的活跃度,提高霉菌的繁殖速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研究发现:</p><p class="ql-block">(1)平时家中有霉菌出现,爸爸妈妈总会赶紧去清理掉。不给我们观察的机会。而通过这次实验,我也丰富的了解了霉菌和它丰富的生长变化,我做了这次实验。我也明白了种植霉菌的要点。这次我用来做实验的主要工具是从面包店里买过来的面包。他们过了好久才会发霉。原因是这些面包基本都加了防腐剂来延迟日保质期。后来发现别人的实验中白馒头的效果要比面包好,原因是里面没有添加防腐剂,只用了淀粉这些材料。所以发霉的要比面包快。</p><p class="ql-block"> (2) 注意,如果面包发霉了以后要观察时,一定要带上手套和口罩。因为现在的霉菌已经在用孢子疯狂的繁殖。这些粉末一旦吸入人体就会发生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把面包的袋子打开观察。</p><p class="ql-block"> (3)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我还了解到了一些霉菌的名字。我推测淡红色的霉菌叫神经孢子菌,白色绒毛般的霉菌叫毛壳菌,橙色的霉菌叫做干朽菌,黑色霉菌叫黑曲霉,黄色的霉菌叫做黄曲霉菌。然而我的面包上最大最多的霉菌是青霉菌,大明顶顶的青蒿素就是从里面提取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4)如果面包还没有发霉,一定要有耐心的等待,霉菌的生命力极强,可以长期潜伏在不利于自身生长的环境中,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立刻大肆繁殖。</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霉菌适宜生长的环境是潮湿温暖。而且一片面包上可以长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霉菌。原本我还是对霉菌感到反感的,可是现在发现了它们的有趣之处,我也减少了自己心中的恶心,细致的观察霉菌的模样。它们有丝状的,绒毛状的,也有红色,绿色,黑色等等的颜色。好奇的我还了解了他们的种类和名称。原来科学发现就是要这样在一个地方进一步的推延,探究。科学中的发现和奥妙永远是无穷无尽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p><p class="ql-block"> 1.面包上的霉菌有很多种,有黄曲霉、青霉菌、黑色孢子、绿色霉菌他们产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那么它们的先后形成和什么有关呢?</p><p class="ql-block"> 2.霉菌的气味非常的刺鼻难闻,但是为什么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作用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