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东邵渠 黑窝井泉寺,小庙留壁画 观音经变图

京郊王海春

<p class="ql-block">密云黑窝寻小庙,山村古树有人家。</p><p class="ql-block">听说密云还有个小山村保留着小庙壁画,便去寻找。开车先到了东邵渠村,跟村里人打听井泉寺,村民说是井寺吧,还有十多里路那,远着呢。 东邵渠地处密云、顺义、平谷三区交界地带,四面环山,浅山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p><p class="ql-block">按村民提示一路向北走东大路,过老爷庙村后,车就在山谷里盘旋。打开车窗涌进来的都是山野花草的清香。蝈蝈和蒙古寒蝉、鸣鸣蝉的喧嚣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路边总能看到突兀出来的巨大石灰岩,石灰岩中还包裹着很多奇形怪状的砾石,有的还是一圈一圈的,曾经有人说这是硅化木。这些也就算观赏石吧,但说是木化石就有点过了。</p><p class="ql-block">这些石灰岩中砾石很大,可能是远古急流漩涡的堆积。里面很多都是燧石结核,那些周围同心圆状的,应该是钙质胶结的砂岩,不可能是硅化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山谷背阴的岩石上,厚厚的苔藓碧绿可爱。而崖壁上开满了粉白的中华秋海棠,它常生于山谷滴水的石灰岩边、疏林阴处。</p><p class="ql-block">说起秋海棠,还要提一下它的叶子。因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国地图形状类似秋海棠的叶子,所以那时的中国地图也叫秋海棠地图,也就是指包含外蒙古在内的中华民国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开到一处稍宽敞的山谷,两侧平缓的山坡上零散分布着几座院落。一边荒草中躺着一个蓝色牌子,上面写着“黑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一棵高大的古槐树下,坐着乘凉的两位大爷和一位大妈,走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从他们那里得知,这个村子就是黑窝村,属于东邵渠镇,大石门行政村下的黑窝自然村。原来叫下黑窝的,山更深处还有个上黑窝,但早已没人了。</p><p class="ql-block">村里还有二三十户人家,常住的也就三十来人,基本家家都在镇里、区里买了房。到了冬天,村里人就更少了。留守的都是老人们,村里每月能给老人发七百块钱,自己再种点菜和玉米啥的,过日子没问题。</p><p class="ql-block">我看周围很多山坡地虽然种着南瓜、玉米之类的,但感觉杂草丛生,并没很好打理。大爷说,村里没啥人,在自家院子里种点就足够了,外面的就靠天了,根本不在意。想起老婆要买山里人家的黄瓜、西红柿,便问是否能买点。大爷说,都是家里自己吃的,也根本吃不完,卖啥呀,你去家里摘点就行。我说一定得给钱的。大爷喊来不远处的老伴带着我媳妇、姑娘就去家里了。</p><p class="ql-block">我接着和大爷聊。如今村里周围植被都很好,山上基本都长严了,根本进不去人。因为家里做饭取暖都不用烧柴了,都用煤气罐。外面一百多一罐的气,村里用才五十五。电也便宜,晚八点到早八点,才一毛钱一度。</p><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不在主干道路上,又没有啥景点,也没有溪水,所以基本不会有游客来,也没人弄农家院搞旅游。但也有一家把房租出去的,一万一年,租了二十年。其实就是卖了,都不会找后账,只不过不能签买卖协议。</p><p class="ql-block">老爷子还跟我提到山里的葛根,村里人都会准备一些。刨葛根时要找到主根,那里的最是粗大,而且要到冬至左右药效最好,那时的淀粉、矿物质含量最高。老爷子还说每天都要喝点葛根泡水,那水是微甜的。</p><p class="ql-block">我终于问起我的目的地,井泉寺。老爷子说当地人都叫井寺,从村子还得向上走二里地,都是给农用车使用,很窄的水泥路。说原来那庙附近原来有口井的,所以叫井寺。旁边那位大爷这时也搭了腔,说那寺最早叫红阳寺的,传说是和密云冶仙塔同时修建的(冶仙塔始建于辽)。</p><p class="ql-block">大爷还说在那疯狂的年代,里面的塑像全部都被毁了,壁画也都被黄泥抹平了(幸亏抹平了,才得以保存)。后来重修时,壁画上的黄泥都是他亲手擦洗下来的。</p><p class="ql-block">这时老婆孩子回来了,一人手里一截煮熟的老玉米,还提着一塑料袋的秋黄瓜(又粗又大,回家吃一点也不老,水多脆嫩)。老婆说都是大妈给摘的,说啥也不要钱。我又跟大爷说给钱,大爷不在意的说,自家院里长得,自己也吃不过来,给啥钱呀。盛情难却,只好多说几句感谢的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辞别大爷大妈,开车进山最后一公里。果真是窄,两侧灌木时不时划过车身。但艳美的丝叶唐松草、成片的短尾铁线莲,还未蓝的蓝刺头也一直相伴。</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右侧山坡看到一处孤零零的院落,那就是井泉寺了。里面保存完好的壁画在密云极其少见,在京郊我也没看到同类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一圈崭新的围墙,不禁有点担心,这就是新建呀,那壁画还能保留下来吗?院门门额木质匾额“井泉寺”,果真是到了。两侧还有对联“井泉永撒甘甜露,寺庙常接有缘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门还有一个简单的抱厦,后面还有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羽铜像。院子不小,青砖漫地,但除了面阔三间的正殿,几棵小树,略显的有点空旷。大殿边上有密云文委2012年立的文保碑“大石门井寺古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殿并没有匾额,但有幅手写的对联,“贵神施恩到八方,莲花座下接四海”。怎么感觉这对联放反了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殿门左上角还有一巨大的蜂窝,洞口有警惕的胡蜂盯着我,从它背部的黑色盾形,就知道它是黑盾胡蜂。这家伙飞行迅速,还特别爱吃肉,当然毒性也较大,不能轻易招惹。它这蜂巢均是用嚼碎的木屑混合它的口水筑造的,或者说是用纸做的蜂窝,但这如云团般的造型,艺术感颇强,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蜂巢旁边还有一处蜂巢的残迹,看来有人怕这胡蜂蜇人,铲除过一次。也许因为这里风水太好,这黑盾胡蜂又一次把家选择在这里,甚至这屋檐下还有一处鸟窝呢,它们倒是和平共处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殿,中间供奉释迦摩尼佛金身。前面有供桌、有香炉、有蒲团。房顶应该都是新修的,大红的油漆。</p><p class="ql-block">但环顾四周,立时激动不已,这里面的壁画居然保存的很好。一共三铺,左右山墙及后檐墙均有。庙里一个人没有,我一个人矗立在壁画前,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井泉寺壁画分为东西山墙和后檐墙三铺,按一般寺庙的看壁画顺序,先西墙后东墙,最后后檐墙。西山墙和东山墙北侧都有一菩萨壁画,感觉原来这里应该和供台一起都在佛龛里面。所以我就直接从外面说。</p><p class="ql-block">西山墙外面上下两层一共八幅小壁画,每幅都有榜题。内容顺序肯定是横着看,北上开始,但结束就不知是北下还是南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幅有榜题“*离凡尘辞双亲”。画面中间是城池中一座大殿,大殿内端坐一对夫妻,男的头戴皇帝的冕冠。两旁还有侍者,手持日月宫扇。殿上还跪着一位头戴蓝巾的年轻人。殿外八角三层圆形攒尖顶前还站着一位文官大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榜题“文武官员来送行”。在一座小桥之上一位头戴乌纱帽的文官站在黄罗伞下,桥下还有两位武将,打拱作揖相送。桥对面一蓝衫青年挥手踏上山间小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榜题“虔心秉定赴雷音”,画面用自然溪水、山崖将画面分为三层。最下面一位禅师站在山门前迎候远来的年轻人。后院还有一位僧人站在二层亭阁之下。最上面山崖平台有一位双手合十,头戴五佛冠结跏趺坐的菩萨(被黄色围挡遮住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幅榜题只有三个字“修真性”,画面是年轻人坐在椅子上,旁边有人用刀帮他剃发,前面还有位僧人似乎在说着什么。”</p><p class="ql-block">这上面四幅说的是一个故事,那就是一位王子虔诚前往雷音寺,出家修行佛法的事。只是找不到这个故事的来源。乔达摩悉达多是王子,但肯定跟这壁画没关系。真武大帝是王子,但那是道教故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往后的壁画似乎都和观音菩萨、善财童子有关,难道上面一层画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但善财童子可不是王子出身呀。希望有懂的老师能指教一下。</p><p class="ql-block">后面的壁画看不出有啥顺序关系,有点类似观世音普门品经变图,都是观世音救苦救难的故事。下层北起第一幅榜题是“火烧莲花(池)”,有两人肩扛手提包裹站在悬崖之上,一人山谷下坐在莲花台上,双手合十,向上祈祷。他周围一圈火焰,似乎有一保护罩罩住。而在空中观音菩萨正挥手示意前面的善财童子去搭救,观音身后自然是龙女陪侍,而前面的善财童子正俯身双手合十,念动咒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层第二幅榜题“**贼寇救良善”。图的右下角一对持杖的老翁和一位白衣双手合十祈祷的老婆婆,旁边一个小儿拽着婆婆的衣襟指向前方。前方一个年轻汉子肩扛大刀背着包袱,还有一人背着一个年轻小媳妇,那小媳妇正回首挣扎。看来小媳妇应该是那孩子的母亲,画面表现了强盗劫钱劫色啊!</p><p class="ql-block">这时再看天上,左边善财童子站在云端注视凡间。右边电母手持雷电镜,击出两道闪电照亮人间罪恶。尖嘴猴腮鸟爪的雷公左手拿锤右手拿锥,打出一串雷鼓击向贼盗。后面还有拿芭蕉扇的风婆,正放出神兽飞廉,吐出狂风吹向恶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层第三幅榜题“难逢双虎要伤人”。画中两位行旅在山林中行走,突然两只斑斓猛虎扑向他们,甚至在树林枝干上还盘着两条蟒蛇,也要冲向商旅。商旅吓得惊慌失措,正危急时刻,天上的善财童子又到,必然是逢凶化吉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层第四幅榜题“贼寇害人圣手托”,画面中悬崖上站着三名贼寇,地上扔着受害人的的包袱和伞具。其中两名贼人还举起石块准备向山谷下砸去。有一人被贼人推下山崖,正无助跌落。忽然间一只纤纤玉手凭空而出,正好托起了跌落者。我忽然想起门头沟淤白村的菩萨庙,那里的壁画也同样有这个题材。</p><p class="ql-block">这些就是井泉寺东山墙的壁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侧山墙与东侧形式一样,依然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四幅,共八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上角第一幅榜题是“路遇双虎志心诚”,画面中两个僧人面对两只老虎,双手合十。那老虎也是左顾右盼,没了往日凶相,道似猫儿戏闹。</p> <p class="ql-block">平行第二幅榜题是“决断凡情独木行”,只见一条湍急的河流隔开两岸,河上架有一根仅容一足的独木。河对岸亭台楼阁,河边有一小和尚双手摇动,仿佛在喊千万别走独木桥,太危险。而他前面还有一位披袈裟的禅师似乎也在摆手劝阻。但这边的僧人似乎并不害怕,也不退缩,正要迈步向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榜题是“难逢五鬼魔(磨)真性”。一个僧人在悬崖上面,结跏趺端坐在蒲团。一个小鬼在崖下双手摆动,蛊惑僧人。再有一个小鬼努力攀在崖边,下面小鬼使劲向上托着他的屁股。还有两个小鬼似乎马上就要攀上悬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幅榜题“天河沐浴金刚体”。一僧人站在岸边,地上还有一件衣服,水里有四个人,有男有女赤裸上身,似乎正在召唤僧人下水。</p><p class="ql-block">看来这上一层一就是东墙上那位王子学佛剃度后的修炼,经历虎啸、独木之危、五鬼诱惑、天河沐浴成金刚之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面一层最左侧榜题是“慈航普救难士枷锁门”。在牢狱城门外,两个手持棍棒的解差正莫名其妙,因为他们押解的两个囚犯双手的枷锁,无缘无故断在地上。天上自然有观音大士和龙女、善财童子。看样子那两个囚犯必定被冤枉并向观音祷告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榜题仅剩一个“神”字,但画面清晰。衙门大堂两侧有衙役手提杀威棒,厅堂内官老爷高坐,右手外指,似乎正命令行刑。院子里有一人被剥掉上衣,跪在地上。前面有皂隶前腿弓后腿绷,使劲向外拉住他的头发,是他脖颈伸长露出。后面的皂吏更是双手向后拉囚犯被绑的两手,并用左脚踹在囚犯的屁股上。两人合力将囚犯固定住。</p><p class="ql-block">而一侧的刽子手正举起大刀要朝囚犯脖颈砍去。但还没下落,这刀凭空断为三截。自又是那天上的善财童子使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榜题也损毁严重,猜不出啥字。那就看画吧。只见波涛之上,一叶帆船。帆船前一个夜叉鬼正要伸向船头,船侧还有一条巨大的鲤鱼摇头摆尾,拨弄船身。天空中乌云密布,一条蛟龙张牙舞爪。</p><p class="ql-block">船上一官员样男子正在香炉前跪拜,后面的艄公抱桨并双手合十。船舱边有一女子和一惊恐的小孩。看样子都惊惧这波涛汹涌。这画的也细致,船舱里还有水罐、茶壶、茶杯。左上角的观音、龙女、善财童子自然又是来解厄的。</p><p class="ql-block">想起观世音普门品经变图一句偈语“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正是这幅图的写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副榜题是“毒酒要害贤良士”。画面中大堂内一官老爷似乎在挥手招人上酒,左侧有人陪坐。右侧还有一位官员正顿足摆手,似乎在着急拒绝什么。</p><p class="ql-block">而殿外两个仆人似乎正要端着酒盘上酒,这酒恐怕就是毒酒了。右上角的善财童子及时出现,好人又会安然无恙了。</p><p class="ql-block">看来这下一层还真有可能是观世音经变图。</p> <p class="ql-block">黑窝村井泉寺壁画3</p><p class="ql-block">井泉寺东西山墙壁画的最北边,紧挨着后檐墙都有一个单独的菩萨像。东边的头戴五佛冠,双手持一秉如意,结半跏趺倚坐,一足上盘,另一足垂放而下。结半跏趺原系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也是只有女身菩萨才有的坐法。菩萨身后有众多经书相伴,坐于莲台之上,白莲花下有绿荷叶相托。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有持如意的形象,这里有没有画出他们的坐骑,不太好确认是哪位菩萨。但和壁画中其他菩萨对比,这也许是普贤菩萨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墙相应的菩萨也是头戴五佛冠,身披天衣。身后有经书、经卷,坐莲台之上。但坐姿有所不同,也结半跏趺坐,俗称单盘坐。但不同于对面的半跏趺倚坐,而是一脚外露,一脚藏于衣下。菩萨手中似乎拿着卷轴,按说文殊菩萨应该手持宝剑和《般若经》,这卷轴是《般若经》吗?如果是,那这就应该是文殊菩萨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有就是后檐墙上的壁画了,分为左中右三铺。左侧的有三位神仙,中间部分损坏比较严重,但看两边人的形象也就可以猜出中间是哪位菩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这位出家人很年轻,左手持九环金杖,右手单手施礼。身披袈裟,脚踩莲花。右侧的是位老者,手捧书册,亦站于莲花上。</p><p class="ql-block">这两位也是有来头的,年轻人是道明法师,而年长者是他的父亲闵公。只是儿子道明先出家,父亲闵公出家晚,反道成了儿子的徒弟。</p><p class="ql-block">传说这九华山原本是闵公的私产,地藏王菩萨看山形如莲花,便在此修行。渴饮山泉水,饥食观音土。闵公心地善良,便想给地藏菩萨建个道场,问需要多大的地方。地藏比丘说:“我要一块好像我这件袈裟一样大小的地方。”闵公欣然应允,但当袈裟展开后居然了覆盖整个九华山。闵公视为神迹,将九华山慨然相送。闵公的儿子一心向佛,也跟地藏比丘出了家,叫道明和尚。不久闵公亦求出家,并拜了儿子为师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右胁侍说d完了,也就知道中间的就是地藏王菩萨了。“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p><p class="ql-block">隐约可见地藏菩萨也是头戴五佛冠,双手捧珠,结跏趺坐于莲台。道明和尚手持九环金杖和地藏捧的明珠都是他的重要法器。金杖可以振开地狱之门,而掌上明珠,则可以光明大千世界,从而度化地狱中受苦受罪的生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密云黑窝村井泉寺壁画4</p><p class="ql-block">说完后檐墙西铺的壁画,再说中间的。中间这铺壁画脱离了佛教范围,更是大众生活的写照,也算是人文画了,让您能间接感受到,过去一个富裕家庭的奢侈生活。</p><p class="ql-block">壁画是对称的,左右侧边上都是花鸟条幅。左侧的第一眼认为是喜鹊登枝,再细看,这鸟的尾巴与嘴都有点短啊,图上还有几个字,能看出来就是“安居”两字。难道是鹌鹑,但鹌鹑肯定是在地上跑的呀。</p><p class="ql-block">想来这应该是黑八哥了,八哥是有灵性的,既能学其他鸟叫,又能学人话,自古就被人喜爱,也被称为吉祥鸟,有吉祥寓意,也算国画中常用题材了。</p><p class="ql-block">既然八哥站的树,那就不应该是喜鹊的老搭档梅花了,国画中跟八哥配的也许是芙蓉吧,芙蓉有富贵吉祥之意,这树下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菊花,居然花开七朵,个个都大如银盘,菊花有高洁隐逸之意。那这幅条幅就是八哥芙蓉菊花图了。</p><p class="ql-block">相对应右侧条幅就简单了,三只花喜鹊站在一株虬结枝丫的古梅上。喜鹊登梅是最常见的吉祥画了但这画里还有诗。“十月先占岭上春,雪中霜里更精神。”“岁在甲申,清和下*,继五涂抹”。</p><p class="ql-block">看样子这是一个叫继五的文人画师写的,这诗算不得新意,说了这傲雪的梅花,但他肯定是读了不少唐诗的。岁在甲申,那也就是这壁画的时间,这壁画不算太老,最近的甲申年是,2004年和1944年。如果能确定是民国的画,那就是说,这壁画已经有78年了历史了。算不得多长,但经历过那么多战乱与疯狂,留存到现在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左右两侧花鸟条幅内侧,还各有一副槅 [gé] 扇门式条幅壁画,槅扇门上部槛窗内还有一副人文画。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单桨的船家,正从芦苇丛中划出一叶扁舟。还有题字“风雨追舟”。</p><p class="ql-block">“追舟”的故事很多,有唐伯虎为美人一笑,追舟戏秋香。也有陈妙婵痴情雇船追赶情人潘必正。总之都是爱情痴恋的故事,也都是古时文人骚客喜欢的主题。</p><p class="ql-block">右侧槅扇同样位置也有一副,这个比较简单,因为有题字“浩然寻梅”。孟浩然头戴浩然巾,在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已成为古代文人佳话,也是绘画热门题材。</p><p class="ql-block">说完两侧条幅,咱再说中间的,中间这幅的左上角是一本线装书,封页上有三个人物,前面端坐的,手捋长髯,肯定是关羽,这举大刀的就是周仓,旁边的应该是关平。书上还有字“中华民国***特宪”,有这几个字,再加上壁画中多处的甲申纪年,那就可以断定,这壁画是在1944年重绘的。书页还掀起了一角,有文字,能看清有忌动土、忌啥啥的,原来这是一本老黄历。</p><p class="ql-block">黄历后面似乎是一张照片,那个年代富裕家庭照张相是没啥问题的。再有就是灯笼、插梅瓷瓶,插着毛笔、卷轴、如意的笔筒,水果盘上的翠皮大西瓜,一切两半,黑籽红瓤,看着就那么解渴,何况旁边还一嘟噜葡萄呢。就连书册边上也散落几个果子,这西瓜成熟的季节,应该没有杏了,这应该是李子吧。东邵渠的御皇李子那也算是京郊水果一绝。</p><p class="ql-block">这幅壁画的右侧也都是象征生活情趣的物件,菊花叉角下卷起的帐幔。方形灯笼,一面芙蓉花,一面题字“花开五里香”。旁边吊着一张坠着穗的纸牌,上面篆体“富贵寿考”,《旧唐书·郭子仪传赞》:“富贵寿考,繁衍安泰,衰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p><p class="ql-block">再旁边还吊着一把打开的折扇,上面有诗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是宋朝诗人卢钺 写的《雪梅·其二》,感觉这首诗写的不算太好,传承度不高。但他也写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算是佳句了。</p><p class="ql-block">剩下还有插着白牡丹的大花瓶,仿古青铜香炉,最让我奇怪的是果盘上的水果。那一大串可不是葡萄,看叶子和枝杈,果实布局,更像是龙眼啊。这可是地道的南方水果,在那个年代,能在北方见到,非富即贵。</p><p class="ql-block">中间这铺壁画看完,只有一个感觉,哪怕是天上神仙,也好人间富贵。</p> <p class="ql-block">这地藏菩萨莲台前有一只圆眼大耳,身披蓝色鬃毛的猛兽,单看肯定以为狮子,但地藏菩萨旁边的肯定是那只谛听了。这谛听其实是地藏菩萨身边的白犬,它具有“坐地听八百,卧耳听三千”,能辨别世间万物的声音,尤其善听人心,能鉴善恶,察听贤愚。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除了如来佛祖也就只有它能听出真假了。</p> <p class="ql-block">密云黑窝村井泉寺壁画4</p><p class="ql-block">说完后檐墙西铺的壁画,再说中间的。中间这铺壁画脱离了佛教范围,更是大众生活的写照,也算是人文画了,让您能间接感受到,过去一个富裕家庭的奢侈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壁画是对称的,左右侧边上都是花鸟条幅。左侧的第一眼认为是喜鹊登枝,再细看,这鸟的尾巴与嘴都有点短啊,图上还有几个字,能看出来就是“安居”两字。难道是鹌鹑,但鹌鹑肯定是在地上跑的呀。</p><p class="ql-block">想来这应该是黑八哥了,八哥是有灵性的,既能学其他鸟叫,又能学人话,自古就被人喜爱,也被称为吉祥鸟,有吉祥寓意,也算国画中常用题材了。</p><p class="ql-block">既然八哥站的树,那就不应该是喜鹊的老搭档梅花了,国画中跟八哥配的也许是芙蓉吧,芙蓉有富贵吉祥之意,这树下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菊花,居然花开七朵,个个都大如银盘,菊花有高洁隐逸之意。那这幅条幅就是八哥芙蓉菊花图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对应右侧条幅就简单了,三只花喜鹊站在一株虬结枝丫的古梅上。喜鹊登梅是最常见的吉祥画了但这画里还有诗。“十月先占岭上春,雪中霜里更精神。”“岁在甲申,清和下*,继五涂抹”。</p><p class="ql-block">看样子这是一个叫继五的文人画师写的,这诗算不得新意,说了这傲雪的梅花,但他肯定是读了不少唐诗的。岁在甲申,那也就是这壁画的时间,这壁画不算太老,最近的甲申年是,2004年和1944年。如果能确定是民国的画,那就是说,这壁画已经有78年了历史了。算不得多长,但经历过那么多战乱与疯狂,留存到现在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侧花鸟条幅内侧,还各有一副槅 [gé] 扇门式条幅壁画,槅扇门上部槛窗内还有一副人文画。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单桨的船家,正从芦苇丛中划出一叶扁舟。还有题字“风雨追舟”。</p><p class="ql-block">“追舟”的故事很多,有唐伯虎为美人一笑,追舟戏秋香。也有陈妙婵痴情雇船追赶情人潘必正。总之都是爱情痴恋的故事,也都是古时文人骚客喜欢的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右侧槅扇同样位置也有一副,这个比较简单,因为有题字“浩然寻梅”。孟浩然头戴浩然巾,在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已成为古代文人佳话,也是绘画热门题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完两侧条幅,咱再说中间的,中间这幅的左上角是一本线装书,封页上有三个人物,前面端坐的,手捋长髯,肯定是关羽,这举大刀的就是周仓,旁边的应该是关平。书上还有字“中华民国***特宪”,有这几个字,再加上壁画中多处的甲申纪年,那就可以断定,这壁画是在1944年重绘的。书页还掀起了一角,有文字,能看清有忌动土、忌啥啥的,原来这是一本老黄历。</p><p class="ql-block">黄历后面似乎是一张照片,那个年代富裕家庭照张相是没啥问题的。再有就是灯笼、插梅瓷瓶,插着毛笔、卷轴、如意的笔筒,水果盘上的翠皮大西瓜,一切两半,黑籽红瓤,看着就那么解渴,何况旁边还一嘟噜葡萄呢。就连书册边上也散落几个果子,这西瓜成熟的季节,应该没有杏了,这应该是李子吧。东邵渠的御皇李子那也算是京郊水果一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幅壁画的右侧也都是象征生活情趣的物件,菊花叉角下卷起的帐幔。方形灯笼,一面芙蓉花,一面题字“花开五里香”。旁边吊着一张坠着穗的纸牌,上面篆体“富贵寿考”,《旧唐书·郭子仪传赞》:“富贵寿考,繁衍安泰,衰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旁边还吊着一把打开的折扇,上面有诗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是宋朝诗人卢钺 写的《雪梅·其二》,感觉这首诗写的不算太好,传承度不高。但他也写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算是佳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剩下还有插着白牡丹的大花瓶,仿古青铜香炉,最让我奇怪的是果盘上的水果。除了象征多子多孙的石榴,旁边那一大串可不是葡萄,看叶子和枝杈,果实布局,更像是龙眼啊。这可是地道的南方水果,在那个年代,能在北方见到,非富即贵。</p><p class="ql-block">中间这铺壁画看完,只有一个感觉,哪怕是天上神仙,也好人间富贵。</p> <p class="ql-block">整个井泉寺壁画就剩这后檐墙东侧的了,这个分辨起来比较容易。捧着插柳净瓶的龙女,双手合十的善财童子,中间的就是观音菩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善财童子在西游记里就是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顽皮恶劣抓了唐僧,连孙悟空都打不过他,最后被观音收服做了观音的协侍。其实在佛教里善财童子可没那么不堪。</p><p class="ql-block">善财刚出生时,其家宅内自然出现七宝楼阁,楼阁内有种种珍宝,因此他的父母还有善师称他为善财。经文殊菩萨教诲,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终至普贤菩萨道场,修成正果。</p><p class="ql-block">京郊小庙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壁画也保存了几处,以昌平慈悲峪福庆庵保存的最好。可惜这井泉寺壁画上层的故事跟善财童子的修行过程完全不一样,所以也猜不出是哪位人物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说这龙女,那绝对是一位天才,而且论力量,孙悟空都比她差远了。西游记里孙悟空吃了红孩儿三味真火的亏,去观音处求救,观音拿出净瓶扔进海里,一只老龟把瓶子驮了上来。孙悟空想去拿,却拿不动,尴尬的说:“不瞒菩萨说,平日拿得动,今日拿不动。想是吃了妖精亏,筋力弱了。”</p><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说“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你那里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动也。”</p><p class="ql-block">紧接着又说“如果要让你把这玉净瓶拿过去,你又拿不动,如果说要善财龙女和你一起去,你又不好心。”这句话说明了龙女拿净瓶没问题,她的力气可比孙悟空大多了。</p><p class="ql-block">龙女此人原本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娑竭罗龙的女儿,八岁时听到文殊菩萨讲经顿悟成佛。有其他菩萨对她质疑,“佛祖经历了无数的劫难才修成正果,她只不过是一个小女孩,怎么能做到这么快成佛的呢?”。</p><p class="ql-block">龙女拿出一颗价值三千世界的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欣然受之。龙女有忽然以男身示人,具菩萨行,坐七宝莲花前往南方无垢世界。众菩萨默然信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肯定是观音,只不过这观音胸前不是华丽的璎珞,而好像是金锁。手里居然拿着一盏茶杯。观音菩萨身后还有众多书籍,发现井泉寺里的菩萨都博览群书,身后都是经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想分辨是不是观音菩萨,菩萨身后的紫竹林和她的宠物白鹦鹉,可都是观音的标志。这观音壁画里除了龙女捧着的柳枝净瓶,还有一个大瓷罐,也插着一捧的柳枝,看来柳枝还有备用的。观音莲台前还有一神兽,看着也跟狮子似的,那就应该是金毛犼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井泉寺壁画算是聊完了,这壁画保存的还算比较好,画的内容有所创新,如果您喜欢也可以来看看。山村幽静,村民淳朴,小寺清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