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风湿血管炎? <p class="ql-block">类风湿血管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并发症之一,它主要累及中小血管,是一种破坏性、炎症性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血管闭塞、组织或器官缺血坏死。</p> 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p class="ql-block">(1)皮肤损害</p><p class="ql-block">皮肤损害是类风湿血管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据报道可达90%,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指/趾病灶、瘀斑、紫癜、溃疡及坏疽等。</p><p class="ql-block">孤立性的指/趾局灶性病变在类风湿血管炎中较常见,它们通常是一个良性的病理过程,除了治疗原发病类风湿关节炎外不需要特殊治疗。皮肤的瘀斑和紫癜通常发生在下肢,与其他临床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起的皮肤表现难以鉴别。类风湿血管炎引起的皮肤溃疡往往较深,常出现于下肢不寻常的部位,如小腿背面或足部,通常认为足踝部皮肤深溃疡是类风湿血管炎的标志性特征。类风湿血管炎还可表现为皮肤的坏疽,其原因通常是血管的完全性缺血坏死,容易发生在动脉的终末端。</p> <p class="ql-block">(2)神经损害</p><p class="ql-block">类风湿血管炎的神经系统损害约占40%,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和肌肉,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p><p class="ql-block">这些病变主要是由于神经的滋养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血管闭塞或坏死而导致神经轴突变性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乏力(如足下垂)、麻木及烧灼感,少数还伴随运动障碍等,在检查过程中,肌电图和肌肉活检对评估神经、肌肉受损程度可起到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3)眼部损伤</p> <p class="ql-block">大约有15%的类风湿血管炎患者会出现眼部损害,患者通常诉有眼部异物感伴流泪、畏光、视力减退等。主要损害包括虹膜炎、结膜炎、巩膜炎、外周溃疡性角膜炎、视网膜炎等,其中最严重的是外周溃疡性角膜炎,它可迅速导致角膜穿孔引起失明。</p> 出现哪些症状要怀疑类风湿血管炎 <p class="ql-block">当类风湿患者(尤其是长病程患者)出现新发关节外表现,如新发的皮肤溃疡,手指或脚趾血流减少,感觉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咳嗽气短,胸痛,腹痛,或中风的症状,甚至体重减轻或发热时,应考虑是否合并类风湿血管炎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因为目前类风湿血管炎尚无明确的诊断和分类标准,无特异性血清学标志,所以诊断类风湿血管炎需结合病人病史和症状,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专业测试(如神经传导研究),皮肤、血管、神经等组织病理学检查,还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管炎。</p> 类风湿血管炎应该如何治疗? <p class="ql-block">类风湿血管炎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复发,延长生存期。治疗原发病与治疗血管炎同等重要,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依据受累血管的大小和器官的损害程度而定。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传统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p> <p class="ql-block">类风湿血管炎的出现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加重和不良的预后,据不完全统计,合并类风湿血管炎的患者五年死亡率高达40%,因此,当类风湿的朋友们如果出现以上我们讲到的症状,一定要到医院正规风湿免疫科做详细的检查,考虑是否是合并类风湿血管炎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