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四二班龙少年组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探寻我们家乡的宝塔

吾之恋.WYH

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  在全国各地,到处都能看到高耸云霄的古代建筑——塔。由于塔的造型精美,佛教僧侣曾用金、银、琉璃、玛瑁等七种宝物予以装饰,所以也被人们称作宝塔。</p><p class="ql-block"> 我国现存数以千万计的古塔大多已有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这些古塔饱经风雨,历尽沧桑,魏巍屹立,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塔起源于印度,梵文称作STUPA,中文译作窣堵波、塔婆、浮图、浮屠等。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前,有弟子问:“您走后我们如何表达向您的尊重?”佛祖没有回答,只是把僧袍铺于地上,将钵扣在袍子上,又将禅杖立于钵上,就出现了窣堵坡的形式。佛祖涅槃后,弟子们遵从他的遗训,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印度最初建塔是为了埋葬佛(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尸体被火焚化,变成各色晶莹的珠子。这些珠子及骨头、毛发、牙齿等叫作舍利。随着宗教的发展,塔成了一种纪念性建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结合当地传统建筑,建造出多种形式的塔,中国古塔就是极其成功的例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见的古塔种类繁多: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彩、十二角形的;有单层、多层的;有木造、砖造、石造、金银钢铁造的,还有琉璃砖瓦造的等等。按塔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造型来分类,还有很多不同种类呢!</p> 活动目的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们说:龙游是个风水宝地。心底不自觉地就有一颗好奇的种子在萌芽。于是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带着对中国古代匠师们的尊敬,开启探索“神奇的塔”之旅吧!</p> 活动过程 <p class="ql-block">参与学校:西门小学四(2)班</p><p class="ql-block">参与综合实践探究成员:叶一凡 王赛尔 张佐 沈欣 俞星辰 郑翔荣</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吴鸿姿</p><p class="ql-block">成果类别:科学探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凌晨五点,我们在龙洲塔下集合!</p><p class="ql-block"> 龙洲塔又名文峰塔,在县城东北新桥头。明隆庆年间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重建,故第三层砖砌匾额“龙洲耸秀”4个大字边款有“乾隆五十三秋月吉旦”等字。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6.13米。塔基二层条石砌成,高0.48米,塔身倚柱砖砌,柱头上施一斗三升式转角斗栱,底层及第二层平身科施二攒,二层以上一攒。底层南面有1拱券门,以上各层隔面有壶门。塔内原有木结构,现无存。塔檐除底层外,各层东北角及西北角均坍塌,塔刹已毁。1982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浮杯宝塔</p><p class="ql-block"> 浮杯塔在县城东4公里七都乡朱家村,明万历年间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40余米。基座用条石砌筑,底层西面有1拱券门,以上每层隔面做有拱券门,用五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置铜质露盘,四面用铁索固定,塔身第三层石匾上有“浮石宝塔”4字。1984年10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老师设问:为什么塔都是七层?这是哪个年代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早上六点,七都湖岩塔</p><p class="ql-block"> 湖岩塔在县城东9公里七都乡曹垄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米。塔基须弥座用条石叠砌。塔身收分缓和,每层隔面有拱券门。砖砌倚柱,施阑额。每层用五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刹石制。第二层正面砖砌匾额上有“湖岩状观”4字。1984年10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沈欣、叶一凡同学分别介绍了湖岩塔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老师设问:湖岩塔建在这个衢江边上,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p> <p class="ql-block">  经过激烈地讨论我们得出最佳答案:宝塔镇河妖!说完感受到了塔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四站:早上七点,湖镇舍利塔。</span></p><p class="ql-block"> 湖镇舍利塔在县城东11公里湖镇下街北宋嘉祐三年(1058)重建。六面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6.4米,基座砖砌,每面宽2.30米,须弥座高1.60米。每层每面有倚柱、佛龛呈壶门状,内置玉佛,底下四层玉佛已盗失。倚柱间用阑额相连,上有砖砌扶壁栱二朵,为四铺作出单杪。腰檐为菱角牙子叠涩组成,檐头挂风铃,顶部塔刹完整。造型精致,为省内宋塔中少见。198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王赛尔同学对舍利塔进行了讲解。</p> <p class="ql-block">郑翔荣同学进行了补充!</p> <p class="ql-block">  老师设问:这个塔为什么叫舍利塔?舍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始建于哪个年代?跟你之前看到的几个塔有什么区别?每一层里面有几个佛龛?被盗于哪一年?每一层有几个风铃?</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  俞星辰同学滔滔不绝的讲解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座塔孩子们很感兴趣,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然后互相解疑,最后孩子们反问:舍利塔里真的有舍利吗?</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早上9:30分 横山塔</p><p class="ql-block"> 横山塔在县城北16公里横山乡横山村,明嘉靖十二年(1534)建。八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余米,塔内直径3.5米,壁体厚1.16米。塔基及须弥座以红砂岩砌成,高0.59米,束腰部分刻卷草纹饰。各层收分较和缓,配富于变化腰檐,檐下用墨绘转角斗栱,平身科亦绘一斗三升斗栱。塔身底层东南西北各有壶门,以上各层皆有四壶门,设平座,方向错开。塔刹上部相轮已毁,塔砖脱落严重。塔砖刻“大明嘉靖甲午张氏横山塔砖”等字样。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列为省级)。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张佐同学对横山塔进行了详细地讲解!</p> <p class="ql-block">老师设问:大家去找一下这座塔的不同之处。孩子们发现壁画每一层都不同!</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早上9:40,剎 下塔</p><p class="ql-block"> 刹下塔在县城北志棠乡塔下叶村,明万历年间建。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3米,石制须弥座高1.1米,束腰部分0.36米,下枭刻有花纹图案。底层塔身特高,各层砖砌倚柱都向中心倾斜,构成塔身向内递收的轮廓。底层有七道菱角牙子叠涩出檐,三层以上减为6道,檐角上翘,造型富有向上感。檐下用墨绘转角斗栱和平身斜斗栱,底层正北、东南、西南3面开拱券门,塔顶覆钵形,塔刹大部已毁。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叶一凡,俞星辰同学进行了解说</p> <p class="ql-block">  “老师,这座塔最大了,而且整个身体光秃秃的啥都没有!”听完把我们的眼光都吸引过去了,于是我们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p> 活动成果 <p class="ql-block">  寻塔之旅结束后,我们带着对塔和中国匠人的崇敬,回家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并把它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通过观察,触摸、感悟、交流、体验、⾏动等活动,了解⾃⼰的能⼒、兴趣、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综合运⽤所学知识,也学会了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实践之旅真的非常开心,能带我们增长很多的见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p>

七层

底层

塔高

塔身

文物保护

空心砖

横山

塔刹

六面

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