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放假” 继续教育学“一下”—新城区满族幼儿园第三教研组学习记录

牛牛

<p class="ql-block">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呼和浩特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坚定教师理想信念,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新要求,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城区满族幼儿园在2022年8月22日进行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力求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思。</p> 培训内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付宜红—《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变化与应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班建武—《“爱”的误判与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p> 学习记录 <p class="ql-block">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进行了认真的记录</p> 培训心得 <p class="ql-block">关于本次培训,教师们都有自己自己的心得:</p> <p class="ql-block">今天聆听了班建武老师的讲座《爱的误判与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我对其中一点记忆深刻:不要总想着“赢了”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平时教育孩子时,不免会以让孩子承认自己错了,自己获得胜利为最终结果,却不曾想孩子是否是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重要的是与孩子一起找到问题所在,赢得孩子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有幸听到班教授的讲座,班教授从“爱”出发,引导教师们结合工作反思了对学生是“爱心”还是“爱能”。结合事例帮助老师们区分了“爱心”与“爱能”。他指出爱的本质是种关系,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发展的土壤。不要总想着“赢了”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要想“赢得”孩子就需要“爱能”。而“爱能”则需要准确识别孩子的需要并给予回应。对此,提出四个应对措施,达到“情感共鸣”。班教授提出了“教育误诊”,通过大量的教育案例以及心理学实验,以及情景模拟,帮助教师们区分哪些是“心理问题”,哪些是“道德问题”。面对学生的表现,鼓励比表扬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通过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了解,更加形象具体的明确了国家对于教育的大政方针。教育要贯彻立德树人,要聚焦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但是在素养的培养与能力的培养上是具有共性的,教育应立足于孩子一生的发展,无论哪一阶段这都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与任务。</p> <p class="ql-block">  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和教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漫长的教育过程瞄准了两头,一头是儿童,即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一头是社会,即教育必须考虑社会所要求的人才标准是什么。同样,当整个人生教育分成若干个学段的时候,每个学段的教育起点衔接的应当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教育终点衔接的是为高一级学段所做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培训,受益匪浅,通过聆听班建武老师的讲座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对于幼儿所做出的“爱”的误判,总是自以为的做出一些决定,因此导致幼儿的需求不能给予精准的满足。希望今后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在扮演法官角色之前,先做好关怀者的角色,不要在处理一件又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将孩子的心越推越远。</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探知“教什么”给孩子最有价值、有意义。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要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为孩子打好基础,以综合主题、项目、任务学习等方式,让孩子对于知识有兴趣,愿意去学习,拓宽孩子视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努力让孩子有“一生能带走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首先,学习新课程,体验教学目标的变革。传统教学大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表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它与以往的大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是有区别的。</p><p class="ql-block">其次,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以往的在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指导下,不再是师问生答的传统方式了。它主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p> <p class="ql-block">听了班老师的讲解我豁然开朗,原来有时候我们老师认为的“爱”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我们不缺乏“爱心”却缺乏“爱能”。这就是有些老师就很受学生欢迎,有的就不行的原因。老师们不能只想着“赢了”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要无条件地同情孩子的感受但决不宽恕他的错误。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爱的本质是一种关系,需要双方认可,只有认可的是一种爱心,我们应该拥有与“爱心”同等的“爱能”。</p> <p class="ql-block">今天听了付宜红教授的《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的变化与应对》和班建武教授的《爱的误判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主题培训,收获颇丰。教授们从实际出发,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全面细致的进行了分析讲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实践策略,让人收获满满,反思良多。面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新要求,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不仅“要会埋头拉车,更要会抬头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践行课标理念、赋能课堂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做好孩子的领路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参加了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学习,听了付宜红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我们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改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合作性。</p> <p class="ql-block">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通过本次学习,教师们更进一步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以坚定教师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全面增强教师教育本领为重点,将把此次培训活动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新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让老师们在假期中通过学习不间断地进行自我提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文编辑:牛 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初 审:徐 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复 审:周蒙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 审:魏凤英</p>

教育

孩子

教师

学习

爱能

课程标准

培训

老师

教学

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