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暑假,是毕业季(阶段结束),也是入学过渡季(阶段启航)。回想自己走过的暑假,从准育红班生,到准小学生、准初中生、准高中生,再到准大学生,再到准教师。每个负载着承上启下意义的暑假,需要轻松面对,也需要积极规划。</p> <p class="ql-block">今年暑假我家有个准小班生——Lucky,比起有其他阶段准学生的家庭,总体来说是轻松的,照常吃喝玩乐,无忧无虑。但是,本着减缓入学坡度,让孩子更好适应幼儿园生活,给老师少添麻烦的初心,我还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了一些规划。比如……</p> <p class="ql-block">面对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养成,开始是帮一半拉一半,如拉链扣上头,剩下的自己拉上去;扣子对一半,剩下的自己拉进去;提醒出门需要啥,剩下的自己做决定……半帮着半帮着,惊喜的事情发生了……突然有天只见他匆匆跑到卫生间,我以为他肯定是在玩水,刚过一会我就赶上去,但映入眼帘的是坐在小马桶上的他,我着急地问他,你里面放点水了吗?他淡定地说放了呀。等到结束的时候,我带着检验的心理去看他到底放点水了嘛,没想到他相比较我平时的放水量少了一些,我直接就说下次多放点。但是,但是,他说水太多了会溅到屁股上,这样就不会。在前面数不清的紧急操作中,站在一旁等待的他在看着,我一直以为这件事他做不了,准确地说是做不好,以至于我从来没给他操作的机会。当我替代他做了很多我以为他做不好的事后,发展能力的机会也就错过了……放手的背后是深深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看见孩子的进步,并大肆地夸他、夸他、夸他!比如他告诉我把玩具归位了,我之前经常说不错呀,真棒!什么感觉?之前不棒?做好这个才棒?这是在夸事做的棒,但是没有肯定到他个人。最近,我偶然从网上看到一段夸孩子夸到他不好意思的视频,他的不好意思来自于他从来没有被如此夸过,以至于自我认知上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很棒的孩子。“这是谁家孩子,怎么这么棒呢!”“我也太幸运了吧,怎么会有怎么好的孩子呢”Lucky会露出略带害羞的表情说,你家孩子呀,我可是小天使,从天上来的呢,非常非常棒。这看似有些盲目的自信,也许可抵岁月漫长中的失意、否定和自我怀疑……看见的背后是深深的欣赏……</p> <p class="ql-block">最近的Lucky有些“矫情”,一遇到不开心的事眼泪就会大滴落下来,看他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再看看那辆因拼插错位导致的车门不对称,总觉得“这至于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长形象立刻出现。我没有看到他多次耐心调整但依然无效的挫败感,也没有感同身受到一个孩子在游戏中想成功的强烈欲望以及希望得到成人主动关心与帮助的心情。心情背后是事情,事情呈现的样子很多时候受情绪的影响,如果我没有关注他心情的变化,只看到他情绪的波动,那对待的态度自然就不是处理情绪的。允许他犯错,允许他像小小孩一样淘气,允许他疯玩,也允许他的童言无忌……允许的背后是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过渡期,不是突击期,而是有针对性地履职期。任何的衔接都需要认真对待,需要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更需要双向的信息流动,我可以表达我的态度,但是我依然愿意蹲下来看看他的视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