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远远

——新课标、新理念、新征程 <p class="ql-block">  “清风无力屠得热,夕阳着翅飞上山”。时值八月下旬,虽已立秋,暑热却并未完全消散。假期接近尾声,老师们也怀着热切的心情,开始积极调整身心状态,迎接开学前的暑期线上培训。</p> <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20日,由新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教育系统暑期线上培训正式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老师们快速全面地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刻领悟教育教学新方向,有效指导课堂教学。8月20日上午8:30-11:30,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原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主编付宜红做了题为《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的变化与应对》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讲座从“义务课程方案俢订、义教课标框架及主要变化、俢订重点与课标亮点”三个方面深度解读了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修订后的新课标提炼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注重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增加了指导性;在学段衔接方面,也增强了连续性和进阶性。</p> <p class="ql-block">  付老师在讲座中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学科素养,而是相对应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凸显‘人’,既不是教知识,也不教技能,而是通过教育实习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讲座中也阐述了义务教育新课标的亮点: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结构化的内容、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和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这些部分都是要让核心素养落地,核心素养落地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领会新课标要义,不仅要通读、熟读、对比读,更要多思考、敢质疑、乐探讨、勤实践,这样才能精准把握新课标内容、形式和方法,将课程理念和要求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朝着“真实课堂”转变。</p> <p class="ql-block">  同日下午3:00–6:00,老师们又聆听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副会长的讲座《爱的误判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天的认真学习,相信老师们都深入领会了新课标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了观念。在“双减”背景下,老师们以新课程方案及标准作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标准,落实新课标的各项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努力成为一名“新”教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育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常学常新,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落实新课标,树立新理念,促进新发展,有着"逢山开路,积水成海"信念和精神的山水人,一定会在新课改的路上脚踏实地,孜孜以求,拾级而上,阔步向前!</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祁燕</p><p class="ql-block">初审:苏布达</p><p class="ql-block">复审:苏布达</p><p class="ql-block">终审:路畅</p>

新课标

素养

课程

教育

教学

讲座

老师

育人

核心

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