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戏”与“花月宴” ——看古装剧《梦华录》的宋韵之美

越人歌兮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的央视春晚,被舞蹈《只此青绿》刷屏,曾经以为春晚已成“鸡肋”,但这次让观众破防了。《只此青绿》将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现代方式演绎,惊艳了春晚舞台。《千里江山图》是极具宋韵的典范画作,而它在春晚舞台上的创意演出,更是受到观众的追捧,原来,古画还可以用这种化雅为俗的方式呈现,这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新的途径。</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40集古装连续剧《梦华录》霸屏了整个六月,最终以豆瓣评分8.1的高分收官。之所以取得如此高分,是该剧在如何将宋韵之美植入剧中这一点上做足了功课。有网友甚至感慨地说:治好了多年的国产古装尴尬症。近年来,电视剧观众喜欢将古装剧称作“古偶剧”,即古装偶像剧,顾名思义,就是有着偶像剧情的古装剧。虽然《梦华录》也是以偶像的恋爱为戏码展开,但不同于先前清宫斗剧的步步惊心,它是在浪漫、温婉的宋韵文化背景下舒缓推进,就像展开一幅宋代山水卷轴画。</p><p class="ql-block">《梦华录》的剧情改编于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但剧情上已大大扩容。在原著中,其实故事主线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赵盼儿设计解救宋引章的故事,而《梦华录》的故事至少有三条主线,最重要的一条即是赵盼儿姐妹仨东京(今开封)创业的故事。这一扩充,给了宋韵文化的呈现有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其中最惊艳的部分当属半遮面的“茶百戏”和永安楼的“花月宴”,也是这部剧中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戏码和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br>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唐宋更盛。本剧所提到的“茶百戏”,亦是茶文化的一种,始于唐朝而臻于宋。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中提到:“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描述的即是茶百戏的制作情景。其中 “金沙水”和“花徘徊”已能看出泡茶用水的讲究和入盏样貌的阅目。那么宋代的饮茶又有何不同呢?在宋朝,人们将茶喝出了新的高度,那就是“点茶”。当时的文人也留下许多点茶、分茶的诗词歌赋,如陆游、李清照等都热衷于此。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记载:“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李清照在《满庭芳》中说到:“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记载了东京茶坊的盛景:“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甚。”可见茶文化在当朝是十分的流行,点茶也是两宋最为流行的一个沏茶方式。<br> 宋朝的点茶与唐朝的煎茶、明清的泡茶不同,宋人将饼茶碾碎后放入茶盏,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边注水,边用茶筅击拂,使茶汤泛起茶沫,这一过程就是“点茶”。“茶百戏”可以说是“点茶”的最高境界,所谓水丹青或分茶。宋代陶谷《荈茗录》中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原来“茶百戏”是指在茶汤上作画的技艺,通过注汤和搅动茶勺等方法,使茶汤表面幻变出各种图案。<div><br></div><div>当时的人们不仅喜欢喝茶,也爱斗茶,剧中赵盼儿引起围观的那场“茶百戏”,事实上就是点茶比赛。从剧中也能看明白,斗茶的胜负有三个标准,即汤色、水痕和茶味。首先斗汤色,茶汤的色泽谁白谁赢。汤色可以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则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剧中赵盼儿用的是钱塘雨前径山茶,而对手胡掌柜用的是明前茶北苑先春,还是贡茶。通常认为明前茶,贵如金,但凭出色的手艺,在汤色上赵氏与对手打了个平局;其次斗水痕,水痕考量的是茶沫的咬盏,即谁的沫子先散谁先输。所谓水痕即在茶汤表面勾画出图案。只见赵盼儿凝神屏息,只一会儿,就勾画出一帧淡雅的花月图,在观感上赵氏胜出一局。这一环节就是比的“茶百戏”。在细腻的泡沫上呈现出美妙的图案,当真令人咋舌,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宋朝饮茶方式的一种,会完全误认为是“宋朝咖啡拉花”。最后斗的是茶味,北苑先春自是茶汤香醇,王者之气,但盼儿的钱塘茶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在场的文人雅士点评是:入口无涩,清香悠远,仿佛赏菊,有秋爽洒然之感。妙在独特的韵味,胜在不可替代。如此精彩的斗茶一幕,当时却道是寻常,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对于喝茶的讲究,堪比今人对于咖啡的品味。</div><div><div><br></div></div> 点茶是一项观赏性强、技巧性高的工作,因此被当成一种才艺。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宋朝的点茶文化,也影响到了周边国家,直到今天,日本茶人依然在沿用着宋代的点饮之法,即“抹茶”。日本的茶沫多为鲜绿色,试图保留茶叶本身的自然之美,而宋代的茶艺人崇尚“茶色贵白,宜黑盏”。经过点茶的茶碗端上桌案,那份雅致、蕴藉的艺术气息弥漫开来,不能不令人心生愉悦。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br>“花月宴”也是剧中另一出彩之处。只见舞台上光影氤氲,布景墙古风浓郁,乐伎轻拢慢捻,舞伎衣袂翻飞,一场视觉盛宴正徐徐拉开大幕。再来看这场表演的组成元素,首先是音效。从来音乐辅美宴,“花月宴”上有名满东京的宋引章献上娴熟的琵琶演奏。宋氏高超的琴艺,在萧府寿宴上已大显身手,一曲《凉州》获得清流领袖柯相盛赞,并在引章的琵琶上题了“风骨”二字,可见功力不凡。其次有舞蹈。这段舞蹈的编演更是了得,台下的文人雅客看得直呼如真似幻。那这是一支什么舞呢?原来是舞者们穿着唐服,化着唐妆,演绎唐代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和张萱的《捣练图》,一时名画仿佛活了起来,人在画中, 幻画如真,令台上台下梦回大唐。在十二位嘉宾中,有一位叫柳九的,一定让荧屏前的你我浮想联翩,那定是柳永无疑。这还不是重点,既然是宴,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有什么样的美酒和佳馔。只见赵盼儿款款走到舞台中央,一袭红衣衬托着额间花钿,活脱脱是从《簪花仕女图》中走出的一位雍容华贵的唐代佳人,完全是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现场版。 《捣练图》舞 《簪花仕女图》舞 让人期待的酒品和菜式,就在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时,赵盼儿口若灿莲,吟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句出自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告知:此乃苏合郁金酒,雨过天青瓷。那苏合郁金酒到底是何方神物?此酒用苏合香丸一两文火同煮,对调和五脏、治疗腹中疾病都非常有效,外感风寒一杯可愈。和气血,辟外邪。苏合香丸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苏合香,在中国古代属于上品香料,价格非常昂贵。入药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一壶美酒,配上“雨过天青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的汝窑天青瓷,你能不来一杯?<div><br></div><div>接下来一一点出四道小吃:雪泡菊酒、香药脆梅、蜜饯雕花、水晶凉果。又口占一句“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引用的是唐代武元衡的诗作《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全诗为:“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用此诗来表达款待嘉宾之意。四道美食,西施舌脍、江瑶清羹、四鳃美鲈、莲花毕罗;四道佳肴是,蟹酿金橙、杏仁玉羊、荔枝白腰、青梅汤饼。盼儿随口又是一句:“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这句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清明日》,全诗为:“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此诗表达的是外出踏青的喜悦欢快之情。献上美食佳肴后,用此诗既是呼应苏合郁金酒,也是对宾客的欢迎热情之意。这十二道名菜确有据可查,在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京都梦华录》中多有提及。</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br>一出“茶百戏”和一场“花月宴”怎不让人心生向往,梦回大宋。我以为剧组用心打造的这两处文化戏码不仅仅是剧情的需要,更是想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景仰,承载着现代人对宋朝这样一个时代关于美的全部想象。隔着千年的岁月,“茶百戏”和“花月宴”完成了该剧在审美上的突破。与唐代文化的外向与豪放不同,宋代的审美呈现出的是内敛和淡雅,像一泓汩汩前行的河水,在缓缓流动中显露出韵味悠长的环环涟漪。<div><br>宋朝是一个真正能担得起“风雅”二字的朝代,人们对“活着”有着高质量的的追求,出现了一种雅致的生活美学,如四艺: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让人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这是宋代充满极致韵味的生活美学的集中体现。又比如,宋朝对服饰的主张是崇尚简朴,不宜奢华。衣着配色打破了唐代以高饱和度颜色为主的习惯,多采用各种间色,更偏向颜色饱和度低的本色,以浅蓝、浅绿、浅黄、浅青、浅粉、藕荷色、沉香色等为主,色调偏向冷色;样式上流行瘦、细、长的款式,便于自如行动。所以宋代服装具有质朴、理性、高雅、清淡之美,这些审美特征与前朝不太相同。在剧中,这种审美取向也很好地呈现出来了,赵盼儿和她的姐妹们衣着清新、淡雅,妆容简洁、端素,给人美的享受。宋朝人对冷色调的追求也融入了艺术品中,可以从当时的瓷器看出来他们最爱的颜色是蓝绿色,舞蹈《只此青绿》也还原了这点。<br></div> 《梦华录》不仅仅在“茶百戏”和“花月宴”中还原宋人生活,剧中对宋韵文化的呈现都十分的用心。如这部剧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生活搬上荧屏,仿佛是从《清明上河图》中走出来的繁华的东京汴梁,以及北宋的风土人情。每一处场景都担得起赵盼儿的一句:“东京真是富贵迷人眼。”除了富贵,还突出了东京的水文化特点,“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溢伴汴京。”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这样记载的:“穿城河道有四……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东京的繁华和经济发达可见一斑。曾有历史研究专家这样说过:若把宋朝的东京跟当时其他任何一个世界上的城市做对比都是在贬低东京。因为,当时的东京不仅是全世界最大和最繁华的城市,它还是一个具有独特现代气息的城市。而这种现代气质不仅指当时高度发达的商业,还指成熟的审美,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宋人掌握了朴与拙、素与雅的完美结合,用特有的简洁造型和淡雅清新的格调,诠释着对自然生灵的敏锐感悟力,成就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宋朝是能让人沉醉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人们用极简、极素和极拙创造了世间大美。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审美取向的分水岭,古朴典雅又风流自洽的宋韵,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巅峰的温暖和美好,体现出追求雅致,讲究生活品质的态度。<div><br>《梦华录》迎来收视爆火的众多因素中,它所带来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贯穿全剧的点茶文化,到剧情后期所呈现的春宴文化,都是我们流传了千年的文化历史。相对于韩剧、日本动漫、欧美的电影、西方音乐来说,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一点不逊于他们,我们缺少的是如何弘扬与输出。</div><div><br></div><div>秦汉给了我们民族开拓进取的英雄主义,大唐给了我们民族豪迈豁达的浪漫主义,而宋朝给了我们极致的美。(2022.7.30)<br></div> <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