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3号袁海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改变因学习而发生 ——有感于《基于察学研判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9日中午听了黄朝霞教授的《基于察学研判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讲座内容包含:</p><p class="ql-block">理念:“标——评——学”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方法:“察——研——判”的可行性。</p><p class="ql-block">行为:“思——做——变”的助推性。</p><p class="ql-block">整个讲座听下来,老师讲的很快,内容也很多,我紧跟老师的思维,但还是听得比较吃力。课下回到宿舍,又重新梳理讲座,反反复复看了两三遍,才敢动笔写感悟。</p><p class="ql-block"> 基于“察学研判”的技术,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每天在怎样地教学生呀!目标不清晰,走着走着,路都偏了,还依然不回头,执拗地走下去,学生差点儿被我带跑。真有误人子弟之嫌。好可怕,幸亏今天听课及时发现,让课堂因学习而去改变。</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备课时学习目标一定要清晰。学习目标怎样确定?依据课标、教材、学情。平常备课时,尤其是课标,我基本上是很少看的。至于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心里更是模糊的。今天更清晰地知道学习目标要从五个方面去表述:谁,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法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程度,课标的使用和学习目标的制定对我来说是需要着力去改变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目标中的评价量规。这个量规的设置共有四个水平等级,实操性很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可以拿来就用,尤其是当学生的作文写完之后,老师可以模仿这个量规去设计标准,对照自己的习作,一目了然思考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哪里,要到哪里去的时候,还需要朝哪些方面去努力?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努力也会有方向,不再是摸黑前行。老师在指导写作时更能聚焦,更有着力点。</p><p class="ql-block"> 第三,课堂观察引发的思考。今后听课再评课时,讲话要有依据,不能只说空话、套话。观察点的确定是必要的,而且有了观察点之后,更要运用适宜的观察工具:如学生参与的时间、学习的状态、有效参与等都要与观察点一致,服务于观察点。这样的评课更有针对性。 </p><p class="ql-block"> 听完讲座,发现自己的课堂真的需要一场大变革。发现了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一蹴而就。以上几个问题是可以试着去改变,期待不久自己的课堂能够华丽转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