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及集团理念,为了开学后将各学科暑期课程成果在课堂上扎实落地,平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全体语文教师在第三实验小学参加新学期课程实施培训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倾听了张华教授的《创造21世纪的理想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解读》的讲座,讲座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张华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并呼吁各位师生能够多关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然后,张华教授生动介绍了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从2001年第一次课程改革到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改革从价值论阶段逐步进入了认识论阶段,从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再到强调“让学生创造着长大”。</p> <p class="ql-block">在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基础之上,张华教授高度概括了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即“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p> <p class="ql-block">“未来教育观”就是主张教育面向未来急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情境,培养学生适应变化并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善于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勇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并履行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的解读中,张华教授用具体的实例讲解了未来教育的定义以及未来教育观中所体现的课程体念,并提出我们教育者在面向未来中应该怎么做,引发师生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核心素养是一种高阶思维,即是让课程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p><p class="ql-block">在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解读中,张华教授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讲解了提出核心素养的原因以及什么是“核心素养观”。</p> <p class="ql-block">所谓“理解性教学观”,即认为知识的本质是理解或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大观念”,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学科“大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经历真实实践,形成个人理解。</p><p class="ql-block">之所以这样进行课堂教学,是因为概念性理解不可传递,学生必须像亲自吃饭那样去亲身实践,已获得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学生要像打篮球、弹钢琴那样学语文和数学。</p> <p class="ql-block">最后张华教授讲解了“跨学科学习观”的定义及种类,新课程怎样走向“跨学科学习”,强调了“表现性评价”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张华教授的功力非常深厚,我们密密麻麻地做记录,以便以后慢慢地拜读。张教授分析非常广博和深入,几乎把我们中国的课程论、教学论和西方教育思想人物做了一些融合,由此能够看出学者的风范,非常非常的自由和先进。</p> <p class="ql-block">张华教授以“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让教师创造着工作,让学校成为创造的乐园,这就是21世纪中国教育愿景”为结语升华了此次讲座的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次讲座,我们语文老师都表示受益匪浅,引起了全体语文老师对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的确,好的课程,就是让孩子创造着长大,而不是长大了再创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