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读家鲁油画小品札记

紫气东来

<p class="ql-block">  以线性思维聚焦家鲁油画写生“小品”,平远构图展示的系列“海”,有股带点海腥味的写实主义画风拂面而来。在酷暑难耐的夏秋之时,似乎平添了几分凉爽宜人的舒适之感。对一个自小在海岛长大的我而言,无疑绝无违和感,更多的是来自画面的亲和力。 </p><p class="ql-block"> 可是,不管怎么说,我这趟关于油画的文字,多少带点冒险的成分。因为我压根儿不懂油画。仅凭几十年对于油画获得的一条经验:以推远距离去观看画面,色彩在视觉中自然出现整体质感效果,而将目光滞留在画面某处,却仅仅只是色块如马赛克叠加。这是油画最初留给我的奇妙之处。而那些野兽派的画作,其中似乎粗劣而又扭曲“拉”出的线,使我无法回到经验中去获得艺术的感受。也许那种狂狷的画性必须与比如梵高等诸类画家的个性相接,在我定向思维的视觉传递中,作一番颠覆的审视,方能产生似有若无的认知。而那些精到细致到连一根絮丝皆能照见出质感的画作,则完全摆脱了我认为油画的“奇妙”,画家倾注于绘画的耐心与毅力,真可谓心无旁骛,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以致于抑制住心跳去与画中的大都是楚楚动人的美人作心灵沟通。而家鲁的油画,正符合我这一类“大众”的审美要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是带着他的学生们在海滨授课作写生示范而成的画作。于是,在画作面前,我似乎是他们中的一员了。</p><p class="ql-block"> 我仍然无法排解关于作品文字阐述的恐惧心理。一如惯于岛内河中泡大、自然能够戏水却要奔向大海去搏击风浪,首先已被一望无际的袒露吓破了胆。愈是袒露愈是神秘,乃是我对大海产生的内心胆怯。</p><p class="ql-block"> 在画前,脚下是山崖,远方是大海。海上的天空,飘浮着棉花糖一般的云彩。海天苍茫,海风轻柔,无比惬意,惬意的不只是双眼,还有一颗心。</p><p class="ql-block"> 不知有多少恳切包含在真挚之中。我本能地觉察到,照相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礁石的“涂”,在平涂、厚涂和薄涂中产生一定的厚度并留下明显的笔触而形成肌理。平铺部分礁石上淡绿颜料薄薄地涂上画面,可产生海生植物在水体漂动的效果。与褐黑色兀立礁石形成反差关系,又与缓缓而至的波浪及其撞击炸起的白色浪花相应和。海天一色,亦动亦静,撩拨心扉。虽则是写实,也应当必须选材得宜,才成为不全是照相式的艺术创作(图一)。</p> <p class="ql-block">  海是奇诡的。 图二的“海”,完全切换成醉汉貌样。 他的油画棒里带着一片赤诚,让我情不自禁地被感动了。那其中隐藏着很多神奇迷人的事物,吸引着我的眼睛,吸引着我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昂扬的力量在我体内拼命斗争。我认为这是一种能够压倒一切的异常强大的力量,能够控制它,符合他的意愿,将海之一隅牢牢抓在心里。我好奇地凝视着礁石部分的褐黄油彩以及光线背面的质感,似乎属于大海洋流途中的短暂歇息。浪头部分则是对大陆架训练有素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用笔将颜料直接放在画布上不作更多的改动的油画基本笔法之一“摆”(图三)。画家将其比较肯定的颜色和准确的笔触来寻找色彩与形体关系,呈现礁石坚不可摧的顽强与坚定。在经历千万次打击之后,波涛起伏宛如刻刀,雕塑出现在的模样。然而,它永远是深沉的,不言不语、不动声色,带给我突如其来的不可名状的躁动。</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那其中,找到了我向往的生活模式。间或有绿荫好比一条宁静小溪边上生机盎然的白色小花,依然安逸祥和地摇曳,让我内心更渴望冒险过后的泰然自若。只要生活出现转折,谁都会做好足够的准备,去攀登崎岖的山岩,奔向满是暗礁的海面。至于远方片片白帆,只是别人航行途中的梦想在我心头荡漾。</p> <p class="ql-block">  过于有条不紊,从来不是大海的性格。画家也是大众,人性指向油彩“刮”出一片平静的恬淡之美。可是,在大海面前,总是有一颗那怕最平静的心也有白浪滔天的时候。人生,没有等待的梦,只有勇敢走进梦的大门,挑选一个靠近窗口的位置,静悄悄坐着,在写生中,心存希望,望见大海美景、望见海边灯塔、望见海岸的黎明。云卷云舒与潮起潮落同样有着深度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即便不能完全理解,但不能说他的画没有打动我。虽然我看不懂他的绘画技法,但我能感到他的画有一股努力表达自己的强大力量。这让我觉得兴奋,也提起了我的兴趣。我总感到他的画要向我讲述一件对我很重要的事,但我又说不出那是什么。他的画留给我的最后印象是他为了表达心中的某种境界。他必须把他感受的东西传达出来,否则他就不能忍受。这便是他创作的唯一目的。</p><p class="ql-block">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告诉我的似海水一般愉快而不肯认输的道理。我在画中寻寻觅觅,人生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终于可以让心靠岸。</p><p class="ql-block"> 读他的油画,我同时被编入老人与海的故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