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德法】聚焦新课标 共研大单元——华盛德法团队落实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培训活动

半夏花开

<p class="ql-block">  自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来,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标,进一步理解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形成各学科通用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解答老师们探索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方案中的疑惑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学一线的老师们。8月18日我校组织参训老师们线下聆听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的关于大单元教学的培训。</p> <p class="ql-block">  朱伟强教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特聘专家。他理论深厚,并且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前,老师们也先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培训活动一改往日讲座式的方式,采取了让老师们在实际问题中亲身体验的参与式学习方式。</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活动方式和形式——全程参与和小组合作研讨。朱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以下研讨选项:</p><p class="ql-block">1.大单元与大单元教学</p><p class="ql-block">2.大单元的组织者与大单元的组织</p><p class="ql-block">3.大概念与大观念教学</p><p class="ql-block">4.大问题与问题化学习</p><p class="ql-block">5.大项目与项目化学习</p><p class="ql-block">6.跨学科主题与跨学科主题学习</p><p class="ql-block">7.现象和现象教学 </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自主选择想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p> <p class="ql-block">  培训现场的老师们围绕朱老师给予的研讨主题与提示,根据小组研讨规则,展开研讨,在体验的研修模式中,老师们经过组内和组际之间的理解与经验的碰撞,以及分享过程中朱教授的参与与讨论,在过程中既理解了大概念、大观念等当下教育的热门理念,实实在在的基于以往经验的深度理解,又在参与中理解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朱教授以实际案例为范例,系统地梳理了关于大单元教学方案编制的相关内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朱教授阐述了传统的教学单元与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在单元结构、文本构成、对单元教学时空的理解、教学路径的理解四个方面的差异,然后在教案、学案、学历案的对比中,了解了三种方案的不同设计视角,从而帮助教师们理解了《单元教学方案》的结构和撰写要点。最后,参训老师在具体案例中,继续进行参与式活动。</p> <p class="ql-block">  对于大单元教学我们好像懂,但是说又有些困难,因为我们没有深入的研究。而通过今天的培训使我们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初步了解,让我们印象更深刻的是参与式,有了实践,有了思维的碰撞,才会有结果的发生,才是真学习!所以以后的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们真做、真参与、真实践,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真的发展!</p>

单元

教学

老师

课程标准

理解

研讨

学习

培训

参与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