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8日,原本已是立秋之后,应天气微凉,秋风怡人,然今早出门我虽徒步慢行,亦汗流浃背。但这种“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热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因为今天对我来说,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天我经历了两场头脑风暴式的研修洗礼。一场是重庆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郭蕾教授的《新课标评价理念下学习性评价与教学支持》讲座,一场是岳阳市岳阳楼区教研室的吴群教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讲座。两场讲座都是我目前所极为需要,也极为期待的。两位教授一个风趣幽默,一个温和可亲,她们的授课内容虽然重点不同,但异中有同。她们的授课方式给我的启发最大,都运用了表格式、图表式、要点列举式、思维导图式等诸多方法,来引导学员们进行观察思考、对比分析,助推学员们思维能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记得特级教师薛法根教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解读与实施建构》讲座中提到了思维的三个阶段:一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二是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三是以“概念”为核心的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三种思维互相关联,建立在直觉形象思维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称之为感性思维;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称之为理性思维。今天两位教授的讲座都以我们学员难以理解的关键词为抓手,或是从概念到实例,深入浅出;或是由表及里,层层剥笋,来解困答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细细回想了一下,郭教授的突出特色是从概念到实例,深入浅出,再通过实例解读概念,由浅入深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题目是讲座的“眼睛”,讲座初始,她就在题目中提炼了几个关键词,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围绕题目通过几方面展开讲授。在讲解什么是评价时,她巧妙运用“数学的方式”给我们展示“评价的概念”,继而运用表格进行示例讲解,让我们明白概念的内涵。在讲解评价分类中的“效度”时,郭教授运用文字陈述式,让我们先初步感知概念,继而通过两个实例来解说。一个例子是数学课上原本老师要考孩子们对“左与右”的掌握情况,然而孩子却运用了“抓特点”方法来解决数学题,目标和效度差别太大。一个例子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出现了学生的朗读和学生对朗读者的评价,与教学目标不匹配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节课,郭教授输出的信息量很大,但我们接收者却并不觉得累。原因不单单在于她轻松幽默的语言魅力,更在于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她是那样坦诚,那样诙谐,让我们在心情愉悦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以及思考的方法。她的讲座涉及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平素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跨学科领域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教授的讲座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焦灼而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我得益最深的地方就是,要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标进行梳理,学会运用前勾后连的方式对课标中的关键词进行瞻前顾后的对比思考。她的讲授让我对课标的理解由“模模糊糊一大片”,走向了“清清楚楚几条线”。至于这几条线怎样走更好,我想还需要教学实践的检验。每一个人的学习,都会经历一个“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成长过程。我想我现在还在第一阶段,但吴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自己不再苦恼,有了信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江八月,热情似火。酷热如蒸,我惜“夏”长。因为今天两位教授送来的“精神盛宴”亦是最好的“解暑良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李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济源市小语研修班第1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