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8年,希腊移民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建立了一座城市,称为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命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div>从上述历史看,伊斯坦布尔始建于中国的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的中心在长安,其后,北朝、隋朝和大唐都定都于长安。可见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厚重感与长安有得一比。</div><div><b>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boğaziçi köprüsü)</b></div><div>地理上,伊斯坦布尔被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 Strait)分成两部分,横跨欧亚两大陆。1968年土耳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狭窄处建了一座悬索桥,初称海峡大桥,又称欧亚大桥。1973年通车。后来,1988年,第二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通车,称为法提赫·苏丹·穆罕默德大桥(Fatih Sultan Mehmet Bridge),法提赫·苏丹·穆罕默德是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2016年8月26日,第三座跨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通车,称为亚乌兹·苏丹·赛利姆大桥(Yavuz Sultan Selim)。亚乌兹·赛利姆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任皇帝。</div> <div><b>蓝色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b></div>当初艾哈迈德一世斥巨资修建蓝色清真寺是为了“抗衡”同在伊斯坦布尔(当时被称为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并将原先的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但到了1609年,艾哈迈德一世还是决定建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清真寺,以彰显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实力,于是便有了现在举世闻名的蓝色清真寺。相传设计建造蓝色清真寺时苏丹艾哈迈德一世是命令“起一座‘黄金的’清真寺”,没想到在当地发音中“黄金的”和“六根的”很相似,于是这座清真寺便阴差阳错地有了六座宣礼塔。在蓝色清真寺落成之前,全世界只有麦加大清真寺有六座宣礼塔,这与麦加大清真寺在全世界穆斯林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对应。蓝色清真寺宣礼塔数目上的“僭越”在当时的伊斯兰世界引发了轩然大波。为了蓝色清真寺整体的完整性,艾哈迈德一世不愿拆去其中任何一座宣礼塔。于是便出资将麦加大清真寺的宣礼塔加到七座,以保证麦加大清真寺的神圣地位。<br> <b>托普卡帕宫(Topkapı Sarayı Müzesi)</b><div>托普卡帕宫从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所以俗称老皇宫。老皇宫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兴建,1478 年建成,作为皇宫达 400 年之久,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24年4月3日将这座王宫改为博物馆。</div> 老皇宫地处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 老皇宫的内容很多,我们行色匆匆,没有仔细参观,甚为遗憾。 <div><b>割礼</b></div>在老皇宫的停车场,看到一个盛装男孩,据说是将要行割礼。割礼就是割去男孩阴茎上过长的包皮,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礼仪,属于“圣行”,教法规定穆斯林男孩7~8岁或12岁时须举行割礼。孩子的家人要为割礼举行隆重的仪式,邻里亲朋都要前来祝贺。割礼由有经验的宗教人士主持,进行庄严的祈祷,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亲友们还会为割礼送上一些贵重的礼物。割礼仪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之中。穆斯林人、犹太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都有割礼风俗。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ians) 和玻利尼西亚人 (Polynesians) 也举行割礼。 <div><b>圣索菲亚大教堂(Ayasofya Camii)</b><br></div>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建于公元325年,完工于公元537年,至今已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乃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1453年以后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1935年改为博物馆,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作出裁决,废除了1934年通过的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博物馆的内阁法令。随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签署法令,正式宣布圣索菲亚为清真寺。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变迁,反映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长达千年的斗争。 <div><b>圣索菲亚喷泉(Hagia Sophia Fountain)</b></div>这个喷泉由苏丹马哈茂德一世(Sultan Mahmut I)于1740年建造,庭院中的八根大理石柱子反映了奥斯曼帝国的古典艺术。 <div><b>祈祷龛(Mihrab)</b><br></div>祈祷龛(阿拉伯语为Mihrab,又称Prayer Niche)是清真寺内部的重点。 它位于朝向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朝拜墙内。 穆斯林在祈祷时面对朝拜墙。 <b>苏丹小屋(Sultan's Lodge)</b><br>为奥斯曼苏丹预留的特殊场所,用于拜拉姆(Kurban Bayrami 穆斯林的一个节日)和星期五祈祷,以及具有宗教意义的特殊夜晚(Kandils,一种伊斯兰宗教仪式)。 <b>苏丹马哈茂德一世图书馆(Sultan Mahmud I's Library)</b><br>它有一个阅览室和图书馆。 它由苏丹马哈茂德一世于 1739 年建造。 <b>11世纪的马赛克壁画(Mosaic Panel 11th Century)</b><br>坐在中间宝座上的是基督,左边是君士坦丁九世莫诺马乔斯皇帝,右边是皇后佐伊(Emperor Zoe)。这里用Emperor(皇帝),而不是Empress(皇后),可能因为当时实际掌权人是Zoe,形似女皇。壁画描绘的场景是,皇帝和他的妻子正在向圣索菲亚大教堂捐款。<div>公元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入了君士坦丁堡,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基督教雕像也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总统及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博物馆。清真寺内饰的地毯被移走,覆盖在镶嵌画上的石膏由专家精心地擦去。实际上该博物馆的最重要的展品就是建筑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镶嵌画艺术品。<br></div> <div><b>大理石水罐(Marble Jars)</b></div>在特殊的日子里,大理石罐子被用来分发水和果子露。属于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3世纪),水罐由整块大理石制成。 它是苏丹穆拉德三世 (1574-1595) 从古代佩加蒙(是土耳其西北部密西亚地区凯库斯平原上的一座古希腊城市。)带来的。 邮轮从爱琴海回来,6月11日抵靠伊斯坦布尔,可以游览一天,再回到邮轮上过夜,6月12日正式下船。这样就节约了一天酒店花费。但是过土耳其海关,还是要60刀签证费。6月11日,去王子岛玩一天,似乎有些上当,乘马车转了一圈,没有什么山水风景。回上海的机票是6月13日凌晨2点,所以下船后还有一天时间在伊斯坦布尔转悠。<div><b>新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Dolmbahce Palace)</b></div><div>多尔玛巴赫切宫新宫建于19世纪中叶,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600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b><br></b></div> <b>塔克西姆广场(Taksim Square)</b><div>塔克西姆广场是伊斯坦布尔的时尚中心,有许多酒店、餐馆、电影院和夜总会等等娱乐场所。广场也是庆新年联欢,集会游行,公共音乐会和其他表演的多功能场所。(我们第一位导游白玫小姐好像就在这个广场游行示威,被警察打伤过)。</div> 广场上的独立纪念碑由意大利雕塑家彼得罗·卡诺尼卡(Pietro Canonica)制作,于1928年开放。纪念碑歌颂共和国创始人、土耳其之父凯末尔,以及他作为三军总司令和政治家所领导的独立战争。现在广场和纪念碑也是伊斯坦布尔官方仪式的中心地点。 <div><b>苏莱曼清真寺(Süleymaniye Camii)</b><br></div>苏莱曼清真寺被称为伊斯坦布尔最美的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第十代苏丹苏莱曼一世(1495~1566)敕建。由著名建筑师锡南(Sinan)设计和督建。 <div><b>皮埃尔-洛蒂咖啡馆(Pierre Loti Cafe)</b></div>在艾郁普(Eyüp)区,有一家百年老店,皮埃尔-洛蒂咖啡馆,坐落在同名的皮埃尔-洛蒂山顶,其名取自于法国作家Pierre Loti。皮埃尔-洛蒂原本是一位法国海军军官。他与奥斯曼女孩阿齐亚德(Aziyade)在希腊相识。当时阿齐亚德在希腊的某户贵族家做女仆。皮埃尔-洛蒂追随着阿齐亚德来到伊斯坦布尔,特别喜欢这座山丘的咖啡厅,他们在这里抽水烟、喝土耳其咖啡,缠绵悱恻。身为有家室的他因自知不能带走这份感情,终究离开伊斯坦布尔回到法国。因为无法忘怀,十年后他决定回到老地方找那女孩,却得知了阿齐亚德已经离开人世。他找到了阿齐亚德的长眠之地,重新帮她建造一个很美的墓,然后在她的墓旁带走一块石头,也等于是带走了当时没有带走的回忆。据说这块石头也还在博物馆里。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一本半自传体小说。因为有着这样的凄美爱情故事,增添了咖啡馆的故事性,吸引了许多人来这朝圣。<div>因为位于山顶,这里也是眺望金角湾和伊斯坦布尔全景的绝佳观景台。</div> <div><b>加拉达塔(Galata Kulesi)</b></div>在1348年建成时,石头加拉达塔是伊斯坦布尔最高的建筑,九层楼高约220英尺(67米),当时称为“基督之塔”。它后来被奥斯曼帝国用作瞭望塔。该塔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两次大火中受损。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最新一次大规模修复。 <b>鲁梅利希萨里要塞(Rumeli Hisari)</b><div>鲁梅利希萨里要塞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1年至1452年间建造,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海岸。为了围攻和占领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了解到,针对拜占庭舰队的海军战略至关重要。他下令建造一座大型防御工事,以控制海峡沿岸的海上交通。穆罕默德选址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狭窄的地方,那里曾经有一座罗马防御工事。它的原名Boğazkesen城堡在土耳其语中的意思是“喉咙切割器”。<br></div> 其他还到过一些景点,如地下水宫、大巴扎和彩虹阶梯等就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