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幼儿园 新学期“心”行动——缓解入园焦虑我们在行动!

安达市曙光幼儿园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宝宝们刚步入幼儿园,第一次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人,第一次融入到一个新的大家庭,宝贝们闹情绪是难免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影响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因素及解决策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影响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分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缺乏在新环境中的安全感</b></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入园前已经明确地建立起了对自己父母、亲人的信任,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则是完全陌生的,对幼儿园里的人和周围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必然要求回到熟悉的可信任的父母身边,表现为一种逃离行为和对自己及熟悉的物品的依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更多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约束</b></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家庭中面对的都是成人的围绕和陪伴,一直是家庭的中心。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受到的约束很少。而幼儿园是集体的生活环境,幼儿要按照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进行集体活动,他们必然会受到各种限制,没有在家自由随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个人自理能力的欠缺</b></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家里一般都比较娇惯,家长“剥夺”孩子的练习机会,致使一些孩子本该掌握的技能没能掌握,这样,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必然处于弱势,缺乏对所做事情的可控感,从而增加了幼儿的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随着幼儿自理能力的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这种焦虑情绪也就自然减弱甚至消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家长焦虑的情绪和行为强化了幼儿对新环境的不信任 给予了孩子消极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幼儿入园后家长对孩子在园情况有些担心,害怕老师照顾不周、害怕孩子哭闹影响身体健康、担心孩子无法适应都是正常的心理。老师的热情服务、耐心照顾和爱的陪伴以及及时的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在园情况仍无法打消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他们把孩子入园看成天大的事,比孩子还焦虑。背后哭泣、送完孩子不马上离开、提前接孩子回家,不坚持来园,不能给老师充足的时间与幼儿建立亲近关系。幼儿会觉得幼儿园是可去可不去的,哭闹可以让家长早来接。此时孩子思考的不是如何适应新环境,而是用什么办法可以逃避。</p> <p class="ql-block">  这些家长的行为也会对其他幼儿起到感染作用,带来更多孩子的哭闹,加重他们的焦虑心理。因此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引导孩子。要明白,父母之爱是一段不断放手的旅程;请相信,老师之爱是一场专业而不越权的陪伴!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幼儿园的老师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教你解决入园后的焦虑</b></p> <p class="ql-block">1.撒娇型</p><p class="ql-block">表现:</p><p class="ql-block"> 哭给家长看,一旦与家长分开就能快速融入集体。</p><p class="ql-block">对策:</p><p class="ql-block"> “你是一定要上幼儿园的”、“爸爸妈妈是一定要上班的,但是只要一下班就会到幼儿园来把你接回家”。</p> <p class="ql-block">2.畏难型</p><p class="ql-block">表现:</p><p class="ql-block"> 因害怕某件具体的事情而哭闹。</p><p class="ql-block">对策:</p><p class="ql-block"> 接纳理解孩子,然后给予帮助,必要时与老师沟通,让老师适当地给予孩子回应和帮助;家园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3.安全感极度缺乏型</p><p class="ql-block">表现:</p><p class="ql-block"> 坐在教室门口哭,或坐在老师身边哭,一整天都在哭闹中度过。</p><p class="ql-block">对策:</p><p class="ql-block"> 老师多关注孩子,给孩子创造感受爱和关怀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4.恋物型</p><p class="ql-block">表现:</p><p class="ql-block"> 睡觉时要抱着东西才能入睡,这件物品不在身边时情绪难以安定。</p><p class="ql-block">对策:</p><p class="ql-block"> 允许孩子带着这些物品上幼儿园,家长在接孩子回家时检查是否带着物品回。</p> <p class="ql-block">5.严重哭闹型</p><p class="ql-block">表现:</p><p class="ql-block"> 天天来园时大哭大闹,使劲抱着妈妈不松手,进教室后就往地上躺,对来帮助他的老师又踢又踹。这类孩子在入园初期最常见,一般哭闹持续时间较长,最长的大约需要三周时间才能逐渐适应。</p><p class="ql-block">对策:</p><p class="ql-block"> 消除消极心态,一定要坚持送孩子入园,不拖拉,不间断,坚定的将孩子交给老师,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语言导向,不要问一些带有消极暗示的问题,如:“有小朋友打你吗?”“你今天哭了吗?”“幼儿园的饭吃得下吗?”……这会强化孩子的分离焦虑心理。应注意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你得了一个小五星,真棒!”“你今天和东东一起玩滑梯,很开心啊,明天还可以玩啊!”以帮助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p> <p class="ql-block">6.唠叨不断型</p><p class="ql-block">表现:</p><p class="ql-block"> 花花来园时不哭也不闹,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也不选择玩具,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每隔一两分钟就自言自语地唠叨:“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有时还拉着旁边的小朋友说:“别哭了,一会儿妈妈就来了。”一天下来,总是无数次重复这几句话。这类幼儿一般比较内向,很听话,但对幼儿园也没有产生亲近感,所以总盼着早点回家。只要家园配合得当,一周时间就能够适应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对策:</p><p class="ql-block"> 入园初期,家长尽量每天准时接送幼儿,使孩子接受并习惯幼儿园的生活作息规律,同时也对家长产生信赖。鼓励和表扬孩子的积极变化,使他感到在幼儿园能获得一种在家里所不能获得的自信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7.身体不适型</p><p class="ql-block">表现:</p><p class="ql-block"> 入园后常常尿裤子,但一回家症状马上就消失了。这类孩子在入园前往往已形成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一旦行为举止受到约束,就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心理上的焦虑会在一定程度引起生理上的反应。而回到家,心理上的焦虑一消失,生理上的不适反应也就马上停止。</p><p class="ql-block">对策:</p><p class="ql-block"> 不要着急或责怪孩子,首先要确定究竟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其次再想相应的办法。和老师勤沟通,给孩子足够的安抚,让他能够接受幼儿园的一些规定。不能让孩子产生“只要我说不舒服就可以回家”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上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面临挫折和挑战,也会产生勇气和成就感。这是他必经的成长历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人生经验。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唯有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陪着孩子克服一个个困难,勇往直前。真诚希望家长与幼儿园携手并肩,一起加油,做好家园共育!</p>

孩子

幼儿

幼儿园

家长

入园

老师

焦虑

哭闹

对策

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