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扬子江人:日寇侵华时,轰炸上海南站,一个中国记者冒死拍了这张照片,在外媒上发表后,罗斯福都震动。日寇恨死这记者,暗杀不成,轰炸也不成。记者在外国协助下秘密逃至欧州。这张照片是上海抗战中最著名的摄影。<div><br>林明崖:这幅照片最让人心底颤动。<br></div> <div><br></div>林明崖:这个记者真不容易。<br><br><div>扬子江人:今日八一三,我为“朋友群”感到羞耻,从早至15:59,聊什么的都有,就没有聊国耻的……我就把提前两天准备好的一组纪念帖上传了。看看我们共同的老师任钧,七十多岁在想什么!他的学生们都听听他的歌吧,你们又在想什么?…… ……<br><br>林明崖:任钧一一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这首歌的歌词作者,长得高瘦,戴眼镜的,很斯文的 吗?<br><br>扬子江人:谢谢,您的话让我感到欣慰!<br><br>阿慧 : 真正的学问家,可敬可爱的老师。</div> 任 钧 (1909~2003), 广东梅县隆文人。九三学社成员。<br>1926年开始诗歌创作,历任太阳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诗歌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员,大夏大学、四川省立戏剧学校教授,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br><br>主要成就 中国新讽刺诗的奠基人。<br> <br> 代表作品: 《冷热集》、《战歌》、《任钧诗选》、《为胜利而歌》、诗论集《新诗话》,译著长篇小说、专著《艺术方法论》《托尔斯泰最后日记》等。<br><br>任钧还创作过不少歌词,有的歌词由作曲家冼星海等谱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他在抗美援朝期间创作的歌词《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由司徒汉作曲,鼓舞人们走上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的战斗行列,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p class="ql-block">1985年8月15日,任钧年逾七旬,见报载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率领阁僚,于日本战败日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愤慨无比,于当晚挥毫写下一首讽刺诗《三个幽灵谈心》:</p><p class="ql-block">希、墨两魔的幽灵大感诧异:/东条近来居然春风满面、得意忘形!/"啊,莫非突然发生了什么新情况?"--/不免一同去神社问个分明。</p><p class="ql-block">东条一听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责怪老搭档们信息不灵;/他说:"如今连首相也来对我参拜哩,/别泄气,你我的衣钵何愁没人继承!"</p><p class="ql-block">这首投枪式的讽刺诗,一针见血地戳穿了日本右翼势力妄图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丑恶嘴脸,生动幽默,发人深思。</p><p class="ql-block">当时,著名漫画家詹同先生为该诗配了一幅漫画发表在报纸上,影响很大,至今仍让人感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诗人虽去,其韵犹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8.14.晚23:12王亚 来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兄你好!昨天你在群里提到的《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歌词,是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马上拿起枪,冲过鸭绿江,卫国保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鬼子太猖狂,侵略台湾打朝鲜,把魔掌伸入鸭绿江,他要拿东洋鬼子做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怎能再忍让,怎能让他逞豪强,要打死这群恶豺狼,像对付东洋鬼子一个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马上拿起枪,冲过鸭绿江,为国保家乡!为国保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七十年前小学老师教我们唱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亚,你好!谢谢你给我送来了惊喜。</p><p class="ql-block">我把晿机录音反复听了一遍又一遍,后面速度太快,唱针沙哑声盖过歌词,记不下来。我也是依稀记得七十多年前,小学老师教的,但只剩前几句,正苦恼不堪,突然接到您发来全文,我对您的神奇记忆力服了,真该为任钧老师庆幸!明天就电脑上做一个单页,是天意助我们完成这项工作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亚:</p><p class="ql-block">不好意思!不是我记忆好,是因为我小时候喜欢唱歌,小学老师教得好,用风琴边弹、边唱、边教。至今,小学课文我一篇也没有记住,而小时候的歌还能唱几首,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怪不得宋词那么流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扬子江人:</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按黑胶唱机的声音再核对一遍歌词,年代太久远,有的字音已模糊,疏误难免,聊胜于无吧。</p> (黑胶唱机截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再感受诗人澎湃的祖国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歌词)</p><p class="ql-block">任 钧 词 司徒汉 曲 王珠山 挖掘整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我们马上拿起枪 冲过鸭绿江 卫国保家乡</p><p class="ql-block">美国强盗太猖狂 侵略台湾打朝鲜 把魔掌伸向鸭绿江 他要拿东洋鬼子做榜样</p><p class="ql-block">我们怎能再忍让 怎能让他逞豪强 要打死这群恶豺狼 像对付东洋鬼子一个样 </p><p class="ql-block">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我们马上拿起枪 冲过鸭绿江 卫国保家乡</p> <p class="ql-block">那黑胶唱片彔音上,演唱的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就是师院东部,音工团,即合唱团和乐队,说起来与我们是校友,也是前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故事都只讲了一半,另一半,就是统一台湾。</p> <p class="ql-block">我愈来愈相信,世间之事并非都是偶然。</p><p class="ql-block">任钧老师《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的歌词,昨夭我还在感嘅,只依稀记得几句,未能全部恢复,是一大遗憾。未料午夜时分,手机上王珠山学兄突发来快帖,居然是他凭七十年前的记忆,一字一句从脑海深处抠出来的歌词全文。</p><p class="ql-block">他说是幼时在乡下学堂里,老师按着风琴教唱的。我惊讶得睡意全无,这真是天意!</p><p class="ql-block">我一为任钧老师感到庆幸,他的歌终能全璧重现于世了!二亦为我们的心愿终有收获而欣慰。当祖国需要的时侯!我们从小铭刻在心的歌声,今天能再度完整地呈现,传送的是我们对祖国的拳拳之情。虽然困难重重,然终得天意相助臻善而成,正义的事情总是有神力相助的,我们益坚信祖国的统一事业必将胜利实现!</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做的歌片单页,既为对任钧老师的纪念,亦寄寓我们奉献于祖国的一片衷情。愿学友们喜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亚: 子江兄过誉了,我是凭记忆提供,谈不上挖掘整理。</p><p class="ql-block">前天,在师院同学群里看到子江兄和明崖学姐的聊天内容中提到了《当祖国需要的时候》这首歌,因为我会唱,也记得歌词,于是就把记忆中的的歌词发给了子江兄,但是谁写词?谁作曲?我一概不知。</p><p class="ql-block">而且,任钧老师曾经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老师,我也是从德裕兄和小聿学姐聊天中才获知的。真正的挖掘整理者是子江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扬子江人:@王亚 ,我做的工作,用专业话来说,是编辑。不否认有作用,但不能与你比,我不过玩玩电脑敲敲键盘而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成了,心里高兴。也许有人不舒服,那也无可奈何,”行不得也咕咕”,一切只能顺从天意和历史的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善哉善哉:任钧老师曾是我现代文学的任课教师,扬子江人和王亚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么多年了还记得歌词, 不忘编辑专页纪念,向两位致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5日</p><p class="ql-block"> 壬寅年七月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