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高中思想政治2022年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研修简报第六期

陈兰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专家引领助成长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逐梦前行“政精”人</b></p> 一、团队凝心聚力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团队可以凝心,团队可以聚力,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爱心的快乐团队会让我们抱团成长。我们的队名是“非常6+1”</p> 二、专家引领助力 三、我们展示魅力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上午是场富有理论高度的精神大餐,那么下午就在专家的引领下如何让它落地生根,学以致用。通过小组成员共同选题、任务驱动、合作交流、展示分享、互评选题,让我们真正体验了一把作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专家是主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在合作、组组在碰撞,思维从中得以升华,也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设计原来也可以深度进行,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好,虽然有压力,但更有动力。虽然头顶在冒汗,但脑子更灵活,好!</p> 四、课间充满活力 严肃活泼的政治人 笔记展示 研修感悟 <p class="ql-block">应变局、开新局、谋大局</p><p class="ql-block">面对新高考、新教材、新教学、新形势,我们确实需要“应变局、开新局、谋大局”,进入学科训练营的这几天,专家给我们做了高强度、高密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今天有幸邀请到江苏省李集中学的王献章校长,他从“四新”角度层层给我们做出解读,其中我对新高考下的新课堂尤为关注,因为课堂是教学的关键环节,重中之重。其中王校长提到的议题式教学是现在倡导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精准议题,串联课堂,实现知识和素养的深度跨越。</p><p class="ql-block"> 关于如何进行议题式教学,我有以下感悟: </p><p class="ql-block">1、精选议题是前提,系好课堂的“第一粒纽扣”</p><p class="ql-block"> 我们设置的议题要么缺乏价值,可探寻、思索的空间很小;要么晦涩难懂,超出学生的可认知范围,造成核心素养目标无法达成。因此在议题式教学中,我们应审慎、精选议题,系好课堂的“第一粒纽扣”。</p><p class="ql-block"> 2、聚焦热点,让议题更鲜活</p><p class="ql-block">议题的选择应聚焦热点,将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与社会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亲历思考、辨析、交流、探寻的过程,明辨是非,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树立正确的三观, </p><p class="ql-block">3、贴近实际,让议题更真实</p><p class="ql-block"> “处处留心皆学问”,从生活中发现并获得知识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途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割裂开来,便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也使知识失去了扎根的土壤,正所谓“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因此选择议题时应体悟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其在生活经历中获得知识的趣味性,在知识的习得中体验生活的奥妙。例如今天我们组分享的“小平定、大中国”的议题设计:从子议题1:回眸历史:平定砂锅亮晶晶;子议题2:立足当下:平定紫砂放光彩;子议题3:憧憬未来:产业带动经济强。 </p><p class="ql-block"> 4、呈现议题是关键,构建课堂的闪光点。既要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要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议题的选择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更要突显价值性和引领性,实现深度知识教学。 </p><p class="ql-block">应变局,需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议题式教学是重要的突破口。唯有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在螺旋式上升中找到核心素养最佳的落地途径。</p> <p class="ql-block">深度挖掘知识 提升工作效率</p><p class="ql-block">8月 18 日是我们进入研修培训的第六天,王宪章老师做了《基于新高考的深度知识教学》 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让我初步接触到“深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太丰富,认识很难一下达到令人满意的高度,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对项目的初步理解:   </p><p class="ql-block">从我个人的学习、实践体会到,今天的培训,浅层次而言, 改变了我教学策略。以往更多的关注教材,但局限性很强,现在通过学习,我能够有更高的站位,打通学段,从三年整体的角度去思考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将之与学段教学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再有,以往,就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往我按单课时设计,在教学中,总是觉得越全面越好,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安排,不自觉地就陷入了“满堂讲”的局面中,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出声、不参与的课堂,就不是有效的课堂,学生的知识也就仅仅停留在了表层。单元整体设计就解决了原有的难题: 把单元放在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中去思考,整体规划,建构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能进一步思考知识的螺旋上升的进阶问题,也就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思维生长。</p> <p class="ql-block">创新教学思维 开拓教学新境界</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8月18日,我们研学之旅的第6天。江苏李集中学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王献章老师作了《基于新高考的深度知识教学》,《形成自已的教学主张》两个专题报告。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深度知识的之深,如从知识到见识,良知高于知识,从领地形成高地等等,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视野,从现实层面上升到了理论高度,真是深不可测。</p><p class="ql-block"> 教学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主体性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本着“定信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逐步深化”的思路,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抓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精神、创造思维品质三个培养重点,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三项基本改革,改进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业绩、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标准,初步构建起自主学习、成功学习、创新学习三种教学模式。在改革中初步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改革局面,在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均走向成熟,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p> <p class="ql-block">研修感悟</p><p class="ql-block">寻梦之旅第六天。王献章老师的《基于高考的深度知识教学》讲座带领我们研究新高考,研读新教材,探究新课堂,建构新教学。而新高考背景下对新课堂的要求引起了我的深思。杜威说知识具有不可复制性,书本知识是不能直接进行教学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知识的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很大的挑战。王献章老师分享了他的理念,认为一堂课要有深度,能让教学的发展性及其涵养达成需要把握学习逻辑,即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相结合。生活逻辑(看狗是狗),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综合取向,引导学生在认识现象的同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科逻辑(看狗不是狗)则需要我们将知识分解,打破自身的边界,打破课堂和课程的边界,而真正达到目的则需要拔高,即回归“看狗还是狗”阶段,通过整合学习过程实现从双基到素养的升华,进行深度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政治认同感。让课堂活起来,升上去还要落实下来。</p> <p class="ql-block">素养为本 知识为基 深度教学</p><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聆听了专家关于新高考下深度知识教学设计的研究分享,专家生动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素养为本教学原则、深度学习的理解、高中政治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素养为本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融为一体等内容,在下午的培训中老师又带着我们一起观看了课例展示、课例点评、小组教学设计实践等活动,并要求我们以真实情境为激发,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真实理解为目的,在和谐、高效的师生互动中成就精彩的课堂。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给我很大启发,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教学是深度教学设计的一种方式。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就是重新整合、迁移对接、相互贯通。重新整合就是把原有学科知识体系内,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模拟单元的归类和重组,使得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形成性思维,联系更加密切。迁移对接是指把教材在内容和分层上进行跨学期、学年的纵向迁移、对接,形成知识链条的完整性,从而实现知识教学的有序性、整体性、完整性。相互贯通是指在教学流程上,要求教师先整体消化知识,然后再重新编程。把集体教研后个人在思考和研究后中的精品,在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概念下,将所有设计的“坑”展现给学生,学生进而克服认知冲突,进而提升能力。</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将所学教法应用于实践之中,继续提升个人的业务和水平,更好为教育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品味深度教学 提升学习境界</p><p class="ql-block">今天聆听了王老师的专题讲座,对于深度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关于深度教学,通过下午我们小组的尝试,我有如下感悟:</p><p class="ql-block">l.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起点也是关键。好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引领政治深度教学的实现,不合乎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甚至没有目标设计,只能把课堂教学引人知识表象的浅层学习或超起 标准的理论教学。</p><p class="ql-block">2.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是重点。知识内容的选择是一 般性教学问题,是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一我该教什么?其次才进一步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该怎么教?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何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不同授课老师组织下会产生区别呢?关键在于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在架设体系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严格将体系的作用限制于提供方向指引和学习输助,当学 生的能力增强后,要及时撤除体系,将学习自主权和管理 权交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3.注意避免体系的教学局限。运用体系进行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教学平衡,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这种教学也有局限性,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改良”, 不断总结、反思其利弊,探索出符合自己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努力提升自我,尽心做好教育</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8月18日,转眼间,我们到太原已经培训了整整六天。在这六天里真的是收获满满,同是也对自己进行了深深地反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感觉自己突然什么都不会做了,话也不会说了,书也不会教了,一下子从“舒适区”走到了“恐慌区”。当然在恐慌之余,我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该如何应对,我该如何开启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二曲线呢?说到这里,我们真得要非常感谢阳泉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培训机会,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好多疑问在这里都得以解决。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天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一、做好人。梦想家生涯导师冯燕老师帮助我们了解了自己,更有利于我们今后扬长补短,提升自我。新师者教育研究院学术院长吕佩橙老师从管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我们怎么说学生才会听,我们怎么做才能管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二、做好事。我们当下正在做的事是什么呢?当然是当好一名老师,特别是当好一名政治老师。在新高考、新教材和“二十大”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好一名政治老师真的是太难了。大家知道不管是新旧高考还是新旧教材,我们的政治教材是一直在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做好政治备考呢?这几天的专家团队,一直在帮助我们解疑释惑。北京市徐宝贵教授带领我们学习了破解主观题的剑诀;太原成成中学贾瑞卿老师思政课教学有效性设计让我们大开眼界;江苏省王献章校长引领我们进入深度知识教学。</p><p class="ql-block"> 当然,最关键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把专家的理论落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处。那么我们该如何落实呢?首先,我们要做到手中有东西:新高考评价体系、新课标、教参、教材、各地新高考题。其次,我们要做到脑中有思路,辩证地吸收各个专家的建议,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最后,我们还要做到心中有梦想,坚持终身学习,做教育路上永远的追梦人。</p> <p class="ql-block">因为一个梦想,我们走到一起;</p><p class="ql-block">因为一个承诺,我们风雨兼程;</p><p class="ql-block">因为一个信任,我们全力以赴;</p><p class="ql-block">因为一个结果,我们勇敢前行</p><p class="ql-block">因为一个目标,我们相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策划:北京新师者教育科技集团</p><p class="ql-block">审核:阳泉市教育局</p><p class="ql-block">制作:政治第六组</p><p class="ql-block">编辑:刘晓芳 陈兰芳 焦文娟 李志欣 郝亚琴</p><p class="ql-block">摄影:张沛然 李转霞</p>

教学

知识

我们

议题

深度

学生

学习

课堂

素养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