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生的美篇

张海生

<h3>参观固原博物馆及额外收获<br> 按照行程安排,20日上午,在山城边沿转转,看看长城遗址,参观固原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大院,一眼看到博物馆正在策划推出“长城内外是故乡”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图片展。本来就有计划看战国秦长城,萧关遗址。这下好啦,既不用奔波,又能一饱眼福了心愿。<br> 展览以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图片为展示对象,加以文学说明,分为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及目前保护长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两个单元。<br> 1987年,中国的万里长城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现在只要一提起中国,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万里长城。<br> 从烟波浩淼的“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到大漠孤烟直的“悬壁纵伸山脉里,策马挥鞭第一墩”的嘉峪关,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跨越千岭万壑,横穿戈壁草原,蜿蜒万里,雄峙千年,为古代中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br> 万里长城在宁夏境内距离虽说只有200公里,但却具有分布广,跨度大,种类多,时代全等特点。几乎可以找到历史上各个朝代修筑、技术迥异的长城遗址,被称之为“中国长城博物馆”。去年春天,平罗县诗词学会曾组织我们去盐池县参观了“长城博物馆”,其实,对长城的认识,我是从参观了盐池县长城博物馆开始的。最早听到“长城”这两个字时,是在1961年,我们生产队有个从西安下放回来的干部,晚上在牲口屋给我们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我知道了秦始皇是个暴君,强征暴虐,根本不懂长城的文化内涵及所代表的精神象征。一九七一年来宁夏在北京转车,我专门去了一趟八大岭,登上雄伟壮观的长城,当了一回英雄好汉。可那时候也不明白长城文化的真正意义,就是为了游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br> 萧关曾经是固原的代名词,在历史上虽说没有山海关、嘉峪关、玉门关名气大,但唐代大诗人王维一首《使至塞上》,<br>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br>征蓬出汉奸塞,归雁入胡天。<br>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r>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br>还有南北朝大诗人何逊的《见征人分别诗》<br>凄凄日暮时,亲宾俱竚立。<br>征人技敛起,儿女牵衣泣。<br>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br>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人。<br> 也着实让宁夏固原名扬四海,让萧关要塞闻名遐迩。更让人惊叹的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还有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赋于了长城新的精神内涵。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勇于创造,勇于斗争的高贵品质得到充分展现。从此,长城文化,长征精神永远刻在了中国人的心上。我爱上了长城,我爱上了宁夏,我更爱我的祖国。<br> 固原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3件,国宝级文物3件。固原博物馆由陈列大楼、古墓馆、石刻馆组成。陈列大楼一座仿古建筑,气势恢宏,雄伟壮丽。内有文物陈列《固原古代文明》,《丝绸之路在固原》两大展览。《固原古代文明》展示了固原境内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骨器、陶器、瓷器、石器、青铜器、金银器等。古墓馆是近年来固原境内所发掘的各个朝代墓葬,从西周到元代一共九座,一览不同时期的墓葬形制和人文景观。石刻馆内集中展现了唐至广青时期的石碑、石刻200余件。其中清代吴大澄的《三关口筑路碑》,魏光焘的《重修三关口车路碑记》,不仅是珍贵的碑中佳作,而且也是手法中上乘之作。<br> 固原博物馆早已成为宣传固原乃至宁夏的一个文化窗口,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br>  从博物馆出来,已近中午,顾不上用餐,买了两个面包,只好在车上对付一口,直奔泾源。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龙潭和野荷谷才是这次旅行的重头戏。到达泾源县,先找宾馆住下。找了两家都不理想,好在泾源县城不大,半个多小时能围城区转一圈。最后落脚泾源宾馆,吃住方便,价格适中。住进宾馆,躺下就不想再动了,一觉睡到下午六点。缓过劲了,肚子也饿了。泾源宾馆自己经营餐厅,饭菜质量不错,味道也行,吃的人挺多。吃完晚饭,沿着主街道来到泾源文化广场。也有跳广场舞的,连跳带看加一起不到30人。听当地人说,泾源县的人都移民了,我突然想起来我们银川西夏区不是有个兴泾镇吗?全县人口11万多人,城区满打满算1.5万人。县城环卫挺好的,街道挺干净,两旁种植的野葵花竞相开放,金黄金黄,煞是好看。<br>(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