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的一个周末,驾车出行到古田的翠屏湖一游,这个古田不是龙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那个古田,而是福州旁边,现在归属宁德的古田县。古田和屏南两县历史上属福州,为十邑之二,以后才划归宁德。</p><p class="ql-block"> 翠屏湖水质清澈,周围群山环抱,感觉山清水秀,但基本属于无人问津毫无名气之地,可能还是离福州偏远一些,当天来回时间略显紧张。我们乘船游翠屏湖,登湖中小岛,那里有“蛇园”等景点,现在印象模糊了,总之开发很不成功。回到湖边吃了鱼餐,味道还不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古田翠屏湖</u></i></p> <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到莆田九鲤湖一游。莆田古称“兴化”或“莆仙”,属八闽之一“兴化军”。莆田地方虽不大,夹在福州和泉州之间,但历史底蕴深厚,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莆田的民俗风情无论与福州还是闽南都差别巨大,单单语言就非常独特,发音非常有特点。莆田的湄洲岛是妈祖文化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九鲤湖也是著名的景区,是中国祈梦文化的发源地,徐霞客将九鲤湖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还是有点来头的。我们住在九龙谷的森林小木屋,舒适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九鲤湖</u></i></p> <p class="ql-block"> 九鲤湖最有特点的就是水,素有“鲤湖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溪流瀑布的水汇聚在九鲤湖,湖水青翠碧绿,周围林木葱郁,山岩嗟峨。若无水景色就大打折扣,因此丰水季节,最好去的前几天再下过雨,那是最好不过的。</p><p class="ql-block"> 九鲤湖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时,安徽庐江有一何姓太守为淮南王刘安部下,何氏的九个儿子因反对其参与淮南王谋反,南逃至此隐居,他们炼丹济世,普度众生,丹成跨鲤升天成仙,九鲤湖因之得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九鲤山水</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九鲤溪瀑</u></i></p> <p class="ql-block"> 2017年2月一个周末,我们驾车去尤溪看梯田。尤溪是三明人口最多的县城,理学大师朱熹的诞生地,“联合梯田”非常壮观,这些梯田都在崇山峻岭中,面积有大有小,连绵成片,都已经数百年耕耘。水田注满水或庄稼秋熟时欣赏最为美妙。当晚我们住在尤溪县城,品尝尤溪美食,还参观了朱子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联合梯田</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朱子文化园</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8年春节期间,一家人到桂峰村和泉州游玩,第一站我们先到三明尤溪的桂峰村。</p><p class="ql-block"> 桂峰村是一个著名的古村落,有700多年的历史,由北宋蔡襄的第七世孙所建,因此村中的蔡氏祠堂非常著名,我们去了才知道现任的北京市长蔡奇就是这里出去的,果然是名门望族出人才。桂峰村因村内有几十座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而闻名,村里溪流穿行,古木古桥打造古韵,村边是福建常见的绿水青山。喜欢古镇古村游的可以来此走走看看,用餐住宿很一般,就是农家民宿农家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春节舞龙</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桂峰民居</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古桥小溪</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明清古建筑群</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后门山大厝</u></i></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到泉州的西沙湾,以前公司开会来过,印象不错所以带家人来。公司出差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开会时我自己从来没兴趣玩,但环境不错的地方我会记住,经常成为家庭以后出游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泉州,别称“鲤城”,不仅在福建,甚至全国全世界都是数得着的历史文化名城,宋元时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世人公认也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目前泉州依然是福建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市。泉州完全可以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济发达来形容。</p><p class="ql-block"> 对我们普通游客而言,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典型代表,保留大量实体和软性的文化元素,在大泉州的下属县镇村,保留了浓厚的民俗气息,和漳州一起基本还能代替台湾的闽南民俗文化,厦门则更多代表近代殖民文化和现代化城市文化。因此来闽南旅游能充分感受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泉州市区建设就比较一般了,马路窄,规划乱。这可能也是整个福建的特点,长期因为海防前线的原因,包括省会福州的硬件建设也不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十年前福建城市真的都可以用破破烂烂来形容。</span>最近十几年才奋起直追,有了明显改观,到处都越来越漂亮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i><u>泉州西沙湾</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西沙湾的海滩不错,海鲜也挺好吃,和过去相比建了好多临海公寓,海边的风景总是不会差的,这里属惠安县,距离崇武古城很近,可以体验著名的惠安女风情。</p> <p class="ql-block"> 惠安女不是少数民族,是大家对泉州惠安一带女子的称呼,因她们有着特别的服饰。花布头巾或斗笠,露脐短紧上衣,宽大黑色长裤是惠安女传统服饰,戏称“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以辛苦勤劳而闻名,海边风沙大,在烈日下劳作这样的服饰应该是最方便合适的,又兼有视觉美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惠安的大岞村停留参观,这里被称为“惠女文化村”,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惠安的民俗风情,村里有民俗展示馆,村史馆,雕塑照片实物都有。村子的自然风光也很棒,三面环海,在海边步行吹吹风拍拍照,现在是冬天,多吹一会儿海风就能体会劳作的辛苦,那可一点也不浪漫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福建人广东人都是历代中原汉族人躲避战乱南下迁徙而来,然后定居形成的族群,这个过程中本地百越时的土著人数少,文明又落后,早已被融合消亡。因而很多古汉族文化遗迹,包括古汉语、古民俗等反而在闽粤地区得以保留,中原地区因北方民族文化交汇,频繁战争和政权更迭反而缺失改变了古汉族的特点。这是研究者的结论,听着有些道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惠安女民俗文化展示</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大岞村海边风景</u></i></p> <p class="ql-block"> 惠安的崇武古城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建于明朝,当年为了抗击倭寇,万里海疆建了60多个卫所城堡,崇武古城是保留最完好的。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在东南沿海巡视后,依岸线曲折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泉州就设了“永宁卫”,下辖五个所,崇武即为五所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崇武古城</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走下来印象深刻的有几处,雄伟的古城墙是最醒目的,海边的礁石海浪气势磅礴,古城有众多的宫庙祠庵,香火依旧旺盛,这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特征,保留强大的生命力。惠安的石雕全国闻名,古城一角有一个石雕文化园,里面各种雕塑齐全,四大名著人物、现代抽象艺术造型、妈祖文化、十二生肖等等等等。我们逛累了还在绳网吊床上睡了一觉。东海和南海的气象分界线就在崇武,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崇武以南海面风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古城撷影</u></i></p> <p class="ql-block"> 结束惠安之行,我们驾车经过泉州湾大桥去往石狮。大桥横跨海湾,连接惠安与石狮,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 石狮是个小城,县级市,给人的印象就是富裕,泉州的晋江石狮都以发达的民营乡镇企业全国闻名,服装鞋帽的著名品牌众多,多次赢得央视广告的标王。我们来的时候是春节,石狮市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人,大概都回老家过年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泉州湾大桥</u></i></p> <p class="ql-block"> 永宁卫,前文提到的沿海修建的防御卫所,崇武古城的上级。中国历史上有三大卫城,天津卫、威海卫和永宁卫。</p><p class="ql-block"> 永宁卫下辖五所三司,统辖兵马二十万,古称“鳌城”,名符其实的军事重镇。现在看到的城墙是新建的,古卫城里破败不堪,但古迹很多,对照百度发现都是宝贝,保留大量庙宇祠堂,还有很多古厝,不少是近代海外游子回乡建的洋楼,中西合璧元素众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永宁卫</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卫城古街</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古宅古建</u></i></p> <p class="ql-block"> 此次春节行的终点是泉州的蟳埔村,距离泉州市区十几公里的海边渔村,这是泉州湾里的内海,风浪没有那么大。来这里看看的原因也是因为特色,福建海边的三大渔女是“湄洲女”、“惠安女”与“蟳埔女”,都以吃苦耐劳著称,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践者。</p><p class="ql-block"> 蟳埔村两大特色,一个是女人头上戴花,另一个是蚵壳房。</p><p class="ql-block"> 女人头上戴花据说是宋代传下来的,这个可以理解,水浒里就有“一枝花蔡庆”,说明北宋以此为美,男人也戴花,另传说是泉州当时作为世界大港时阿拉伯人后裔留下的,这就无从查考了。只是有一点,蟳埔村为杂姓,姓氏多达二十多个,这在闽南宗族势力强大的民间还真不多,肯定早年属于各族的混居地。现在我们在当地看到的头上戴花女子多是老年人,很普遍,年轻人不多。蟳埔女的着装不露脐,特点是头花、围巾、短袖、不戴腰饰、黑色大筒裤。</p><p class="ql-block"> 蚵壳房就是海蛎壳盖的房子,房子外墙看着层层叠叠的蚝壳,很有特色。这只是因为早年为了节约盖房材料,因地制宜用海边取之不尽的蚝壳混合海泥修建房屋,现在早已经不这样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蟳埔村</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蚵壳房</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头戴簪花</u></i></p> <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底,春天的一个周末我们到宁德柘荣去欣赏鸳鸯草场。福建多山地,林木茂密,很少这样成片的草场,光长草不长树,因此很有特色。鸳鸯草场据说有上万亩,那是相当壮观了。可惜我们去早了,草还没长高。只能当做周末爬爬山,吃吃柘荣菜了,风景也还可以,草场就在脑海里补一补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柘荣县城</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鸳鸯草场</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旦,我们到漳泉迎接新的一年。泉州申请世遗成功再次让人关注到这座历史古城,漳州的田螺坑和云水谣也是一直想去看看的。</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首先来到安海住一晚,这是泉州晋江下属的一个镇,位列全国千强镇第23,福建第一。我们来这么牛的镇,目的是品尝著名的安海“土笋冻”,参观“安平桥”。</p><p class="ql-block"> 安平桥又称“五里桥”,横跨安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内海海湾,建成于宋朝,距今将近千年,由花岗石砌成,是中世纪世界上最长的石墩石梁桥。桥中间亭柱上的楹联甚是有名,“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气魄非凡。</p><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年元旦,我们行走桥上,多么希望生活如安平桥一般“平平安安”。中午我们品尝了姜母鸭,八宝饭,然后驱车去田螺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下无桥长此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姜母鸭</u></i></p> <p class="ql-block"> 行车途中经过一个土楼造型的大门,提示进入南靖土楼景区了。</p><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是客家人的一种建筑形式,有圆楼、方楼,以圆楼为主。土楼规模庞大,通常建三层以上,有几十至百多个房间,住一个家族几百人。早年传说卫星照片发现福建深山像是发射井的设施让土楼声名鹊起,当然那很可能是一种宣传手段。2008年列入世界遗产后,土楼越来越成为旅游热点,这么有历史,这么奇特的民间建筑有机会还是一定要看看的。有些参观过的人说太没意思了,大可不必受这样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福建一共保留有大几千座土楼,申遗成功的是“六群四楼”共46座。六群分为三处,一是永定的初溪、洪坑、高北三个群;二是南靖的田螺坑、河坑两个群;三是华安的大地土楼群,另有单独的四座楼。我们这次要参观的是田螺坑群和云水谣景区里单独的两座楼。</p><p class="ql-block"> 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都力推本地土楼群,专业解读也五花八门。对我们这样普通游客而言,其实大同小异,我觉得看几座就可以了。很早之前我看过两次永定土楼了,印象深刻。耕读文化和家族聚居是土楼最大人文特点,防御盗匪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则是最突出的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们主要就是来看发射井一样的田螺坑,又叫“四菜一汤”,实在太形象了。另外还有因电影而闻名的“云水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南靖土楼景区</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靖土楼景区分为田螺坑和云水谣,要买两次票,俗称山上山下,我们先到山上看田螺坑。田螺坑有三个点,一是最有名的四菜一汤,二是“东歪西斜”裕昌楼,三是塔下村。</p><p class="ql-block"> 我们傍晚到达田螺坑“壹号民宿”,就为了欣赏夜景,高处和低处设了两个观景台,高处俯视四菜一汤,低处仰望布达拉宫,灯光亮起来非常漂亮,关键是这种景观别处绝无雷同,因此值得一看。晚餐的农家菜太美味了,小母鸡炖汤,鲜笋和蔬菜,比大酒店的菜还可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四菜一汤</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布达拉宫</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方楼圆楼</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农家美味</u></i></p> <p class="ql-block"> 白天欣赏就更加清晰,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瑞云楼”及“振昌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组成,四圆环绕一方,犹如一朵盛开的梅花。周围山峦起伏,林木葱郁,山坡上层层梯田展开,像个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田螺坑</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后开车一会儿就到第二个景点“裕昌楼”。这是个独立的圆楼,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圆楼,建于元末明初。裕昌楼有五层,二百多个房间,三四层的廊柱歪向一侧,五楼廊柱歪向另一侧,看似惊险,却历经地震,风雨等各种自然灾害,“东歪西斜”七百年屹立不倒,实为奇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东歪西斜裕昌楼</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点是宁静的“塔下村”,村子围绕一条S形的溪流建起各式的土楼,沿河又有许多吊脚楼,有太极八卦的意境,高空看比较形象。这是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小村,只是目前暂不宁静,正在大兴土木,扩大旅游接待能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塔下村</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览过田螺坑,我们驱车一会儿就到了云水谣景区,听名字就是个浪漫的地方。云水谣是南靖一个古村,原名长教村,因为电影《云水谣》在此取景,后土楼申遗成功,为了打开知名度,干脆将村子改名“云水谣”古镇,感觉还是很成功的操作。</p><p class="ql-block"> 古村溪流,古榕土楼是云水谣的特点,尽管在福建这样的小村比比皆是,但并不是都有机会走入世人的眼中。</p><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景区也有三个景点,云水谣古镇、“怀远楼”和“和贵楼”。古村里走走看看,溪流边和古榕水车合影,偷得半日闲,是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云水谣古镇</u></i></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和贵楼是申请世遗成功的四座单体土楼中的两座,当然有独特之处。怀远楼由简氏家族建于1909年,距今一百多年,最大的特点是双环圆楼,外面大环和一般土楼一样用于居住,里面还有一环是学堂。怀远楼是《大鱼海棠》电影中的原型之一。从唯一的大门进入可见楼内保留多处楹联。怀远楼的“怀”大致有三种含义,怀念远方亲人;简氏故地为河南“怀”地;训导简氏子弟胸怀大志。怀远楼参观后确实感受到浓浓的耕读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怀远楼</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和贵楼是一座方楼,楼外面还有一层气派的外墙大门,是目前福建所有土楼中最高的,共五层达21.5米。也是由简氏家族建于1732年,花费一万五千两白银。和贵楼最大的特点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建造时并不知道,建完一层后慢慢陷入烂地。伟大的智慧、创意和胆识这时候充分体现。在投入几千根松木作为地基后,大楼继续建起并完好留存至今,犹如沼泽地上漂浮的巨型航母,不惧地震。如果在一楼用力蹦跳,地面鹅卵石可见涟漪微震。楼内有两口井,距离十几米,一清一浊,是因为井壁的材料不同,渗透性不一样,沼泽的污水滤到井内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土楼就是有这样那样的特点绝活吸引着大家去探奇。两天时间游览了云水谣和田螺坑,好看好吃,田螺坑独具特色,云水谣则平平无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和贵楼</u></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南靖,我们赶到泉州住宿,这次住在庄园式的泉州迎宾馆,离闹市区远一些,但环境优美,房间宽敞。美餐一顿,泡个澡轻松休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泉州迎宾馆</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美味土笋冻</u></i></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5日下午,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历经20年终于申遗成功,共列入22个遗产点。</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我在工作期间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但还真没好好看过,脑海里只有拥挤繁华的街道和著名的老君岩。这次和家人一起围绕西街转一天,主要体会泉州多元的宗教信仰。因为曾经是世界第一大港,泉州就像唐朝的长安一样迎接世界各地的商贾。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宗教信仰,都纳入泉州宽大的胸怀中,这背后是大泉州富足的经济和满满的文化自信在支撑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东西塔</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西街开元寺东西塔</u></i></p> <p class="ql-block"> 多种宗教信仰主要包括本土的道教,如妈祖关帝等等,这里有个关岳庙,同时供奉关公和岳飞,全国独一;佛教,著名的开元寺为代表;天主教基督教;传统儒家泉州府文庙;还有全国最古老的伊斯兰清真寺“清净寺”,比新疆的清真寺历史更久远,因为当时大量阿拉伯人从海上来到泉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多元信仰文化</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净寺,初名圣友寺,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年为回历400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过新疆的清真寺,两者有明显的区别,是迥然不同的异族风情,应该分属穆斯林不同的分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清净寺</u></i></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西街逛荡了许久,品尝美味的炸粿、拳头母还有醋肉几种小吃后,圆满完成元旦之行,期待2022顺顺利利。</p> <p class="ql-block"> 2022年一月底,到永安住了一晚,中间在沙县文化小吃城停留了一会儿。留下记录是因为沙县因小吃大火,不是一般的火,沙县小吃已经成为一个招牌,类似麦当劳、肯德基。早已铺开到全国,现在更是进军世界,日本,美国,东南亚都有了。</p><p class="ql-block"> 沙县为闽中古城,有1600年历史,美称金沙县,闽中明珠。2021年撤县,改为三明市沙县区,要问当地人他们的小吃,可以说出几十种。现在走遍天下的实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对福州人来说印象深刻的就是起初的“一元进店”,“拌面扁肉”。大概从九十年代末出现在大街小巷,走低端市场,夫妻档路边小店路线,好吃方便又便宜。后来在行业协会推广下做大了,据说现在从业的有三十几万人,不简单。</p><p class="ql-block"> 这个福银高速沙县出口处的小吃城是4A景区,有些规模,但因疫情没什么人,店也没开几家,最显眼的就是挂着风干的板鸭。我们逛了逛,还是停留吃了些小菜意思意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沙县小吃城</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8px;"><u>沙县小吃</u></i></p> <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在永安,是三明地区的大县,称为“中国金线莲之乡”。最早在西安杨森时每个月要出差到三明一次,基本是三明一晚,永安一晚,可见经济发达,市场活跃。我的印象里市容街面确实三明更安静四平八稳,永安则熙熙攘攘更有活力感。快二十年没来了,勾起些许回忆,吃一顿熟悉的饭菜,水煮鸭胗,永安活肉(猪腮帮子肉),相当美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永安 </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永安美食</u></i></p> <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五一,出行比前两年更为紧张。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是主要原因,上海神奇的抗疫措施推波助澜,让武汉以后中国陷入最为狼狈的处境。我们也就只能在福州辖区内走走,散散心,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出门必备。</p><p class="ql-block"> 连江周末有空时经常去,看看海边的风光,过往都是当天回家,这次我们住一晚,疫情期间当做酒店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连江海边</u></i></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两个定海,舟山的定海名气大,众所周知。连江的定海是个小渔村,知道的人很少,历史上也是海防重镇,扼闽江口北岸,称“闽江北喉”。古城墙诉说着历史,我们在村里的甘棠观景台欣赏渔村全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连江定海古城</u></i></p> <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在连江县城,现在也建设得不错。大街比较繁华,小街巷依然保留不少民房,虽有些杂乱破旧,但生活气息浓厚。“魁龙坊”是县城最有名的古迹了吧,类似福州的三坊七巷,已经修葺一新。魁龙坊走出300多位进士,对一个小县城而言相当可观。入口的雕塑是明代八闽贤士游琏,在山东,江西和海南为官,多有功绩,以重修蓬莱阁,平黎剿匪和举荐戚继光最为有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魁龙坊</u></i></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到晓澳的百胜村牛头山观景。这里是一个休闲渔业基地,修建了两公里的海边栈道,沿着栈道观赏海景,高处建有观景台,视野开阔。近处是一大片滩涂,退潮时孩子们拿着小桶,铲子赶海,捡拾的海货不多,乐在过程。小山上遗留有一个防空洞,还挺深的,步行可进入山腹几十米,另有几个出口,洞口还摆着仿制的高射机枪。牛头山就是个农家乐、渔家乐或叫海边农庄,夏日周末来吹海风烧烤挺合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牛头山渔业休闲基地</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观景台</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防空洞</u></i></p> <p class="ql-block"> 离开牛头山,我们向南经福州绕城高速到福清龙田镇住一晚。福清经济发达,龙田镇有个东壁岛,可以远眺平潭,经海上围垦可以直接开车上岛。岛上的九使山以巨石闻名。九使山奇岩怪石成群,摩崖石刻众多,临海观石,风景虽不算独特,也还值得看看,北边的平潭跨海大桥和海上风车阵颇有气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福清龙田</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东壁岛九使山</u></i></p> <p class="ql-block"> 2022年七月,闲来无事,到闽清住了一夜。我们去过闽清的宏琳厝、梅雄村和黄楮林温泉,闽清城关始终没有去过,这次就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闽清称“梅”,因梅溪绕城这一段遍植梅树而得名。闽清离福州很近,历史文化语言都一样。茶口粉干,闽清糟菜,橄榄都是最有名的,瓷文化历史悠久,素有“瓷都”之名。水口电站是华东最大的水电站。</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尝尝著名的糟菜粉干,然后沿梅溪闲逛,到“梅城印记”复古街区拍几张照,天太热了。梅溪的水很少,宽大的河床只有中间一溜有水,可能和电站水库蓄水有关。“梅城印记”是近年打造的老街区,和福州“三坊七巷”相似,位于浮桥头街。依据县志中“五街九巷,一市四铺”来做对照设计,浮桥头街即五街之一,是清代就有的一条老街,因当时街北连着梅溪上的一座浮桥而得名。一路走下来看到不少古迹,县署旧址,毓麟宫,老祠堂,虽不甚了解,但能感受“一条古街巷,半部梅城史”之说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闽清梅溪</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浮桥头街</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梅城印记</u></i></p> <p class="ql-block"> 去过闽清,我们去平潭岛转转。平潭又称海坛,岚岛。福建第一,中国第五大岛。平潭属福州八县之一,现在是省属“平潭综合实验区”。因对台特殊地理位置,近十几年一直在建设,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已经建成,将来会继续延伸至海峡对岸,期待我们有生之年能自驾去台湾。</p><p class="ql-block"> 平潭的自然风光感觉没有什么很特殊很惊艳,典型的海岛海蚀地貌,沿海常见,不算特别,适合福建本地人周末来休闲。我们这么多年来有空就去去,也游玩了很多次,这次去住三天,不用赶回福州,多体验体验。</p><p class="ql-block"> 海坛古城是人工复建的古城,在坛南湾,看蓝眼泪的好地方,疫情影响,整个古城就没几个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海坛古城</u></i></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居然在平潭岛上,叫“三十六脚湖”,人迹罕至,没有污染,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 驾车在岛上自由行驶,体验风土人情,海边防风的石厝群,老牛拉车,村里的教堂,海上风车,海湾,滩涂,海滨浴场。细细品味,整体构成一副恬静,温情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三十六脚湖</u></i></p> <p class="ql-block"> 平潭岛的标志景观是“半洋石帆”,就是石牌洋。两块巨石矗立在离岸不远的海边,一高一低像船帆一般,很是醒目。全世界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有兴趣可以乘船去,我曾经上去过。上去太近了只能看大石头,其实远观更漂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u>半洋石帆</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平潭的海上风车全国闻名,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口,怪不得我们去新疆看风车不觉得特别,原来已经习惯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u>长江澳</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旅游业发展,到处冒出网红景点,平潭也一样。北港村就是典型代表,这个千把人的村子,依君山,面大海,以高低错落的石头厝走进游人视野。有点文艺范,文创小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u>北港村</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平潭有不少沙滩,海湾,也叫澳,比如龙王头沙滩,坛南湾,月海湾,长江澳,象鼻湾等等。超级美丽的没有,但未完全开发的,人少的,选好角度拍照还是清新脱俗,绝对文艺。象鼻澳就正在兴建,涨潮后沙滩像一条象鼻伸进大海,不过需要航拍。我们远远看也是挺美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象鼻澳</u></i></p> <p class="ql-block"> 龙王头(又叫龙凤头)海滨浴场就在平潭县城旁边,民间传说龙哥和凤妹(龙公子和凤仙子)的爱情故事而得名。沙滩细腻,人流如织。好在海滩够大够长,也不收费。除了游客,本地人拖家带口都来玩海,县城里的人真幸福。夏天平潭白天同样酷热,晚上海风吹着凉快许多,在海滩上玩水游泳相当过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龙王头海滨浴场</u></i></p> <p class="ql-block"> 从平潭回福州第二天就出现了疫情,晚一天就出不来了,疫情实在烦人。我们在闽侯闽越水镇住了一晚,工作人员的电话就轮番打过来,防疫工作做得不错,核酸三天两检保平安。</p><p class="ql-block"> 闽越水镇在闽侯竹岐,据说投资百亿,打造百年福州水乡风貌。怎么说呢,对我们本地人可能吸引力不大,从小我们感受的地方文化,会更直接更柔和种在我们心中。看到这样的景点,难免对比,诸如太假,不地道等等评价。但是对外地人而言,有这样一个平台,比较全面感受福州的建筑,历史文化,商会,饮食,民间工艺,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只是目前福州知名度不够高,全国游客太少,要做大做好不容易。我们转了一圈,闽王宫殿,古建筑,亭台楼阁都是崭新的,《笑傲江湖》第一回发生在福州的“福威镖局”招牌醒目。</p><p class="ql-block">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福船”,有个巨大的实体模型,可以上船参观,基本还原了这个很长时间里全世界最先进的远洋大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闽越水镇</u></i></p> <p class="ql-block"> 福州从三国东吴时就是海船制造基地,更是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福船又称福建船,白艚,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船之一,分别有福船、广船,鸟船,沙船。</p><p class="ql-block"> 宋代记载“上平如衡,下侧如刀,贵其可以破浪而行。”这种船型多为福船。明代著的《筹海图编》,对福船的描述有“高大如楼,其底尖, 其上阔,其首昂而口”、“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敌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敌又难于仰攻”、“诚海战之利器也”、“能行于顺风顺潮回翔”、“不便亦不能逼岸而泊,须假哨船接渡而后可。”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描述福船“高大如城,吃水一丈一二尺”、“福船城风下压,如车辗螳螂,斗船力而不斗人力,是以每每取胜”、“惟利大洋,不然多胶于浅”、“非人力可驱, 全仗风势”和“无风不可使”等优缺点。</p><p class="ql-block"> 总结就是适合远海作战,郑和七下西洋的主力战舰就是“福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威风凛凛的福船</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水镇夜景</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