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3日濮阳县一中九名教师在家庭教育项目组李会平老师的带领下赶赴北京,参加北京开放大学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师培训。</p><p class="ql-block"> 一同前来的还有张志彪会长、南乐教师、濮阳其他学校教师。坐汽车、乘高铁、转地铁,经历各种奔波之后,终于在夜里12点入住了北京,开启了为期四天的求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上午开班仪式</p><p class="ql-block"> 田贵金主任主持,王光宏院长讲话,家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彪代表发言,“小书香”阅读创始人许诺代表发言</p><p class="ql-block"> 王光宏简介:常务副院长,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组副组长,知名家庭教育专家</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将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它实现了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这部新法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p><p class="ql-block"> 王院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背景讲了贯彻落实双减的文件精神,强调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成长。他提醒家长不要过分焦虑,要适应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同时,他指出教育的层次分为四种:言教(道理)—身教(行为)—志教(梦想)—心教(信仰)。不同的家长认知水平决定了所处的家庭教育层次不同,因此,家庭教育的普及和学习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 中国社科教育培训中心家庭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李世杰给我们带来的讲座《三个当好,幸福三代》,中国好父母工程的初心和使命,是让天下没有不幸福的家庭,让天下没有不优秀的孩子他指出,家庭教育的知识不等于家庭教育的能力,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的自我教育。李院长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家庭教育的三个层次:如何当好好儿子好女儿,好丈夫好妻子,好爸爸好妈妈。讲座中李院长幽默风趣,金句频出。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道理。</p><p class="ql-block">李世杰金句:</p><p class="ql-block"> 1.普通的人能把天使变成魔鬼,杰出的人能把魔鬼变成天使。</p><p class="ql-block">2.不怕孩子有满天星的缺点和不足,就怕孩子没有太阳大的优点和长处。</p><p class="ql-block">3.同一片蓝天下,到处是鲜花,到处是垃圾,蜜蜂看到的都是鲜花,苍蝇看到的都是垃圾。</p> <p class="ql-block"> 安然简介: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研究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特邀心理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团中央中华少年说特邀心理专家</p><p class="ql-block"> 安然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洞见:中国式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 在男尊女卑,长尊有序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语言多是指责、批判和说教,否定、攻击,打着爱的名义出口伤人。她带给我们新的视角,那就是我们一定要能够读懂自己。她认为所有的伤痛都源于自己内心的映射。世上本无病,病是化了妆的情绪,这种情绪是曾经伤痛不被满足的。因此,一个和谐的家庭,一定要赋予爱的动力。赋予孩子安全感、归属感、秩序感、被爱的能力和情感回应,让孩子能够自由的进行情绪表达。</p> <p class="ql-block">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常务理事,社区教育大课堂项目部主任周延军站在科研课题研究与申报的角度,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了课题级别的分类以及课题研究的方法路径。最后他建议大家一、要认真学习文件,政策、报告和案例。二、要注重积累。把点滴的体会思考随时记录下来。三、一定要常写常练。四、注重发展人脉(专家指导杨、团队协作,报纸期刊网网络媒体等)。五、要有问题导向进行实证研究,六、边研究边产出边实践边完善。</p> <p class="ql-block"> 李焕云院长提醒我们家庭教育讲座选题一定要慎重,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不能够人云亦云,家庭指导要在一定的条件情境下展开,要考虑到听众的年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她提出家庭教育讲师要有以下三个素质:</p><p class="ql-block">第一,拥有正确的三观是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二,要加强政治学习</p><p class="ql-block">第三,用辩论思维理解和看待问题</p> <p class="ql-block"> 特聘讲师乔寅丹优质课展示《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孩子从“我不行”变成“我能行”》她认为,孩子获得自信的路径是,多做—多做到—多做到而得到肯定。要达到这一点家长需要:一、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二、设立合理的目标。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的经验则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三、表扬特质而不只是表扬行为。通过孩子的某种行为表扬他的某个特质。</p> <p class="ql-block"> 特聘讲师颜彬优质课展示《从孩子的偏差行为看见孩子的内在需要》,孩子的偏差行为其实是内在需求的一种呈现,父母不同的应对类型应对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李老师利用个人内在冰山图告诉我们,孩子偏差行为背后的四大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好奇孩子的内在发生是解密孩子偏差行为的一把金钥匙。</p> <p class="ql-block">学员评价课堂</p> <p class="ql-block"> 整个研修活动以两场沙龙活动结束,在沙龙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讨论自己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面对孩子制造的麻烦应该运用怎样的智慧应对并及时进行教育。</p><p class="ql-block"> 两场沙龙活动,形式迥异却异曲同工,展示了大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大家四天来的提升和收获。</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行走在北京的街道上,大家依然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起做好自己,让自己精神富足,知识富足,爱心富足,做一个向上向善乐观进取的人。只有自己充盈了,才能自然而然滋养身边的人。</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起要稳定情绪,好奇孩子行为背后的话语,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密孩子的内心诉求,用温和而坚定的爱给他安全感,归属感,秩序感。</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起学习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理论知识,用专业的策略指导孩子、学生、家长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一次遇见都能绽放爱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