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扇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从拱宸桥下来,漫步在老街上,忽见“中国扇博物馆”,正是心中想去之处,赶紧扫码进馆。</p> <p class="ql-block">  中国扇博物馆,展示古典优雅的扇文化及精湛制扇工艺。</p> <p class="ql-block">  中国扇的起源与历史</p><p class="ql-block"> 扇是夏日纳凉消暑的用具,形制主要包括屏扇与折扇两类。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夏代之前,或虞舜时期。早期流行的长柄扇主要是贵族出行的用具,自持的短柄扇才具有今日扇子的含义。秦汉以降,团扇出现,成为扇的基本样式。北宋折扇从日本传入,因其开合自如,在明代出现广泛的制造和使用,成为与团扇平分秋色的扇型。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扇子除了引风纳凉外,还与社会政治、民俗风习、艺术创作,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成为承载人们观念和情感的载体,并由此发展出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扇文化。制扇工匠们精益的技艺与巧妙的设计,加上文人艺术家的绘画题词,使小小扇面融万千气象于咫尺之间,韵味绵长,格调高雅,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一颗耀眼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中国扇文化</p><p class="ql-block"> 从中国的古代文献看,扇的问世首先是出于社会政治的需要,这就注定了扇承载社会职责的使命。在很长的时期,扇是宫廷礼仪的组成部分。同时,它还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成为法术用器。扇的类型与使用方法因职业与身份的不同而各异,使扇成为反映人们社会地位的身份象征。在中国,扇因与古代女性的亲密关系而受到艺术家的格外关注。</p> <p class="ql-block">  宋代的制扇业,尤其是南宋的制扇业,都城临安(杭州)是最集中和最著名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长达二里地的扇街。及至明清,四川和江南,无疑是扇业最发达的地区,著名的金陵扇和姑苏扇名扬全国,杭州的折扇技艺与生产规模,可谓首屈一指。</p><p class="ql-block"> 开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平整、糊扇面</p> <p class="ql-block">  画扇面</p> <p class="ql-block">  中国扇艺是民间艺人与文人艺术家相结合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扇艺形制与扇面样式从单一到多变、扇子工艺从简约实用到精雕细琢雅玩观赏,是民间工艺与诗、书、画、雕刻等艺术相融相促的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