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爸爸一直拿着手机,看得入迷。旁边独自玩耍的孩子,似乎跟他毫无关系。孩子仰起脖子,努力看向爸爸的手机。他多想能代替手机,让爸爸看到的是自己啊!可是爸爸,依然故我,丝毫未觉。渐渐地,孩子把目光移到我们身上。</p><p class="ql-block"> 周边没几个人,偶尔有夜行健身的,匆匆走过。我们正在跳弦子,优美的旋律着实令人着迷,不大的广场上也只有我们在移动,不厌其烦地听着美妙的藏族音乐,舞了一曲又一曲。也难怪孩子会注意到。但他看了一会儿,似乎并不感兴趣,便无聊地低下头,看着自己轮番抬起又放下的腿……</p><p class="ql-block">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特别想冲到那个爸爸跟前,告诉他——陪孩子玩!“秋,你看!”秋是我的朋友。 她转过脸去,看向我的目光所指。“真不知道这个爸爸是干什么的,手机比孩子还重要吗?我想过去找他!”秋被我认真的样子逗笑了: “你找得过来吗?这样的爸爸到处都是,太多了,而且何止爸爸呀!”</p><p class="ql-block"> 的确,何止爸爸,妈妈也是如此!周末我们出去吃饭,遇到一对母女在另一桌吃饭,妈妈全程在看手机,几乎没和女儿有任何交流。小小的宝贝,安静地吃着自己的饭,吃完了看向妈妈。妈妈一只手拿着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饭,另一只手擎着手机,大拇指不断地往下划动着。女孩见妈妈并没有与自己交流的意思,便东张西望起来,无所事事的眼神里,充满了无人交流的落寞。</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只不过更多的是走在路上匆匆一瞥,还没造成这么深刻的感触罢了。但这种不良现象真应该叫停,毕竟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p><p class="ql-block"> 初二的孩子本该是天真浪漫的年龄。可走近他们才发现事实远非如此!有的会忽然大哭大叫,说爸爸妈妈又开始冷战了,她憋得慌;有的逃学逃家,声称爸爸太专制,她受不了;有的一考试就请假,说这样就免于一切责难了……五花八门,这是怎么了?</p><p class="ql-block"> 听了卢勤老师一次报告,她说,上海曾经在孩子中做了一次调查——“有话跟谁说”。90%的孩子写的是跟电脑说,有的说写在一张纸上,写在日记本上,没有一个孩子说要跟父母说的。这难道不是我们做父母的悲哀吗?我们有多少人认真关注过孩子——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有什么烦恼?我们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也难怪,在联合国支持儿童的一次调查中,每个人从十个问题中选三项本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国家参加的2000万少年儿童选的第一条就是——倾听儿童的心声!所以我们的孩子不是没有声音,是没有人倾听孩子的声音。可是太多父母不但对此没有意识,而且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开始着急,反过来埋怨孩子不跟他们交流,这能怪孩子们吗?我们大人有扪心自问过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孩子有求知欲,有表达欲,有分享欲,有伤心有恐惧……他们不是宠物,不是玩偶,不是你让他们吃好穿好睡好就可以了。他们是人,一个个小小的人儿,有自己的思想,有作为人的独立意识。你得尊重他们,陪伴他们,倾听他们,跟他们共情,他们才愿意在你面前倾其所有。也切不可把孩子当成你情绪的垃圾桶,管得多了,就会把孩子的思想行为上了一道枷锁,就等于设限了孩子的想象边际和发展空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最亲的人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但对孩子要善于倾听,父母之间也需要倾听。认真的倾听,能让对方乐于表达,关系自然和谐美好,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安全感。切勿忘记——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智慧的父母会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孩子弹琴的声音,孩子朗诵的声音,孩子快乐的声音……当你们听完并且告诉他们——这声音帮你驱散了一天疲劳的时候,他们能不爱弹琴吗?他们能不爱朗诵吗?能不爱与你分享吗?他们还会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吗?你们还会有那么多的焦虑吗?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所以只要陪着孩子,就请把手机放下吧,你一心一意的陪伴,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你不自豪吗?</span></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教育一旦过期,孩子就会成为你的终生遗憾。你能接受得了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要说孩子如何迷恋手机,不要说你如何苦恼不堪,不要说你如何为孩子将来着想……什么都不必说,请你问下自己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土壤;为人父母,你会倾听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