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蓓蕾初绽放 <h3> <b>沃 土 形 成</b></h3> 京剧因在北京形成而取名“京剧”,迄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在北京崛起后,又逐渐流传到全国,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2004年,我国南方以南的城市——深圳.宝安引入了京剧,从此后,在宝安大地上,“京剧进校园”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一群拓荒牛倾心的开垦荒地,热心耕耘这片土地,用爱心浇灌幼苗,渐渐地,宝安的京剧土壤逐渐肥沃起来,“政府重视、学校引导、专家教学、教师协助、家长支持”五个环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宝安京剧娃”走入人们的视野,在不同的平台摘金夺银,十多年来,“宝安戏曲娃”揽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和平杯”、“国戏杯”等国家级比赛金奖总数高达200多项,为全国高等戏曲专业院校培养并输送了70多名优秀专业人才,成为宝安教育卓越的品牌,闪亮的名片。 郑亿林同学就是一名从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走入上海戏曲学院附中的戏曲娃。 <b>启 蒙 伊 始</b> 弘雅小学作为广东省、深圳市的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在学校“各弘其雅,启蒙生长”的办学理念下,艺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闪亮名片。小亿林在小学刚入学时,就被学校京剧社团的老师相中。她长相甜美可爱,性格乖巧,身体动作协调,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刚开始学习京剧的时候,因为找不到花旦的“假声”位置,迟迟不敢张嘴,看到同期入京剧社团的同学纷纷找到了假声位置,只能在内心暗暗着急。老师说:不要着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能成为国粹,学起来肯定有难度,不会一下子就入门的。小亿林静下心来学习,随着时光流逝,不仅找到了假声位置,声音还越来越清亮了。<br> <b>兴 趣 激 发 </b> 随着戏曲学习的不断深入,小亿林慢慢对京剧产生了兴趣。2015年,学校推出一部原创戏剧《梦梨园》,剧中有一个花旦的角色,小亿林很喜欢,于是她跟三位同伴竞选角色,通过说台词、唱腔和动作表演的全面比拼,最后胜出,小亿林很珍惜这个机会,排练很辛苦,但是她总是面带笑容,眼睛里闪着光。 经过近一年的打磨,戏剧《梦梨园》走出深圳,在广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赛场上取得佳绩,小亿林的表演得到很大的提升,她自信的表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b> 追 求 梦 想</b> 京剧舞台增强了小亿林学戏的信心,她对戏曲追求的脚步不曾停歇,她想以戏曲作为自己以后的奋斗目标。2017年,她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非常顺利的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学校。像溪水汇入大海,像鸟儿飞入长空,她开始了正规的学戏生涯。戏曲表演讲究“四功五法”,在练习“唱念做打”的时候,要求“手眼身法步”同步进行。她根据自身特点,专攻花旦,日复一日的练习,她的学习很辛苦,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也越发优秀,成为班级学戏的佼佼者,期间,她代表学校出访澳门,表演的花旦戏《卖水》获得小白玉兰奖。 郑亿林赴澳门表演《游园惊梦》剧照 郑亿林和徐文朝 表演 京剧《花田错》剧照<br> 郑亿林和张希尧 表演《花田错》剧照 京剧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旦:演绎的是京剧舞台上女性形象。根据年龄、气质又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花衫等。<div> 花旦:中国戏曲旦行当中的一支,扮演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腰肢、脚下灵活为首要,唱功为辅,舞则必备。亿林在上戏附中就专攻花旦。</div> <b> 薪 火 相 传</b> 小亿林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后,每到假期就会回到母校,认真的做小老师,教师妹们学习旦角的戏曲基本动作,一招一式,严肃认真,有模有样。 <b>化 茧 成 碟</b> 一条幼虫,有了美味的食物,雨水,空气和阳光,要经历几次痛苦的蜕皮,作茧自缚,破茧而出,羽化成蝶,最后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的小戏曲娃经历了反复训练,重重打磨,变得越来越好。京剧娃是我们教育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她凝聚了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专家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学生个人的辛苦努力,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校的敖之园、杨浩、郑亿林同学都考入戏曲专业院校,以戏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艺术赋能”,让那些看不见的影响力沉淀于孩子阳光、自信、勇敢、健康的特质之中,伴随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