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军旅人生路

妞妞

文:妞妞图:妞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蓦然回首军旅十年的岁月,在军旅漫漫的人生路中,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蜕变、成长、沉淀,我经历了每一个过程,感慨万千! 我最美好的青春,是在军营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走过来的,接受了考验和磨砺,付出了辛酸的泪水,我的血脉早已溶入到军营里了,军营锻炼了我,灵魂在军营里洗涤!在军营里成长,变得成熟坚强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怀念那段日子,怀念穿军装的样子,梦里出现最多的是军营紧张枯燥的生活,熟悉的军号声,熟悉的一二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军装给了我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身上肩负着崇高的使命感,为我曾经是军人而骄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9年12月,我应征入伍到西藏。在那个年代能当上女兵,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啊。那个时期,我们这些在读的初中学生正处于所谓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运动,我的好多同学都去云南支边了。我是沾了父辈的光,正好赶上内部招兵,实现了我从小就有的当兵愿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兵入伍,一般都得经过3个月的新兵连训练才发帽徽领章,可我们这批女兵在报到的当天就发军装、帽微、领章。我急忙穿上佩戴了帽徽领章军装跑到玻璃窗前照了照,看到自己身穿军装的形象,一下子觉得好像突然长大了似的,穿军装的样子多好看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马上到照像馆拍了一张照片,一脸的纯真和稚气 ,还有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自己不再是学生了,是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这批兵是要到西藏去的。那时的我对西藏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玛朗玛;不知道西藏山多,被称之为山的海洋;也不知道西藏的风俗人情、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只听说是旅行家们心目中向往的神秘之地和梦寐以求的探险乐园,只看到西藏的天空格外蓝,朵朵白云之下的景色格外艳丽,不知西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每立方米空气氧气含量比平原地区少三分之一左右;不知道西藏军区坚守着数千公里长的边境线,也不知道自己当兵的日喀则地区有17万多平方公里,其边境线就有1700多公里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军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更不清楚部队吃的是粉丝炒干菜,都是抽干了水份的青菜、莲花白、胡萝卜、都得用水浸泡一夜后才能放锅里炒。就这些一长块用浅黄色纸包装的干菜,被连里的老兵叫,“老梭标”。战士们住的四合院是西藏农牧民空闲的民房,还有不少连队住的是藏民主人家喂养牛羊的上下楼,早操跑步是老百姓的土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一句话,到西藏去当兵,有我太多的不知道。走进了雪域高原,才会发现绝美风景背后竟是一连串的艰难严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兵连三百多女兵在簇桥报到后,转入彭山基地训练了三个月。这天新兵连安排给每个人照一张像,还发了皮大衣,因为后天就要出发从川藏线去拉萨。那时已经是冬天了,出发那天我们坐在解放牌大卡车上,背靠背,面对面的坐在自己的背包上,卡车虽然有蓬布,但四处通风,越往西藏走越冷,一路上都是雪景,像雕刻过的冰柱,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雪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到兵站都要下来活动四肢,由于高原地区缺氧和寒冷所致,我们的脸被风沙吹得又红又黑,脸上开始掉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藏的一路上,不断往沿线军分区和部队分派人员,最后到了拉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剩下的女兵,由军区总医院,山南和日喀则军分区及野战部队把人员分派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被分到陆军驻日喀则7938部队,后改编为56023部队即53师。我们十几个女兵,继续坐着解放牌大卡车,来到日喀则53师师部(当时在班禅新宫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军务科把我们安置在招待所住了一周,调整休息,军务科长要求每个人写一篇入伍的感想和简介,大概是摸下底,考察新兵的文化程度吧。将写好的感想交给了军务科长,过了两天,军务科长召集新兵们开会,核对了名字,然后宣布分到各部门的名单,我与罗锦萍分到后勤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0年我与战友罗锦萍分到了后勤部政治处,记得那天是后勤政治处杨干事来军务科接我俩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刚走进后勤部院子,就看到后勤聂部长站在院子里,杨干事介绍说,这位是后勤聂部长,我俩向部长敬了军礼,只听部长说,怎么这么小就当兵了,我又不是办八一小学。可能是我瘦小的原因吧,部长的话并没让我不舒服,反而给我的感觉是很慈祥和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俩暂时呆在政治处抄抄写写,管理文件分发,过了一段时间,我被分配到财务科学出纳。在后勤呆了一年多,我俩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严格要求自己,星期天不休息,打扫猪圈,厕所,帮厨,积极争取上进,还被后勤评为五好战士,当年在后勤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洗衣服要到井边去打水,西藏用水都是自己挖的井,井底很深,有个木架子,用绳子绑着铁桶打水很吃力,冬天是最危险的,井边全是冰,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掉下去。洗的衣服晾在绳子上,一会儿的时间,衣服就像纸壳一样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勤部就我们两个女兵,聂部长对我俩很关照,只要有空就给我俩拍几张照片。那个时候当兵的哪有机会拍照,多亏了老部长给我俩拍照留下了青春的定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来我们转业到了地方,也和老部长常联系,时不时的打电话问候,有时也聚一聚,2020年以后因为疫情,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我们几个战友曾约好,等疫情转缓些去看看老首长。可是没想道93岁的老部长在2021年突然发病离开了我们,很遗憾,没有见到他老人家最后的一面。他的离去,我心里很难受,只能祝他老人家一路走好。</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我和苗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9年6月,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发生了反动头目赤列曲珍纠集一小撮反动分子并煽动裹挟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参加的反革命叛乱事件,对驻军部队指战员和地方党员干部展开了血腥的屠杀,导致数十名我军指战员和党员干部及其家属被残酷杀害,另有几十名无辜群众被他们折磨致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叛乱发生后,在驻西藏我军部队的强大攻势下,那帮乌合之众叛乱分子被打的溃不成军,110余名叛匪被打死,600多人被活捉,这其中就包括赤列曲珍。1970年,赤列曲珍和二十多名主要叛乱分子被审判处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平息这场反革命叛乱的主力,就是我参军后所在的原53师下属部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尼木叛乱虽然在1969年被很快平息了,但仍有一部分叛匪在逃,由叛乱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当地的一些藏民群众对政府的平叛政策不甚了解,还存在观望甚至抵触情绪,更多的是害怕,见到解放军和政府干部就纷纷逃离躲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稳定当地的政情民心,尽快让社会回归正常秩序,1970年,我们部队利用拉练之际,进驻尼木地区,既当战斗队,又当工作队,一方面继续搜剿叛匪残余分子,震慑敌人。同时深入藏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安抚民众。我随部队从日喀则出发经过拉孜、昂仁、南木林等地,一路上我们风餐露宿,顶着烈日,挥汗如雨,长途跋涉,在尼木驻训工作了半个多月,直到形势安定部队才撤离。在此期间,虽然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战斗,但零星抗袭扰的事还时有发生。我们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巩固了当地的社会稳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0年2月份在53师大门,门口的字牌是劳动人民公园。(原来是班禅夏天住的新宫),文化大革命改名,1974年恢复新宫原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个时候新宫是53师的营房,平时不允许藏民进去,林卡节这天会放行。西藏人民酷爱户外活动,西藏冬季酷冷春季多风,只有夏季最美,所以藏民到夏天就带着家人和孩子纷纷到河边林卡去游乐避暑,称为“玩林卡”也叫“林卡节”。按传统的说法,林卡节从藏历四月十五的萨噶达瓦节算起,五月十五日的世界焚香节到七月一日的雪顿节期间为高潮,到八月上旬的沐浴节便是尾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林卡节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藏民在地上摆块布,带上青稞酒、奶酪块、糌粑到林卡过节。他们性格豪放能歌善舞,不分年龄张口就唱抬腿就跳很热闹,主要是围绕着敬神祈祷和娱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师里机关女兵都下放到连队,我与罗锦萍去了通信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通信营是军队的指挥系统,是各兵种之间的连接线,确保部队指挥和信息的传递,保证部队在战时和平时的通信任务。通信营高强度繁重的训练任务超出想象。冬天我们穿着棉皮鞋训练,战士们叫它大头鞋,日喀则冬天的气温,通常在零下7℃~13℃,特别是在跑动训练的时候非常困难。白天蒙眼练习架设电话线,模拟夜间操作,训练收放线,十几斤重的线拐要边跑边绕爬山训练。加上高原缺氧累得直喘,最难的是背着电话爬电线杆,在杆顶上操作架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女兵也要参加连队的轮班站岗,记得第一次站岗,我穿着皮大衣背着带刺刀的半自动步枪,在营房外巡逻。西藏天好黑,那天的夜好静,伸手不见五指,时时传来狗的叫声,我抖得厉害,不知道是冷还是怕,我躲进一个角落里偷偷的哭,不敢出来巡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好不容易熬到排长来查岗,站岗是有口令的,我赶快跑出来,喊了一声(口令)。可能是我颤抖的声音吧,排长发觉我害怕,带着我围营房转了一圈,教我怎么观察周围,终于等来了下一班的接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天我感觉站了很久很久,不知道其她女兵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感受,后来师里取消了女兵岗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53师自己修建营房,开始打土坯,女兵也不例外和男兵一样一起打土坯。打土坯最重要就是搅拌合泥很费劲,三四月的西藏天还是很凉的,沼泽地的泥土非常粘,用铁锹搅拌是达不到做砖的标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男兵们赤脚在泥坑里使劲的踩搅,汗水夹杂着泥泞两脚冻的通红,我们忙着把搅拌好的粘泥放在砖盒里,两手使劲将粘土拍紧,面上还要刮光,一个人抬不起砖盒,还得两个人抬起砖盒,把做好的泥砖倒在地上晒干。就这样每天早中晚加班完成任务,训练还不能耽误,忙了两三个月一个个黑胳膊、黑腿、黑脸蛋,已经分不清是男兵还是女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不光是修建营房,还要自己种菜,生活用品也是自己动手做。我们要承受西藏恶劣的气候,还要接受严酷的训练,这就是西藏边防军营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我随卫训队去亚东采药,在亚东,每天的任务就是到山顶上去采药,山林树叶茂密常有野兽出没,不小心还会摔下山去,非常危险。亚东天气雨水多,几乎每天瓢泼大雨,早晚冷中午大太阳,我们只有两套军装轮换穿,每天穿着湿衣服出门采药,中午太阳又晒干我们的衣服,下午又被雨水淋湿。我们用的雨衣,也是夜晚宿营的小帐篷,当兵都称它为方块雨布,因它形状是四方形,只有中间有个帽,当雨衣时头从中间套上帽,四角自然下垂就当雨衣。 将两块方块雨布扣在一起两边用绳拉紧,将绳固定就当帐篷了,通常四人一组,两头各用一块方块雨布遮雨挡风。方块雨衣穿在身上很重,爬山走路很困难,高原又缺氧,所以大家都不穿雨衣。每天上午进山下午5点下山,伙房给每人发五个馒头也没菜,炊事班就做成甜馒头,我们几个女兵也就十六七岁,忍不住饿了就吃,不到中午就吃完了。亚东山上滿山都是野果,中午没有吃的就摘野果吃,老兵还带我们挖野地瓜吃,到了下午我就饿得受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天后勤部的司政委来卫训队看大家,我一看到政委,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一样,就哭了起来,政委问我怎么了,我边哭边说每天采药好饿馒头不够吃。旁边的几个女兵也哭了,司政委马上通知炊事班长,让师部送粮食保证大家的需求改善伙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从亚东采药回来,我分配到住院病房当卫生员,医疗所的老护士带了我一段时间,刚开始独自上班很害怕,西藏没有电,都是部队自己发电,到十点钟就停电,照明主要是用马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医院住在一个藏式建筑的大院里,有三层楼,(原班禅父亲住的四合院),后来被地方政府接管了,交给部队野战医院使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记得我第一次值夜班熄灯了,同事们回寝休息了,就剩值班医生和我,医生查完房下完医嘱回寝时说,别怕,有什么事就叫他,我答应着,其实心里害怕极了,坐在办公室里看到那灯黄暗不亮,门外一片漆黑不敢出去,查房的时间到了,我不得不出去。我提着马灯往病房走去,灯光只能看到前面一小段路,后背一遍漆黑,我不敢回头,总觉得背后有人。我鼓起勇气弯下身从两腿中间的缝隙往后看看有没有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医院的房间大小不一样,有的病房要住七八个人,到了病房看见病人睡在床上盖着白被子的样子很可怕。我不敢进去,在门外举灯照了一下,看没人叫我,就到另一个病房查看,回到办公室松了一口气,那晚值班总算挺过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不进病房,病号给我起了一个外号,说我值班的样子很可笑。手提马灯在每个病房照一下就走,很像电影里的黄世仁抓喜儿的样子,后来传到所长那里,还点名批评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野战医院的工作没有分科室,各种病的治疗和护理都由护士独立完成。我们即是护士又是护理员和勤杂工,这些工作琐碎不易艰辛劳苦,我们忙碌的穿行在病房里。每天要给病人挑热水就是最难的,用扁担挑上二楼,我从没用过扁担,更别说挑水上楼,掌握不好,不是前面翘起来就是后面翘起来,水溅一身,只有一桶一桶往上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医院的消毒工作,是在土坑上放个大高压锅,烧的是木柴,烟熏的眼睛都睁不开。记得有一次,有个特级护理重病号,轮到我值班,所长说这个病人随时都会出问题,要特别关注随时报告病情。我特别怕这个病人晚上出事很害怕,想找战友换班,又觉得不合适,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印象,那时的女兵都在积极争取进步。到了晚上我去查房,手里提着马灯去查看那病号的情况,到他跟前看他一动不动,我害怕了又不敢去摸他,想听听他有没有呼吸。我俯下身去听,手里高高的举着马灯,可能马灯光照射出的黑影原因吧,只见他一声尖叫坐了起来,吓得我的马灯掉地上了。这时惊醒了病房的病号,都在问怎么那,惊动了值班医生和所长,好在病人没出什么事,我受批评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次医院药房乙醚着火,乙醚一但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全院展开救火,病号也奋勇救火,这时你就会看到解放军是怎么奋不顾身的形象了,一个个冒着大火冲进药房抢救药品,我也不例外 我拿着铁锹向药房跑去,火好猛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火。我不知怎么了两腿发软发抖,任你尽心拉拽双腿就是迈不开。大火很快被扑灭了,但乙醚中毒的人不少,医疗所又展开了抢救伤员。我也在其中帮着抢救病人,我输液的基本功还是扎实的,我跑前跑后忙到后半夜,重毒的伤员病情稳定了才回寝休息,虽然累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我们执行1210计划,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了大规模侵略战争,以武力制造了一个孟加拉国,并侵占了东巴3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巴战争爆发时,中央军委决定在中印边境进行地面佯动,牵制印军兵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时候我也参加了师部组织的“1210”计刬,沿帕里,亚东边境一线佯动。医院随师直属分队,在田啟元师长的组织下,从堆拉走到帕里宿营,再走到亚东宿营,从下亚东再到顶嘎的高度就有20来公里的丛林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段路程是最难走的,山坡一个接一个。记得当时很多女兵走不动了。田师长说让走不动的女兵拉着马尾辫上山,我没有去拉马尾辫,坚持自己走上去,到了顶嘎部队宿营休整两天。其它作战部队分别在亚东边境一线佯动和演习。随着巴基斯坦的肢解印度成功了。我师遵照上级命令,在边境一线佯动的作战部队分别撤离回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师直属分队,机关按照师部的指示继续沿着顶嘎到嘎拉,再到康玛、江孜走回到日喀则新宫营区。整整十多天的跋涉,走了上千华里的路。历经了我人生走路史上的最大辛酸,流淌了人生以来最多的汗水与泪水,我的心灵与身体也经历了人生最艰难的洗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时弱小的我,是野战部队的女兵,同男兵一样背着50来斤的背包“棉被,毛毡,铺单,换洗衣服,皮大衣,毛皮鞋,方块雨布,七天主副食,护士箱,外加班用铁锅和一捆干柴”走在这个佯动的路上。从准备出征印度,沿着亚东边境一线的实兵实弹演习,这个过程我经历了。出发的那个时候已经是冬天了,所长让我把铁锅和柴火背上,当时我旁边女战友说她来背。因为那时的女兵都想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锻炼自己。但我很纠结,这时的我已经感冒了,咳嗽,呕心,我担心扛不住没吭声,所长指着我说,就让她背,她需要锻炼。</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师医院手术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背上50多斤的背包,真的很吃力,时不时的咳嗽,尽力跟上前面的人不掉队。壶里的水喝干了,马路旁边有条沟,我就去沟里喝水。晚上继续行军,我感到已经精疲力尽,心力憔悴疲惫不堪。我时不时的停下来,双手撑着双腿的膝盖,抖一抖背包喘息一会。这样慢慢地我就掉队了。开始还能看到大部队,我一个人在后面使劲赶,白天走了一天,双脚已经打泡,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怕他们说我娇气,脚底又疼双腿如灌了铅的沉重,晃晃悠悠步步难迈。我又困,一个人走路不敢闭眼,如果睡着了很容易掉进山沟里。大部队离我越来远,后来就看不到队伍了,我边走边哭,大路上断断续续的军用大卡车一会儿过一辆,大灯射过来,我赶快转过头去,怕车上的人看到我的不堪。更让我难受的是,收容车从我身边开过去,我当时多么希望他们能停下来让我上去呀。我就这么哭着走着,看见前面路边坐了一个人,心里没有那么害怕了。我走近一看是医院的候护士,她也走不动了。她看着我哭,她也哭了,她说她好想家,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内地。我们两个就搭伴歇歇走走,一路上都能看到部队的卡车开过,没有人搭理我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我和战友刘军,杨晋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等我们走到大部队宿营的地方时,大家都睡了一会儿了,我把被包往地上一放,皮大衣一裹倒地就睡。这时医院的老兵陈安君走过来,脱下军大衣给我盖上。西藏的冬天平均气温在零下摄氏度特别冷。加上又是夜里寒风刺骨,我不能用他的衣服。他说他在站岗要来回走动,不会冷的我才同意了。他说快睡吧,没有几个小时了,我迷迷糊糊睡着了,没有多久一个老兵推了推我让我起来跟他们去做饭,我看其他人都还没有动静,老兵说我们得先去烧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和罗锦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西藏的天早上很冷,如果是热手碰到冷硬的物品,会扯掉一块皮的,我点不着火,老兵让我去打水,我跟化验科的人一起去打水。沟边的水结冰了,要敲打碎冰才能打上水来,我把水打回来,看大家都起来了。由于身体原因,我吃不下东西,躲到旁边悄悄的抹眼泪后,又随大部队出发了……这次拉练和演习,部队走了很多地方,从堆拉、帕里、亚东、嘎拉、康马、江孜、日喀则。虽然行军路上非常的劳累困苦,但我一步不少地挺过来走完了全程,这就是作为军人的崇高使命。正是军营这些磨砺,锻炼了我坚强不屈的意志和能力,在困难中求得知识,不灰心不绝望,乐观沉稳的去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用坚强欢迎成功!树立了独立的人格,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更加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医院的时间不长,经历的事情很多,但我在工作上是任劳任怨,奉献自己的辛劳。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军营的环境中,这些磨炼让我变得坚强,懂得了责任学到了技术,更懂得去关心他人,后来提了干成了一名合格的护士。我在宣传队和医院中间转,需要演出时,就去宣传队,在宣传队的时间最长。不需要演出时,就回到医院上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2年,53师后勤部临时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取名叫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是为了参加师部的国庆汇演,演出很成功,这是演出结束后,和师首长及后勤部的聂部长,范政委,政治处等领导的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抽调来的人员,来自医院和后勤部下属连队的人员,都住在后勤部大院里全天排练,大家很刻苦。我们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吹拉弹唱、舞蹈、相声,都有,后勤部聂部长亲自带领我们下部队演出,获得了基层部队官兵的好评。我们非常有信心参加师部的国庆汇演,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演出任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2年演出前和部领导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师医院,我们四个来自一个城市,左往右数,我们三个人是一起入伍的,一个新兵连的,第四个(已病逝)比我们晚一年当兵,这是在师医院门口拍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3年师宣传队正式成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西藏军区有个大型汇演,各野战师、军分区都参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参加这次汇演,调集了各部门有文艺特长的战士,成立了53师宣传队。师党委很重视;组建了宣传队的领导班子,完善了宣传队的这支队伍。时间短任务紧,组成一台晚会不容易,我也在这个时段被硬调入宣传队,因为我在八医院学习护士专业,对我来说,这个学习机会非常不易,宣传队的几次调令,我都拒绝,医院的周副院长来八医院两次找我谈话都没通。后来田师长怒了说:“调个战士这么困难。”直接通知八医院将我退回原单位,不允许我上课了。当兵得服从命令,是责任更是纪律,我回到师宣传队报到。宣传队由政治部文化科分管,食堂是我们的排练室,我们上午基训下午排练。那时没有训练的把杆,我们在窗台上压腿,压胳膊,你扶我下腰,我扶你下腰,转圈、跳跃。没有舞蹈专业知识,专业,什么大跳、小跳、旋转等都不懂。我们的基训只能叫拉拉韧带,记得宣传队请了一个西藏歌舞团的藏族舞蹈演员来指导训练。我们没基础,认真学克苦练,晩上都参加基本功训练,宣传队以排练节目为主自编自演,反复排练在短时间里排完了一台节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3年下部队江孜演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我们排练的这套节目,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器乐合奏,独奏、独唱、合唱、相声、话剧、舞蹈、诗朗诵、整台节目很新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部队演出非常辛苦,我们走遍了师部的下属连队。自己做道具搭建舞台,西藏气侯恶劣,严寒缺氧,风沙大路难走,西藏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狂风暴雨,一会大太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有的时侯一天演出两场,为了争取时间常不卸妆,那时侯的画妆品就是油彩颜料,涂在脸上厚厚一层很不舒服。不管观看的战士是多是少有没有舞台,我们的演员都精神饱满充滿激情认真演出,深受官兵和战士们的喜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下部队演出,在措拉山顶拍的,海拨4500米,我们宣传队6个女兵,要唱要跳,也高反头疼,没有美丽的舞姿,但有一颗热情为兵服务的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3年在江孜自己搭建的舞台为边防战士演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3年在江孜为159团战士们演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3年宣传队下部队演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3年9月在乃堆拉山口为边防战士演出,舞蹈(牧羊姑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3年9月在乃堆拉山口演出舞蹈《洗衣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9月,去亚东边防乃堆拉山口为官兵演出,不知道我们是不是第一个为边防战士演出的团队?他们是最辛苦的边防战士,常年坚守在海拨最高的边境哨所,平均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虽然条件艰苦,气侯寒冷,但哨所官兵终站在边境制高点上,官兵常年担负着繁重的观察任务,驻守祖国西藏的边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常年积雪,海拨在4500以上,云遮雾绕,气侯十分恶劣,战士们的脸冻得皮开肉绽,他们在8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屯粮食,蔬菜,罐头,柴火等食物,这种生活需持续到6月冰雪融化。战士们冬天靠化雪水生活,遇到雪封山的时候,要在哨所呆上几个月,汽车到不了山顶,靠他们背上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印象中最深的是卓拉山口,哨所设在山岩上,周围悬崖峭壁,海拨4700米,是最高的哨所,山势高,空气稀薄,严寒缺氧,地势险峻,山体经常移动,滑坡,造成路面不平,由于缺氧,在雪地上行走非常困难,头疼至极。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山顶,找个斜坡的空地,拉起布帘当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高反,但还是挺起精神,为边防官兵演出。在这里亲自目睹了边防战士的苦,他们守边防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西藏,都是当兵的,他们更苦更值得敬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完成任务下山时,由于风雪太大,把路面覆盖了,看不到路影了。这是非常危险的行走,随时都有掉雪坑里的可能,我们慢慢地,小心的下山。男兵在前面探路开道,女兵走中间,后面也是男兵,小心的保护着女兵,前面开道的男兵,让后面的人,一个一个坐在雪地上往下滑,前面的人停下来截住下滑的人,就这样一节一节的行走,安全的下了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时我们都才十七八岁的年纪,那感情就是兄弟姐妹!这种感情是永恒的,到地方五十多年了,只要是战友聚会,无论在天涯海角,就像一道军令,义无反顾。我们频频聚会,交杯抒怀,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思念那段情,留念那段共同走过的黄金岁月和艰苦历程!高原有我们的不了情,高原有我们的不解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星期天休息,我和战友王春霖,李明香,跑到李正学的广播室里去照相,那时女兵唯一的乐趣就是照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我和战友,杨晋荣,陈家顺参加西藏军区组织的战士业余宣传队到成都军区去参加调演,各师,军分区抽调人员,组成一个团队,代表西藏军区业余宣传队,到成都军区参加汇演。这消息让我当好高兴可以回家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在成都军区大院里,组委会要求我们在汇演前,拍一张训练的照片,用于宣传栏。这是成都军区宣传干事给我们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住在西藏军区驻成都一招待所,每天排练。汇演结束了按上级要求在成都周边部队巡回演出。在成都演出期间,因为我们住在市中心,对面就是照像馆,只要有空,就会约着去照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974年参加成都军区文艺调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1974年参加成都军区汇演演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我和战友杨晋荣在成都汇演时的合影。同年入伍是好友,她喜欢学习看书,多才多艺,到地方后深造,复旦大学毕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我和战友陈家顺在成都调演期间各买了件便装去像馆拍照,我们那个年纪也喜欢美,羡慕成都的女孩子穿便装的样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西藏军区汇演完后放假休息。 我也回家了,陪伴妈妈,在家里吃好,休息好,又不练功了,我长胖了,长到120斤了,是我最胖的时侯。休假结束了,我们又开始练功排练,准备进藏的演出节目,我们从成都沿途在每个部队,兵站演出,到了拉萨后,西藏这支业余文艺代表队任务结束归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回到师部后,那时我们宣传队正在成都战旗学习,我没有参加这次学习,我回到医院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我们从成都沿途演出回西藏。这是我和王小玲在林芝大桥下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小时候是邻居一起当兵,在一个新兵连训练都分到了日喀则,她分到了日喀则军分区八医院,我分到53师。她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女孩,后来调到日客则军分区宣传队。我在53师宣传队。参加西藏军区业余文艺宣传队,到成都军区参加调演,我们又走到一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女兵换了服装,夏季是裙装,帽子改成无沿帽!西藏夏季天气凉,也没有穿裙子的时候,几乎没人穿,宣传队还能用上,都是在舞台上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山南军分区慰问演出住的营房,门口好多漂亮的花,花朵很大又艳丽,就是不知道花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我参加成都军区汇演回到师部,师宣传队在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学习,我回到医院,这时师部有个活动演出,后勤党委很重视,因为师宣传队在成都战旗学习,师里的演出就要靠后勤来撑起。后勤原宣传队的人员都在,后勤再次成立宣传队。我在师宣传队学到的东西,正好用上,舞蹈自己编排表演,还演主角。我的技术在师宣传队里,只能是伴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天排练后勤范政委都要亲自来巡查提建议。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要到位,有感情的去演出,这次演出也非常成功,师首长和后勤首长都非常满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和苗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参加师部国庆汇演,演出前拍的。后勤部宣传队的女兵都是从师医院抽调的,师部通过这次汇演,也发现了很多演艺人才,为筹备师宣传队打下了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在新营房的室外,空地上彩排时,后勤干事给我们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一次演出,是有一个大型活动 ,部队同地方在政府礼堂同台演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那时排练,没有室内房间,是顶着寒冷和风沙在营房外排练和彩排,每次排练,突如其来的大风吹得满嘴是沙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听不到一句怨言,战友们排练起来很认真,热情非常高,舞蹈动作都是自编自导自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和战友苗苗在后勤宣传队的合影,她喜欢唱歌,在宣传队担任独唱,二重唱,女声小合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俩是好朋友闺蜜,直到现在仍然是好姐妹!50多年了从没断过联系。她到地方后就读重庆医科大学,现在已经是专家了,还在为病人服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初回家休假,苗苗在重庆医学院读书学校放寒假回成都,我们俩从部队分别已经三年未见,成都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1974年后勤宣传队我和苗苗,(中间谭玉芳,病逝)</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4年后勤宣传队我和阎勇平,王春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4年后勤宣传队我和刘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5年右往左数肖月医生,刘军,陈建伟,毛护士,阎勇萍。毛护士是我的师傅,她是护校毕业的老兵,带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在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到自己独立完成和掌握护士工作的技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肖医生也是军校毕业的女军医,也是我们后勤宣传队的主力,手风琴拉得非常好,她的手风琴承担了宣传队的所有伴奏,独唱,合唱,舞蹈,都离不开她的伴奏,我们敬重的大姐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5年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拍的,房顶上全是金色发亮的铜雕,特别漂亮!我们常爬上去照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宣传队参加西藏军区调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5月西藏军区汇演,军区大礼堂演出前的合影。1975年师宣传队在成都学习期间,招了文艺兵,接到任务,1976年5月参加西藏军区的汇演。我又被叫回宣传队,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当中,这时的宣传队通过培训,专业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上招的文艺兵,壮大了宣传队的队伍!宣传队在管理上,调整了方向,制定了计划。宣传队按乐队的要求,配制了乐器,部分乐队演员要掌握两门乐器技能,他们刻苦练习,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演奏的要求,乐队不在是以前的齐奏,宣传队自己创作乐曲,将乐器按音乐的要求写总谱,分配各乐器的配合,乐队有了指挥,音乐风格有了提升,悦耳动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舞蹈演员按舞蹈专业的标准进行训练,加强基本功强训,提高舞蹈动作的难度,大家很刻苦,除了排练,都在练功,抠动作。师部给我们添制了新的演出服装,配置了舞美灯光背景的用具,我们的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采,展现了全新的魅力!这支队伍更加规范,更加专业,宣传队的计划,逐步完善。有了明显提高,一切往专业的方向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大家信心十足,完全有把握参加西藏军区的汇演,这次汇演很成功努力没白费,获得西藏军区首长和评委们的认可。我们将在9月份参加西藏军区的选拨调演,据说,选拨上就去北京参加全军汇演。这消息让每个人好好激动 ,我们将继续加油,参加九月份选拨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5月,53师宣传队在西藏军大礼堂演出组歌《边防战士之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5月在西藏军区演出《坐唱锣鼓快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5月,西藏军区汇演舞蹈《幸福泉水送亲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5月西藏军区汇演舞蹈《雪山新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西藏军区汇演《边防军人守边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5月西藏军区汇演舞蹈《心红苗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5月宣传队的女兵班,去拉萨汇演途中留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5月西藏军区,汇演期间我和陈家顺,张弘在拉萨合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师宣传队部分女兵在拉萨拍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拉萨汇演期间,女兵班在布达拉宫下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5月,我们从拉萨汇演完回到师部,宣传队要给师首长和官兵们汇报演出,这天化好了妆,有人提议在男兵班门口照相,因为男兵班门口的花特别的艳,男兵班班长徐一平有个相机,那个时候战士们照相几乎为零,宣传队能留下这些珍贵的照片,全靠徐班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在师部礼堂汇报演出,记得那天演出结束。礼堂里的掌声像暴雨一般席卷全场,官兵们热情的掌声不断,久久没有停歇,这是他们热情真挚的掌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演出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我和陈家顺在女兵班门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女兵班在寝室门口合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宣传队自己种的萝卜,收成这天,大家好兴奋,谁拔到大萝卜都会惊呼!大家争着去抱大萝卜照相,我抱着最大的萝卜照了一张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从拉萨汇演回来,每天都抓紧时间排练,上午两小时基练,然后是全天排练。同时我们还有演出任务,给部队官兵演出,地方政府的各项活动的演出,演出任务多,那时的宣传队已经到了成熟阶段,也是我们宣传队的鼎盛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不但有一套选拨的节目,还创造了备用的节目,节目形式多样,所以地方政府有活动就会邀请我们去演出。宣传队的一切准备就绪,在1976.9月出发去拉萨,参加西藏军区选拨调演。这天道具装上大卡车,由几个男兵压车开道,演员们坐着大巴车跟后,向拉萨出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家好兴奋,在车上歌声不断,下午我们到了浪卡子兵站,准备下车,这时压车几个男兵走到车门前,他们脸上个个都很严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指导员说,先别拿东西,先下车听广播,我们都是军人,都很敏锐,感觉到出大事了。大家整齐的站在兵站院子里,听到了广播,播音员夏青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播发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76.9.9零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消息像天塌下来一般,瞬间屏声静气,双目失神,广播完,女兵们失声哭了起来,我们返回师部,悼念毛主席,缅怀他老人家,毛泽东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后来取消了汇演,也没什么活动,我回成都休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7年女兵班在扎什伦布寺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我休假完回部队,又投入到宣传队的排练中。星期天休息。女兵班就会出去照相,这是我和冯容,王善西在扎什伦布寺的照相。那个时候星期天休息,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扎什布伦寺照相。因为男兵班长徐一平有个相机,要不哪有这些珍贵的照片!所以看到这些照片,战友们都说,徐班长真是个历史的功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7年我和冯容,张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7年我和党素芳在扎什伦布寺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8年3月宣传队庆祝五届人大胜利召开,上彩车前的拍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3月,庆祝五届人大胜利召开彩车游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从1976年到1978年,一直都在排练演出,不管是师里的活动,还是地方政府的活动,我们都在参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来不允许师级的单位设专业文艺团队,大家又回到原来的连队,我也回到医院工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拉萨罗布林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师宣传队的全体队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9年我回到医院,这天是春节,我们在寝室里包饺子。李明香也在,宣传队解散。我们一起回到医院,同一时间转业到地方,我回成都,她回安徽。</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1979年我休假回成都,后转业到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2年8月,写下我在西藏边防部队十年的军旅回忆,这也是我很久以前的想法,终于开笔了,因为我没有写个文章,也不擅长写作,我现在已经是奔七的人了,离开部队50多年了,我一身中最难忘的,就是军营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文没有华丽的修饰语句,只是将我亲生的经历写出来,和战友们一起回味!因为军旅的那段日子,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写下来也是留给我的孩子们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看看西藏七十年代边防女兵的军营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回想起来,部队曾经的苦,也变成今天甜蜜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写军旅这段回忆,要感谢我的战友,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员金毅民,给我提供了有价值和我不知道的信息数据和指导!感谢给我支持和鼓励的战友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张照片是我们跟随金司令,重返西藏,到了部队院里,刚下车,官兵们都来迎接他们的原副司令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次跟金司令重返西藏,就是想看看曾经呆过的地方!我们看到的还是那片土地,但看不到以前的老土房子了。如今的军营修建得很漂亮,虽然不是高楼大厦,但营房整齐,规划有序,干净整洁,生活方便。战士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好!军装也换了样,平时都穿迷彩服,方便训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来到军营,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浮想联翩,曾经的付出,看到今天的军营,我们所有的苦都值了!我爱你!我曾经战斗过的军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金司令和他的部下叙叙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现在的53旅礼堂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跟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员金毅民,从返西藏,这是在米林53旅原部队大门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集分享重返西藏的感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