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的美篇

姑苏行

<p class="ql-block">中国山水画南北宗说(一)</p> <p class="ql-block">中国山水画南北宗说(一) </p><p class="ql-block"> 中国山水画南宗北宗分野之说始自明万历年间。在绘画史论上“南北宗说”的出现,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对此说附和传布者有之,尖锐批评者有之,反批评者有之,建议“取其精华”者有之.…...</p><p class="ql-block"> 探索中国山水画史的理论,不能不对“南北宗说”进行聚焦审视与理性思考。</p><p class="ql-block"> 南北宗,是中国书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山水画里的南北分宗论是明清时期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之,它深刻地影响了画家的创作活动,及其对绘画本身的理解和对中国山水画史的把握,甚至波及了书法、诗词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理论建构。</p><p class="ql-block"> 一般认为,完成“南北宗说”并把它总结为较系统学说的是松江画派的董其昌。董其昌在《容别集.画旨》中论及“画分南北宗”:“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盘、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元、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这段话也收在题为莫是龙著的《画说》中,董其昌在世时即已出版,故有人认为董其昌的“南北宗说”是承袭莫说。</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般认为,细考起来,“南北宗说”的创始人,应该是董其昌。董其昌关于“南北宗说”还应涵盖这段论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遥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p><p class="ql-block"> “南北宗说”一出,借助董其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加上同时代的陈继儒、詹景凤、张丑、唐志契、沈颢等都竞相附和,迅速流传开来,并且逐渐成为一个品评画家的理论准则。“南北宗说”成为系统学说以后,受到了尖锐的抨击。其实,各种批评是历时已久,今又起。谢稚柳先生认为董其昌的“南北宗说”是“标奇立异”、“自相矛盾”:“由于他对古代绘画的见多识广、标奇立异,创造性地把禅家的宗派说法,搬到绘画上来,分古代绘画为两大系统一﹣“南宗”、“北宗”。</p><p class="ql-block"> 从唐王维起以及张躁、荆浩、关同、郭忠恕、董源、巨然、米芾、米友仁到元四家,称为“南宗”。从唐李思训、李昭道起以及赵干、赵伯驹、赵伯骕到马远、夏圭,称为“北宗”。</p><p class="ql-block"> 而他自己所赞颂的是“南宗”,说“北宗”非吾曹所当学。假使说,他只是把古代绘画来分别类型,那么,不论他对不对,总还不失为整理的方法。而他首以禅家的宗派,引经据典地来文饰他的说法,把这一系列的作家形成了对垒,好像河水不犯井水一样。既没有顾到时代的沿革与绘画的发展,对于每一个作家的个人过程与关系,也置之度外。这是不严谨,,也是不科学的。</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对南北宗理论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南北宗论的理论意义,历史影响,正谬得失,引发国内外学者的热议。</p> <p class="ql-block">附:北宗山水画供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