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巴山、东达山、怒江72拐——西藏游记第十二天

雨玲

<p class="ql-block">一早起来,询问领队,才知道昨晚高反的人很多,但是我是最严重的那个。今天我们离开芒康县继续沿着318公路向前驰去。</p><p class="ql-block">318路上的风景变换无穷,可我这会儿却兴致全无,昏昏沉沉睡了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听领队傲游喊一声:这景色真美!我一个激灵爬起,拿起手机照了起来。我的动作太突然,也太快。车里的旅友高兴的说,雨玲又活过来了!哈,这些天来,我们这些人混的很熟,大家互相关心,吃的更是互通有无。</p> <p class="ql-block">天还没大亮我们就出发,沿着318国道我们来到了觉巴山,318川藏线是进藏最美的路线。“318此生必驾”,这是多少人心中最美好的向往!觉巴山在西藏芒康县的竹卡村-登巴村。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成了318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山不高,起伏大。垭口的高程3940米,山路高差千仞。上山的公路入口处立了许多警示牌提醒:注意飞石、塌方、泥石流。</p><p class="ql-block">318公路是双车道,山路陡峭,往往都是“之”字形向上攀爬。转弯处看起来都是180度,“U”字形大转弯。公路一边是依傍高崇如云的大山峭壁,随时有飞石落下,一边是涛涛江水拍打岩壁,肆意咆哮。公路只能向前,不能后退。</p><p class="ql-block">这里堵车太正常了,前面车堵的看不到头,好像一条长龙;后面的车陆续报道,一会儿也看不到边际。路上好多大的油罐车,加长的大货车。走在这里的司机的驾驶技术必须高超,胆子还要大,千万不能高反!</p><p class="ql-block">道路堵的一动不动,索性我们下车溜达起来。时间在一点点过去,终于等到交警的车来了,半个小时后车队慢慢向前移动了。</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花费了一上午终于通过了觉巴山。</p><p class="ql-block">318路上很美,茂绿的大草原像绿毯一样铺设在318公路两侧。牦牛、羊群在那悠闲的吃草。远处巍峨高崇的大山还是那么绿郁葱葱。连绵不断的山峰,裹着的白雪。天有些凉,这儿没有夏天的炎热,只感到秋的风景与温度。渐渐的草原的绿色没了,白白的雪向四面铺展开来。这明明是夏天?哪来的雪?</p><p class="ql-block">只见漫天飘着雪花,大山披着银装,大地被白色覆盖。如果不是自己亲自看见,还以为自己到了童话世界里。刚刚大地一片绿色转眼变成银白的冰世界,大自然好神奇!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东达山。</p><p class="ql-block">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垭口海拔高度为5130米,是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一高度的垭口。此时的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一眼看不到尽头。</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怒江72拐。怒江72拐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是川藏南线上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从怒江峡谷底部最低点海拔3100米,在同一座山的无数弯道中盘旋,一路攀升到海拔最高点4658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车从这经过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站在观景台上俯视72拐的盘山公路像龙一样盘旋,所有的弯都是U型大转弯,惊险刺激,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p> <p class="ql-block">沿着318国道,我们经过了怒江大桥。听着领队给我们讲当年修怒江大桥一名战士筑入桥墩的故事,以至于这个旧桥拆除,那桥墩仍旧保留在那。每每有车通过,司机都鸣笛致敬。</p><p class="ql-block">晚上8点,我们经过了古时茶马古道旧址。这一晚我们在八宿县入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