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重症肌无力</b> (myasthenia gravis, MG) 临床表现为局部或全身骨骼肌不耐疲劳, 是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 (AchR) 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病程长, 短则数月, 长则数年, 容易反复发作, 部分患者甚至终身带病。王世龙医生辨其为虚劳, 倡导以培补脾肾治疗重症肌无力, 获得良好疗效。近年来, 在王世龙医生的指导下, 我们对<b>重症肌无力</b>病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一》病因</p><p class="ql-block">禀赋因素, 即使在未发病, 相同的活动量, <b>重症肌无力</b>患者较正常人更不耐疲劳, 说明其气血本不足。</p><p class="ql-block">诱发因素为劳累、感染、气候变化、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女性经期等。劳力耗气, 劳心耗血;外邪侵袭, 首先犯卫, 损伤正气;寒热交替, 寒则收引, 易伤阳气, 腠理闭塞, 肺气不宣, 气的生成不足, 热则易耗气伤津;腹泻、伤食损伤脾胃, 气血生化不足;七情内伤, 气机紊乱,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女性经期生理性气血减少, 月经病、人流则更是亏虚, 总之<b>重症肌无力</b>患者的气血易虚。</p> <p class="ql-block">《二》病证特点</p><p class="ql-block"><b>重症肌无力</b>发病特点:晨轻暮重, 活动后症状加重, 休息后缓解, 疲劳试验阳性。<b>重症肌无力</b>严重的患者, 言语不久即含糊, 甚至失声, 休息数次才勉强讲完;进食乏力, 须停歇多次以积蓄肌力才能继续咀嚼。提示我们, <b>重症肌无力</b>虽属虚证, 但气血不是持续亏虚, 而是接续不及, 呈起伏状态。当气血消耗不续, 则力弱, 休息后气血有蓄, 则有所恢复, 但随着病程迁延、病情加重, 积蓄时间也越来越长。临床发现, <b>重症肌无力</b>孕妇的症状多可明显减轻, 甚至消失。妊娠期间, 胞宫中生机旺盛, 气血生成及时, 多气多血, 由此反证重症肌无力的病证特点为气血生成不及。</p> <p class="ql-block">《三》病位</p><p class="ql-block">脏腑、经脉、肢体、官窍需要气血充养, <b>重症肌无力</b>久病积劳成虚, 积虚内损。初虚于经脉, 十二经脉气血有余则流注入奇经, 故奇经先虚。阴跷脉、阳跷脉从足上行, 交会于目内眦, 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调节下肢运动的功能;任、督、冲脉“一源三歧”, 均起于胞中, 调节一身气血阴阳;带脉围绕胞中, 约束诸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阳明脉、冲脉、督脉空虚则宗筋不润, 带脉失约, 肢体痿软, “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 经脉之海也, 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 皆属于带脉, 而络于督脉。阳明虚则宗筋纵, 带脉不引, 故足痿不用” (《素问·痿论》) 。十二经脉经气流注于眼目的有7条 (心、肝、胃、小肠、胆、膀胱经、三焦经) ;结属目眦的经筋有5条:“ (足) 太阳为目上纲, (足) 阳明为目下纲”, “ (手) 太阳、 (手) 少阳属目外眦”, “ (足) 少阳结于目外眦” (《灵枢·经筋》) 。经气虚, 气血接续不及, 眼肌、四肢肌肉日用频繁, 气血消耗为甚, 故首先疲劳乏力, 后续可能复视、斜视、眼球活动不灵活。</p><p class="ql-block">继之虚于脏腑。脾主运化, 虚则气血生化乏源, 纳呆、消瘦、倦怠嗜卧;中气虚, 升清乏力, 便溏、颈项萎软;卫气虚, 腠理空疏, 汗自出, 卫外无力, 六淫侵袭。肝开窍于目, 虚则目睛失养, 畏光、目涩流泪、视物不明;肝主筋, 脾主肌肉, 共司运动系统, 肝脾虚则关节、肌肉无力;肺脾虚则宗气生成不足, 息道不利, 气血运行迟滞, 胸闷、少气懒言、咯痰无力;肾水不足, 瞳神无养, 目失睛明;肾不纳气则呼吸表浅;心神不足则精神委靡、失眠、焦虑。十二经脉中有16条挟咽舌、循面口, 诸脏腑虚则经气更虚, 舌软, 咀嚼、吞咽乏力, 呛咳, 喑哑。</p><p class="ql-block">久虚则元气虚损。元气 (原气) 为脐下肾间动气, 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 通过奇经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因此元气为根本之气, 全身各处之气均来源于此,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都是元气派生而分布于脏腑、经脉, 是构成脏腑、经脉的基本物质, 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虚损即脏腑、经脉本体受损。经筋虚损, 眼球固定而难治, 影响颜容, 故不能谓眼肌型<b>重症肌无力</b>为轻证。全身型<b>重症肌无力</b>危重者症见四肢厥冷、呼吸窘迫、不能平卧, 甚者汗出淋漓、脉微欲绝、呼吸肌瘫痪而呼吸衰竭。如果救治及时, 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同时采用大补元气、回阳固脱之法, 尚可恢复自主呼吸, 挽回生命。重症肌无力患者为急性呼吸衰竭, 元气骤脱, 抢救后元气渐渐恢复, 不同于元气衰竭的慢性呼吸衰竭。</p> <p class="ql-block">《四》 病机</p><p class="ql-block">气血是脏腑经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同时气血的生成、代谢也依赖于脏腑经脉的正常功能, 最终依赖于元气的温煦作用, 激发脏腑经络功能。重症肌无力气血生成不及, 反映了元气的虚损。元气的生成、充沛依赖于肾和脾。肾为先天之本, 肾中精气化生元气;脾为后天之本, 运化水谷精微, 培养元气。重症肌无力患者元气不足, 须责之于脾肾, 培补脾肾即培补元气, 所以培补元气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五》病性</p><p class="ql-block">重症肌无力为标本皆虚或因虚致实的虚实夹杂证。患者不仅气血生成不足, 且易损耗。带脉虚, 诸经失约, 经脉中气血易耗散;肝脾虚, 营血统藏不力则逸, 气失涵养则脱;肾虚失于封藏则精气流失。劳累、感染、饮食不节、气候变化、情绪波动、女性经期等多种因素会加重气血的消耗, 气血为生命的象征, 气血不足, 则该病表现为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虚则邪自内生, 易出现脾虚生湿、肺虚痰阻、肝郁气滞、气虚血瘀等虚实夹杂证;临床常用的西药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等皆可产生“湿浊”, 阻遏经脉, 阻遏气机。因重症肌无力患者正气不足, 最易受邪, 临床上正邪相持、正虚邪盛多见, 正邪相争少见, 治疗以扶正为主, 或扶正祛邪并用。</p> <p class="ql-block">《六》探索</p><p class="ql-block">免疫病理学上重症肌无力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皱褶减少、变平坦, 能结合乙酰胆碱 (Ach) 的有效AchR减少, 致使兴奋肌肉的终板电位不足, 突触后膜传递障碍而肌无力。 现代医学首先对症治疗, 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 使Ach降解减慢, 并使Ach和受体结合的时间延长, 但单纯长期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效果渐差。其次免疫干预疗法, 使用免疫抑制剂,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抑制AchR抗体的生成, 增加突触前膜AchR的释放量, 促使运动终板再生和修复。</p><p class="ql-block">元气分阴阳, 在体用上, 元阴成形, 构成脏腑、经络等人体组织;元阳化气, 发挥生命组织的正常功能。正常人体的AchR不断地新生和脱落, 保持动态平衡, 并不发生疾病, 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这个动态平衡被破坏, 并伴随有神经肌肉接头处结构的损害, 表明重症肌无力的元气先期已损, 初为代偿期, 临床表现为虚, 后为失用期, 表现为损。培补元气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 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 从而减少对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的破坏, 使紊乱的免疫机制恢复平衡。</p> <p class="ql-block">在功能上元阴元阳互相制约, 元阳主生长, 元阴主收藏, 阴阳和则化, 人体生理功能正常。激素激发元气, 元阴元阳可同时偏亢于不同的脏腑系统, 元阳亢则兴奋、躁热、失眠、消谷善饥等, 元阴亢则肥胖、水肿、抑制生长。重症肌无力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 患者元阴元阳骤失平衡, 元气不密, 初期常出现病情加重。待病情稳定, 递减激素时, 阴阳相对平衡, 元气固密, 为防止疾病反复, 治疗一般需2年或更长时间。部分患者激素依赖, 需终身服用小剂量激素维持, 还有部分患者阴阳始终无法平衡, 治疗失效。而中医培补元气方药和激素的疗效相似, 而无激素的副作用。</p><p class="ql-block">重症肌无力病程越长, 元气虚损越严重, 疗效越差。胎儿的先天之气来自于父母, 孕妇患重症肌无力, 若父系无此患, 则胎儿是正常的。胎儿在胞宫中与母体形成共生体, 正常胎儿的元气弥补了母体的不足, 使孕妇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缓解。分娩后, 产妇的病情又会反复, 说明其元气依旧虚损, 因此元气虚损的实质包含了遗传基因的不完整或表达障碍。通过培补元气激活和提高机体自我调控能力, 发挥机体的储备潜力。</p><p class="ql-block">中医从整体上调整阴阳平衡、固密元气。中医的疗效相对稳定, 副作用小, 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可以减轻激素的副反应, 治疗前景广阔。</p><p class="ql-block"><b>重症肌无力患者良方,八角固力汤</b></p><p class="ql-block">第一步:疏经健脾,补充气血,改善患者脾胃基础:增强患者本身的免疫,舒经健脾。</p><p class="ql-block">第二步:养血活络,清热化痰,改善眼睑下垂、眼球转动不灵活,使患者体质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改善。</p><p class="ql-block">第三步:镇肝养肌,濡养筋经,修复受损肌神经,疏通脉络,增强乙酰胆碱的分泌。</p><p class="ql-block">第四步:健脾益气,激活麻痹和休眠的细胞,改善肌肉丰满,使患者强健有力,治疗患者的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p><p class="ql-block">第五步:润燥舒筋,布精起痿,强肾固元,改善主动肌、吞咽肌、呼吸肌的功能,使患者逐步的不再依靠药物维持病情,从而达到真正的治疗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