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亲子研学游

黄欣冉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研学之旅开始啦,这次我们的研学地是乐清的雁荡山。雁荡山山水奇秀,景点甚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雁荡三绝”—大龙湫、灵岩、灵峰。而前面三者中大龙湫又被认为是一枝独秀。</p> <p class="ql-block">  因为第二天还有事,我们不能过夜,所以我们决定就去“雁荡三绝”。</p> 第一站 大龙湫景区 <p class="ql-block">  雁荡山素有“海山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赋予了雁荡山奇特秀美的地貌,火山喷发后的流水侵蚀、断裂构造、风化等地质演化,共同构成了雁荡山成因复杂的奇峰怪石的地形地貌。</p> <p class="ql-block">  步入景区的大门,右手边是一座座连绵起伏高山,山的横截面是岩石,顶上是茂密的树林,这座就是千佛山,你们看出来了吗?没错,就是那一片矮一点的山峰,绿绿的树木是头发,仔细看看,他们有的或者坐,有的或站…真是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研学手册上说岩石分三种,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我拿着研学手册一路对比着,这时右手边的石头吸引了我,它的纹路象波纹一样,一层一层,像千层糕一样,我拿出研学手册仔细对比,没错,这应该就是沉积岩了吧!我问导游阿姨,岩浆岩和变质岩哪里有,结果导游说这里的岩石都是流纹岩,流纹岩是一种酸性火山岩,由花岗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因为发育流纹构造而得名。导游阿姨说的流纹岩就是沉积岩了!</p> <p class="ql-block">  瞧!这座山峰像什么?峰的上部一分为二,像指向蓝天的剪刀,这就是剪刀峰了!而这又不仅仅是剪刀峰,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开始像“剪刀”,一会儿又像含苞待放的“玉兰花”,走几步又像一只“啄木鸟”,再走又变成了“熊岩”,好像熊抱着一个蜂蜜罐。再往前一点又变成了“栀杆”和“一帆”。这就是来雁荡山最值得做的事“移步换景”,在欣赏的同时不禁惊叹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的路边岩石山有几个大大小小的“石球”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石球很光滑,导游说这些叫球“球泡”,雁荡山的岩石都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些石球其实是空心的,它是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气体局部聚集,形成有空腔的球泡,球泡周围的岩石纹理是熔岩流动的遗迹,称为流动构造。</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山峰,比如这座山叫回头狮,你看他正回头看着剪刀峰呢!你们肯定会说这根本就不像啊,哪看出来象一只狮子呢?其实刚开始我也怎么都看不出来,导游说雁荡山的石头都是看大概,然后加上自己的想象,这不我试试还真看出来了,模模糊糊看到狮子的一张脸,真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再看看这座山,这里叫龙门福地,因为这座山里藏着一个“福”字,也有人说藏着一个“龙”字,你们能找出来吗?</p> <p class="ql-block">  瞧!这张图片是不是就很明显了,山峰切面上就像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那书法家就是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组骏马图也是栩栩如生,大自然真是了不起的书法家和画家呀!</p> <p class="ql-block">  穿过树林我终于见到了闻名遐迩的“大龙湫”,因为是枯水期,大龙湫的水很少,我站在瀑布下,抬头望去,只见一条“小银龙”从天上直冲下来,半空中消失不见了,虽然只是一条那么小的银龙,可是我依旧觉得很是震撼,如果水很多的时候那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呀!我想起了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次我一定要换个季节再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  我撑着伞走到瀑布下方,感受着“细雨”凉风,顿时全身舒爽!热气被吹散了,好似连烦恼也都飘走了,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  大龙湫作为有名的景点,从古至今有很多名人诗客来过,旁边的石壁上刻着许多古今文章及题字!</p> 第二站:方洞 <p class="ql-block">  因为爸爸的朋友是乐清人,他说方洞值得一去,而方洞离大龙湫很近,所以我们临时改变了计划。</p> <p class="ql-block">  方洞其实就是游玩方洞栈道,栈道是沿着天然岩层开凿的,栈道中以“方洞”称胜,因而得名。栈道顺着雁荡山第三期喷发的流纹岩夹层而行,一路上风景优美,景色各异,随处可见各类典型的火山地质现象。</p> <p class="ql-block">  这是金龟迎客!</p> <p class="ql-block">  这个洞呈竖直状,因为形状像金钟罩顶故名金钟罩,这个洞穴是由岩石受差异风化影响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个是“人面象身”,拍不出效果,在现场看还是很像的,有机会你们都去瞧瞧!</p> <p class="ql-block">  沿着栈道一路前行还可以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天然古洞,这些山这些石都记录了雁荡山亿年来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这么多洞穴中以“方洞”最为有名,走到洞里明显就感觉温度下降了,全身都被清凉包围着,舒适又惬意。在洞里眺望远方,可以看见对面的山崖峭壁,形状奇特,有“铁拳峰”、“睡猴”、“海狮”、“观音坐莲台”,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连接方洞和对面的高山的是一座铁索桥,我恐高,站上去就胆战心惊,就拍个照吧,方洞之行也结束了。</p> 第三站  灵岩 <p class="ql-block">  灵岩景区最有名的是“飞渡表演”,因为表演时间还没到,我们先去景区其他景点游玩。已经看过了“大龙湫”,当然不能错过“小龙湫”了。</p> <p class="ql-block">  景区入口处有几处石刻,年代久远都是名人所写。不远处有一具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曾三次造访雁荡山,对灵岩景区也是赞不绝口。我们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路欣赏沿途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看,这是顶珠石,这块石头稳稳的立在山头,好像遗落在人间的一粒明珠!</p> <p class="ql-block">  这是“百蛙聚会”,峰顶村落排列的岩石,状如群蛙,因此得名。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岩石受节理裂隙影响,风化剥蚀后易形成各种造型的奇岩。导游阿姨说这个百蛙聚会其实啊还少了一只青蛙,有一只青蛙开小差去了,让我们找找看吧!</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是调皮的小青蛙跑到不远处的山顶玩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僧拜塔”,矮一点的山峰好像一个跪拜的老僧,高一点的是一座宝塔。</p> <p class="ql-block">  这是“展旗峰”,像不像一面展开的旗子呢?</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看山峰又好似一只雄鹰欲展开翅膀!</p> <p class="ql-block">  在灵岩景区的小广场上,我还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火山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座山你能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很像一个头戴新疆帽的新疆人?导游说这就“阿凡提”,可是这个“阿凡提”的头上少了一样东西,我们都知道阿凡提很聪明,他喜欢观察喜欢听,这不他人在这边休息,耳朵闲不下来,跑出去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了!</p> <p class="ql-block">  看,这就是阿凡提的耳朵!我再次感叹大自然的造物本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山峰形似海螺故名“海螺峰”。</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小龙湫,相比大龙湫,这里的瀑布高度就矮很多,顶上只有一点点水飘下来,听导游阿姨说今天这个还是人工放的,不是天然的,现在的小龙湫基本上是没有水的。</p> <p class="ql-block">  站在小龙湫的下方我看到半山腰有一条玻璃栈道,这是通往小龙湫的,也有一个断肠崖,据说之前的电视剧《神雕侠侣》就是来这里取景的。由于飞渡的时间马上到了,我们便没有上山,直接去看表演了。</p> <p class="ql-block">  飞渡表演分“横渡”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纵渡”,</span>横渡是在天柱峰和展旗峰之间拉一条钢丝,表演者要高200米,宽200米的钢丝上表演,“<span style="font-size:18px;">纵渡”是表演者直接穿过绳子从悬崖上直接垂直下来,模仿古代人们在悬崖峭壁上采药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  表演者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有飞檐走壁的本领,动作还那么轻盈,太厉害了!</p> <p class="ql-block">  “横渡”更是精彩,他竟然在这么高的空中握着这么细的铁丝连续翻10个跟头,真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看原因,我们没有去灵峰直接回家了。这一天的研学我收获满满,本以为只是看山山水水,却没想到那些看起来没什么不同的岩石竟然是上亿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痕迹,原来看起来差不多的洞穴它们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我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雁荡山!</p><p class="ql-block">(研学手册上的其地点原本打算再安排一天,疫情有点反复了,所以我们取消了计划,下次有时间再去。)</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