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尽快阻断新冠疫情传播蔓延,自2022年8月10日重点区域实时性临时性静态管理措施以来,我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居家生活。希望全体教师、同学、家长树立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心,行动起来,管理好时间,做好生活、学习计划,健康愉快的度过这段“特殊时期”。</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的心理服务工作,我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整理了疫情带给我们的心理反应,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及心理求助的资源,向师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 和心理疏导服务,让我们携起手来,攻克时难,同心战疫。</p> <p class="ql-block">一、居家常见的心理反应</p><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年的抗击新冠病毒,我们对新冠状病毒的产生、发生发展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精准的防控。</p><p class="ql-block"> 疫情突然袭来,我自己和家人有没有被感染?对静态管理需要多久没有确定感,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会使我们充满忧虑。一是对疾病本身忧虑;二是对未来生活得不确定感到忧虑,从而产生无所适从,无能为力,过度担心,丧失控制的感觉。因此也给各种谣言提供了土壤。</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产生的紧张、担心、恐慌、沮丧、无助甚至是愤怒等感受是特殊时期的正常反应,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反应。我们要相信,困难时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暂时的困难难以抗拒,我们需要学会面对和接受。</p> <p class="ql-block">二、积极应对——居家心理保健小锦囊</p><p class="ql-block"> 1、监控和管理有关信息输入</p><p class="ql-block">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通过正规渠道,关注疫情的信息,避免大量信息或者是不正确的信息输入带来的焦虑,也避免在亲人朋友间传播不确定的新闻。</p> <p class="ql-block">2、安排愉快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控制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充分利用超长假期读几本好书,看几部经典电影,听喜欢的歌曲,与家人一起分担一些家务,与家人共同进行一些家庭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每天锻炼30-60分钟,绘画、练字,写随笔,写感受,记录每天让自己感恩的事情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3、明确目标,做好生活和学习计划</p><p class="ql-block"> 希望你追寻梦想,管理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时间,制定简单、现实、可行的目标,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做计划,安排当天的活动,并根据计划列出要完成时间的清单,确定开始的时间,每天将你要做的事情以清单的方式罗列出来,请将读书、学习、运动、整理房间、做家务、练习才艺作为清单的必备内容。重要的是开始行动。如果没有完成,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已经开始了,不必追求完美。可以用时间手账或者效率手册为记录工具,每天至少看两次自己的日程安排。</p> <p class="ql-block">4、享受亲情,安排好家庭时光</p><p class="ql-block"> 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可以一起计划一家人一天的活动安排,参加家庭活动,一起下厨,一起整理房间,一起参加运动类、益智类游戏。</p><p class="ql-block"> 每天记录今天发生的三件好事,抽固定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分享感恩故事,营造感恩时刻。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p> <p class="ql-block">5、自我管理和照顾</p><p class="ql-block"> 管理和照顾自己的情绪,当愤怒来临时可以进行自我觉察,可以随手涂鸦,写写画画,简单记录自己的心情,也可以进行腹式呼吸练习、正念练习或者冥想练习。</p><p class="ql-block"> 腹式呼吸是有效降低焦虑的非常好的方法,只要用腹部呼吸20秒,你身体中的血清素就开始增加,三分钟的腹式呼吸会使您的血压降低。正念是全然接纳自己,不评判,不评价,觉察自己并体会身体和心灵在一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6、隔离不隔爱</p><p class="ql-block"> 虽然居家隔离了,不能与同学好朋友见面,但记得和好朋友,家人,同学保持通畅沟通、交流和联络。</p> <p class="ql-block">7、身处特殊情况</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身处异地,或者不在自己上班上学的城市,对按时上学上班有一些担心,或者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你很焦虑。但也请你知道,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的。具体的处理情况参照1-6条。</p> <p class="ql-block">三、心理求助资源</p><p class="ql-block"> 面对疫情,如果在一定范围内的必要的担忧,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遵守规则,勤洗手,戴口罩,尽量不要外出等。如果在这样的疫情面前,完全放松,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是危险的,比如外出不带口罩,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等。如果担忧恐慌过度了,会造成失眠、焦虑、恐惧,时间长了甚至导致精神疾病,因此,心理求助十分必要。</p><p class="ql-block"> 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出现了压抑、哭泣、悲伤、警觉、感觉过敏、愤怒、抱怨、孤立无援、沮丧无望等心理反应以及伴有生理反应,你被其困扰,无法自我调节,可以向下列资源求助,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调节。</p><p class="ql-block">1、清华心理热线</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校是清华大学社科院“积极教育百城计划”的合作校,我校师生可以接受心理热线服务。清华大学心理服务热线 4000-100-525,青少年专线按2,疫情专线请按6。</p> <p class="ql-block">2、新疆心理学会心理援助热线(备注:8月17日开通)</p><p class="ql-block"> 求助方式1:新疆心理学会微信公众号留言版留言。</p><p class="ql-block"> 步骤如下:</p><p class="ql-block"> 扫码关注“新疆心理学会微信公众号” </p><p class="ql-block"> 直接在留言区留言表达咨询意愿,内容包括:问题描述(包括情绪问题、人际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学习或工作问题等待)和手机号码。</p> <p class="ql-block"> 求助方式2:直接扫二维码填写“心理咨询意愿问卷”。</p><p class="ql-block"> 步骤如下:</p><p class="ql-block"> 扫码右边的“心理咨询意愿问卷”二维码 </p><p class="ql-block"> 按照问卷内容填写相关信息</p> <p class="ql-block">3、如果需要也可以拔打我校三位心理老师的电话,进行咨询。</p><p class="ql-block"> 蔡玉兰18999157936</p><p class="ql-block"> 图 娅 17799229666</p><p class="ql-block"> 王健乐18909915300</p> <p class="ql-block"> 文案:蔡玉兰</p><p class="ql-block"> 图片:图娅</p><p class="ql-block"> 审核:钱惠红</p><p class="ql-block"> 终审:石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