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我是军人世家,又在长春八一学校读书7年,当兵23年,自称八一子弟不算为过。<br> 外国的媒体说,中国的成功,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又说,如果不了解中国红二代的红色情节,就读不懂这一届政府的政治抱负。<br> “红二代”已是一个专有名词,他不同于现在的官二代。网上百度解释,“红二代”起源于“文革”中常用的“高干子女”,现在一般指中国共产党开国元勋的后代。<br></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父 辈 *</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可以说,我们一直是在父辈的光环下成长起来的。还在我们的父辈高举起红旗,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向主峰的时候,或者为了掩护战友奋身扑向欲爆的炸弹的时候,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就融在了一起。 <br> “打土豪,分田地”,我很佩服这个口号的编撰者。土地是这个农耕民族的生存保障,但是农民没有土地,要想得到土地,就要跟着共产党“打土豪”。作为旧中国压在最底层的农民--我们的父辈,为了能得到为他们提供衣食的土地的这个朴素目的,跟着共产党,跟着毛泽东,开始了中国最伟大的事业。<br> 在“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的长征路上,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东北密林里,在“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驰骋”的东进序曲中,在回荡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的青纱帐深处,在“百万雄师过大江”向全中国进军的号令下,在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行进时,我们的父辈不断成长、成熟。他们打中国的“土”豪,也打外国的“洋”豪,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得到一块存身之地,而是要获得政权,建立一个人民的共和国。 </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东北四野时期的父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无情的血杀,漫长的征程,在牺牲了无数战友,共产党掌握了全国政权,我们的父辈成了硕果仅存的共和国功勋。党和人民感谢他们,给予了他们权力和待遇。因为,他们为了让人民有了主人意识,让中国在世界得到了尊重,奉献了自己的一切。<br> 他们的政治底色就是忠诚和信念,对党,对人民,对毛主席忠诚,对共产党的无比信赖。他们把老人家的一句话,一个字,一个芒果都奉若神明。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也感到疑惑,老人家和他们疏远了,启用了一帮无德无能的新人,但也仅仅简单的用“国危盼将,国安盼相”来安慰自己。当看到一些当年一同出生入死的老首长、老战友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反革命时,仍坚定不移地相信老人家是英明伟大的。一些传记描写刘少奇、陈毅、贺龙等老帅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专案组的人喃喃地表白,“我没有反对主席,我这一辈子都是忠于主席的”。我每当读到这些,心里就堵得慌。<br> 他们经历了战争时期、和平建设时期和文革十年,光荣地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南下时期的父辈们</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抗美援朝时期的父辈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很少看电视连续剧,一是没耐心,二是没精力,但对《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连续剧却百看不厌,最后干脆买了一套光盘珍藏着。很多人和我有同感,为什么?因为这个石光荣就是我们父辈的化身呀。他具有我们父辈的典型性格,政治上爱憎分明,没有私心杂念,敢做敢当,不许说共产党一个不字;生活上朴素的就象个农民,吃饭不讲究,只要“扛饿”;教子之严,父子反目僵了十几年。当最后石光荣因心脏病在病床上从昏迷中醒来,看到坐在床前十几年做梦都想见到的石林,嘶哑地叫了一声“儿子......”时,我泪如雨下,双眼朦胧,屏幕上已不再是石光荣,而是我父亲的身影。 <br> 他妈的,孙海英这个可恶的狗东西,我都已过了不惑之年,一晚上还是让他把我弄哭了好几回。</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父亲</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父亲(1951年)<br></font><font color="#ff8a00">同上一张照片是一个人吗?</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我 们 *</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是父辈精血的延续,希望的花蕾,意志的接力,信念的再传。<br> 其实,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统治集团都极其重视对本阶层子女的培养和重用,无论是军队统领、大内侍卫还是封疆大臣,无不从这个圈子里首选。苏联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最后保卫东宫的就是沙皇贵族子弟所率领的士官生。其原因,是认为这些人最可靠,是政权坚定的捍卫者。为了能让他们未来肩负重任,建最好的学校,选最好的老师来培养教育他们。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与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他们的思想教育的中心是忠君,而我们是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长大接好革命班,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br> 我们在学校为向秀丽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去抢救国家财产而感动过,为邱少云、黄继光、欧阳海的英雄行为流过泪,理解了红领巾是国旗一角的真正含义,心潮澎湃地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教室中朗朗的读书声,小松林里捉迷藏的身影,“小鸟在前面带路,鲜花为我们开放”,无不显示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当我们每天在南操场穿着洁白的哥萨克式的套头校服,胸前的稠子红领巾在晨风中飘扬,庄严地向队旗宣誓,都表明这是一支初级士官生军团。天真、无邪、童贞、童趣是我们那时生活的写照,坚定、团结、勤奋、勇敢是我们那时意识形态教育的烙印。<br> 我们向着队旗坚定地高喊“让那些认为新中国将在下一代复辟资本主义的预言家见鬼去吧”。</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校南操场队列</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老师和我们</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接受政治教育</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鼓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无论是在身穿黄军装,腰扎武装带的大串联里,还是在上山、下乡、入伍、参军的洪流中,我们慷慨无畏,气傲苍天,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br> 那时,我们就是我们。<br> 在我们历次填写各种登记表格中的“家庭出身”一栏时,“革军”、“革干”两个词已表明从那时起,社会上已经承认了新出现的干部子女阶层,也就是今天的红二代。<br> 在连队,战士们背后叫我们“干部娃儿”,干部称我们是“首长子女”。但是,我们会在出公差掏厕所时,毫不犹豫地挽起裤腿跳进臭气熏天的粪池;会在野营拉练大家都走得满脚水泡时,以惊人的毅力再抢过战友的背包扛在自己的肩上。我们把每一次苦和累都当作重压下的锻造与锤炼。 <br> 尽管我们努力与工农子弟打成一片,但不凡的气质,深邃的谈吐,勤奋的工作和对传统的叛逆,使我们与他们质朴的作风有着一大段拉不拢的距离,与同是工农出身的父辈的要求更是遥之又遥。 <br> 那时我们渴望献身,总觉得生不逢时没有赶上战争年代。记得当时在部队传抄的一首长诗,题目是“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烈士们”,副标题是“即现在活着的战友”,诗中憧憬,我们最后占领了白宫,在胜利的红旗下欢呼跳跃。 <br> 我想,如果中国现在发生反对共产党的红地毯革命或者兰色天鹅绒革命,共和国最坚定的保卫者肯定亦是吾辈中人。 </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在部队</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在部队</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笔者和战友</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笔者和战友</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笔者</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子弟兵和军首长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上张照片部分人员四十年后再聚</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子弟兵大聚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发生了巨变,我们工作、结婚、生子,带着父辈的嘱托,把我们生命的大部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去。解放思想,理论创新,有些已经颠覆了父辈坚守的信念。<br> 现在,我们这一代马上也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理想还在吗?我们的信念变了吗?<br> 当我看到在微信圈里,对我军历史变迁、干部任职,如数家珍;在各种思潮喧嚣直上,我们青松直挺,用红歌表达我们的政治宣言;在聚餐时还是那荡气徊肠的笑声,我知道,这一代人的政治底色还是红的,我想起了电影《泰坦尼克》的主题歌:<br> My Heart Will Go On__我心依旧。</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学 校 *</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东北共有五所“八一”学校,“长春八一小学”居其一,这是一所全日寄宿制学校。在这个花园般的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当时聚集了东北三省8个野战军、省军区、吉林省、长春市领导干部的子女。学校有自己的工厂、农场、松树林、果园、医院、操场、食堂,上百双冰鞋,上百件中西乐器,上百个队鼓和队号,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音乐教室、图画教室,甚至有自己的操场,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课桌、衣柜、钢丝床。这里的物质条件足以让当时任何一所学校嫉妒。<br> 学校是1954年沈阳军区政治部正式发文建立的。建校初期,校长是一位部队中校现役军官,要求我们像军人一样,听到号声起床,把被子叠得象豆付块,毛巾搭得一般齐,牙缸把和牙刷整齐地顺着一个方向,出操,队列,整个学校像一座军营。</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正是这个金色的摇篮伴随着我们走过了金色的童年,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金色的回忆和怀念。共同的家庭出身,共同的教育,造就了我们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成长经历,培养了我们共同的品质和共同的性格。这些烙印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 <br> 我们对自己的出身不能选择,但我很庆幸有这样的父亲,有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学校。</font></h3><div><br>文革时期是怎样评价八一子弟学校的?<br> “……这种修正主义教育制度和教育路线,严重地腐蚀毒害着青年一代,使不少学生产生和滋长了严重的资产阶级的特权思想,沾染了浓厚的资产阶级生活作风……这样的‘大观园’里,只能培养林黛玉、贾宝玉式的修正主义苗子,怎么能造就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接班人!‘八一’学校就是这类学校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摘自当时《摧毁“联动”展览会》解说词。<br>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十年后的评价是这样: <br> “1954年创建的原长春市八一小学,后改为八十一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摘自《长春希望高中简介》 <br>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切接见师生代表,至今校史馆内还珍存着开国元勋、解放军高级将领和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的题词。……多年来,八一中学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他们之中很多人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摘自《北京八一中学简介》 <br> ……?<br> 不同历史时期评价反差如此巨大,令人愕然。<br> 修正主义苗子?国家栋梁?草木之间,真乃时间造化。 <br> 八旗子弟?八一子弟?一字之差,更是命运使然也。 <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 <h3><font color="#ff8a00">长春八一小学大门</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校建校纪念碑</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校当年沙盘模型</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校大印</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第一届毕业生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鼓励先进</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生家长接领证明</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当年放学期间,父母工作无暇,均由警卫战士凭此证明接送</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校红楼</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校黄楼<br>原是日本关东军医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