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巨人之肩,登高而望;立育人之本,力学笃行

顺张

<p class="ql-block"><b>  窗外徐徐热,培训潺潺流。8月14日下午,我们一起聆听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冯加渔博士的报告《教育理念与成果的凝练》。</b></p> <p class="ql-block"><b>  伊始,冯博士首先用杜威的“当一个人把思考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思考,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这种告知也许能刺激接受者自己去认清问题所 在,提出一个类似的观念;也有可能窒息接受者的理智兴趣,压制他开始思考的努力。……只有当他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算真正在思考。”这句话开启讲座篇章。</b></p> 关于教育理念 <p class="ql-block"><b>  冯博士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13个判断哪些是教育理念的题目,我们很多都比较懵圈。后来随着冯博士给我们讲解教育理念的概念以及个例: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包含了教育主体关于“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或倾向,属“好教育”的观念。同时,教育理念是个其外延比较宽泛并能反映教育思维一类活动诸概念共性的上位概念;它不是教育现实,源于教育生活,它的特性有理想性、导向性、科学性、可行性、概括性。然后冯博士又利用杜威、孔子、陶行知三位巨人的教育理念润色给我们,让我们对教育理念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和了解。</b></p> 关于教育成果 <p class="ql-block"><b>  有研究,就会有过程;有内化,那肯定就会留痕;回眸拾取,那就自然而然有了产物——教育成果。教育成果是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或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的产物,包括教育经验总结、教育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教育课题项目、教育专著和教育科研成品等。接下来冯博士一一展示教育成果的认定要求。</b></p> 如何凝练教育理念与成果 <p class="ql-block"><b>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冯教授通过举例几个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做中学——教学做合一,以及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从而启示我们:在巨人的肩膀上调整梳理所看所感所悟是我们可以采取的凝练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地方式。在过程中,冯博士又讲解了“文化资本”与“文化再生产”的涵义以及与学生日常需要行为的联系。</b></p> 理念与成果从何得来? <p class="ql-block"><b>(一)明确问题:我们要具备问题意识,包括:难题、主题、议题、问题。</b></p><p class="ql-block"><b>1.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势: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因材施教,综合素养)——推进国际化</b></p><p class="ql-block"><b>2.关注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b></p><p class="ql-block"><b>以教育改革为中心,关注核心素养,双减,五育并举,课程教材等。</b></p><p class="ql-block"><b>3.回应当前教育政策关切</b></p><p class="ql-block"><b>大单元,大概念,新高考。</b></p><p class="ql-block"><b>(二)凝练概念</b></p><p class="ql-block"><b>(三)践行方法</b></p><p class="ql-block"><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b></p><p class="ql-block"><b>总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b></p><p class="ql-block"><b>(四)系统研究</b></p><p class="ql-block"><b>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b></p><p class="ql-block"><b>(五)撰写成文</b></p> <p class="ql-block"><b>  总之,从教育教学实践的追问中生成,从教育教学经验的升华中提炼,从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中发现,从学术交往或培训学习中领悟,从文献资料的阅读比较中挖掘。</b></p><p class="ql-block"><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p> <p class="ql-block"><b>  树荫中,漫步走走,一草一木,感受历史名城的火热;人流中,驻步留守,在阑珊处,轻抚你我他之间的热情。客来,好客;人过,留名。嗅闻鼻间的文化气息,突然悟出了躬行以实践,宁静而致远。风来,一片阳光;行走,一路光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