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远去 情怀永存

游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关南介村~我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弹指离乡五十年</p><p class="ql-block">古稀梦萦思万千</p><p class="ql-block">广阔天地大作为</p><p class="ql-block">打起背包赴秦关</p><p class="ql-block">窑洞、煤油灯、1969年</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夜晚腊月二十八风雪交加</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做饭风箱乱拉烟熏火烤</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遭虱子跳蚤骚扰</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出工累的背痛腰酸</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第一次……</p><p class="ql-block">多少个难忘的第一次啊</p><p class="ql-block">黄土高坡地头田间</p><p class="ql-block">热心的婆姨慈祥的汉</p><p class="ql-block">悉心照顾北京来的16岁娃</p><p class="ql-block">问寒暖帮生火做饭</p><p class="ql-block">手把手教播种耕田</p><p class="ql-block">黄土地里摸爬滚打锻炼</p><p class="ql-block">北京娃长成了陕北娃</p><p class="ql-block">滴滴汗水淌融在秦关</p><p class="ql-block">青春年华伴在南介村奉献</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我们毕业于北京第十中学。毕业时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我们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把北京户口消掉,奔向农村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六日,离开父母,兄弟姐妹,离开首都北京,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天真热情地奔赴那遥远偏辟的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秦关公社南介村 。一到那儿就都蒙了,晚上大雪纷飞,村庄漆黑一片,深一脚浅一脚在寒风雪夜中前行,敲开小队长家门,昏暗的窑洞里点着一盏小煤油灯,我们己冻的手脚没知觉,赶紧上热炕取暖,炕上只有一床破脏被……。之后安排窑洞住下,窑洞里还放着个大棺材,我们害怕的彻夜难眠,在冰冷的窑洞中抱头痛哭。</p><p class="ql-block"> 进村是腊月二十八,第三天就是春节了,这些十六,七岁的北京娃,从未离开父母,离开过幸福舒适的家,想到北京过大年,放鞭炮帖春联,佳肴美馔饺子香,花生瓜子桌上摆,亲友拜年喜气的场景,如今身在穷乡僻壤,面对严寒困苦,孩子们含着眼泪写家书,真想家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初到时,队里派人给做饭,后来让知青自己做,这可难坏了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我们,每次做饭不是做饭是哭饭,和面都不会,碱和面也分不清,不知怎么把饭做熟。还要自己砍柴、劈柴、挑水、集雨水。天旱没雨时就要挑着木桶下深沟,走很远去担水,有时好不容易挑到半山坡,一不小心就连桶带人滚下坡,白挑了。记的下大雨时,高兴的我们把大缸、小缸、脸盆、脚盆、能接水的全上阵,尽管接的全是黄泥汤,再用北京带来的白帆净化,这就是日常的生活用水。开始不会用风箱,每次点着柴火都把窑洞弄的烟熏火燎,柴烟呛的人泪流满面睁不开眼 。平时因为烧火费劲,也不烧开水,下地干完活渴了,就舀一瓢水罐里的水,水里还有小鱼虫在游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咕嘟咕嘟喝下去,还风趣的说:高蛋白,只当吃鱼啦。年轻人吃的多,都要自己推磨磨粮,干活累得懒得磨时,就直接煮整麦子吃。每天我们与村民一起天不亮就出工,一直干到日落西山,耕地、下种、除草、收割,一天只挣几分钱,一年下来还欠队里粮钱,只能张嘴跟家要……。一群年轻人苦中取乐,有哭有笑,有时还挺开心。我们用弱小的身躯挑战极限,在贫困艰难中锻炼成长,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劳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坎坷泥泞,遇过险滩困境,尝过酸甜苦辣,生活的历练让我们意志坚强。未来的日子,再苦再累也没有那时农村中饱尝饥饿与艰辛的经历了。</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三月, 南介村十名知青珍贵的合影,其中五人原是中学同窗,与分到一起的其它五人,组成新的集体,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共同生活、劳动,互帮互助,亲为家人。</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右起:林蓉华、孔淑芬、张华、杜秀荣。 第二排右起:方仲、杜建国、张华成、龙其林、曹海居、刘刚。</p> <p class="ql-block">  南介村四名女知青,小学、中学同校学友,同为军工子弟,同住六一八厂宿舍,又一同插队落户,同窗闺蜜,患难姐妹。</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O年开始修建拓家河水库,我们参加了修库大军,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村民和知青战天斗地辛勤劳动。新闻报道留下了这张难忘的照片,有知青宋学军、张华、杨明、王克勤、肖秀良、荣淑琴、许秀兰、刘洪霞、梁学兰、段抗美,其它是抗家塬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拓家河修库知青是按军队编制,军事化管理。南介村、抗家源、陈家庄三个队知青编为一个连队,我们是三连。记得每天六点吹军号,天没亮,就要排队在操场跑步,我们最怕起床号,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笑称为鬼号。</p><p class="ql-block"> 三连合影,第一排:王斌、张华、肖秀良、孔淑芬、梁淑琴、马淑琴、段抗美,张淑英、许秀兰、林蓉华。第二排:北京干部范礼、王彬、白明纯、宋学军、杨明、方仲、张海、刘刚。</p> <p class="ql-block">  每天干活要翻山,过条河才能到达水库工地,北京干部范礼给知青抗家塬肖秀良和南介村张华在河边拍下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八月,在全国学军拉练热潮中,知青拉练开始了,拉练路线从洛川到延安,来回上千里路。知青们热情高涨,期盼早日瞻仰革命圣地延安。我们学习红军长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打起背包,爬山涉水,夜间行军,白天在途径的学校住宿修整,斗志昂扬向延安进发。</p><p class="ql-block"> 拉练途中我们参观凤凰山合影,前排:杨玉玲、张华、宋兰英、霍淑霞。后排:刘文革、北京干部艾鸿岐、杨明、朱泽生。</p> <p class="ql-block">  秦关公社组织了拉练宣传队,一路上表演文艺节目,宣传革命传统,长征精神,鼓励大家学习革命前辈,吃苦耐劳能战斗,勇往直前迎胜利。秦关拉练宣传队在宝塔山下留念,前排:朱泽生、霍淑霞、宋兰英、刘文革、北京干部艾鸿岐。后排:张华、杨玉玲、北京干部林庆福。</p> <p class="ql-block">  宣传队员张华,段抗美在拉练途中表演节目,为大家鼓劲加油。</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用四天时间走到心驰神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登上了宝塔山,参观了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伟人故居。珍贵的文物、感人的历史、红色的传统给我们精神的激励,心灵的洗礼,终身受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主席故居前合影。</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刘文革、杨明、朱泽生。第二排:北京干部艾鸿岐、张华、霍淑霞、宋兰英、杨淑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家岭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刘文革、北京干部艾鸿岐、杨明、朱泽生。后排:张华、霍淑霞、宋兰英、杨玉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央大礼堂前留念</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宋兰英、张华、杨玉玲、霍淑霞。第二排:艾鸿岐、李兰義、杨明、朱泽生。</p> <p class="ql-block">  张华和张淑英在毛主席故居留下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当年延安驻京办,慰问北京知青的苹果酒,盛酒的水壶上红色的老知青三个大字,让我们心中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离开南介村返城回京四十一年后,二O一四年九月第一次回乡探亲,大队书记亲自开车接我们进村。知青八人是:孔淑芬、林蓉华、张华、曹海居、刘刚、杜秀荣、杜建国、方仲。</p> <p class="ql-block">  南介村~我们的第二故乡,久别重逢喜心头,千言万语杯中酒,父老乡亲敞开怀抱热情欢迎远道回家的儿女。</p> <p class="ql-block">  杯中酒甜,心中情浓,村民们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衷心感谢杨宽仁书记和父老乡亲的热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久别相见格外亲,唠不完的磕,道不尽的情,乡亲们端上美酒佳肴庆重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次探亲与乡亲们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高兴地看到南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新面貌。破旧的土窑换成漂亮宽敞的砖窑,家家通电,户户自来水,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原来家里有辆自行车就了不得,现在摩托车、汽车、拖拉机比比皆是,村村通泊油路,公交车开到家门口,乡亲们都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几位是当年带我们一起劳动的婆姨们,当时也就大我们十岁左右,她们结婚早,吃过很多苦。早已苦尽甘来,步入幸福的晚年。</p> <p class="ql-block">  走进当年自己住的窑洞,早已荒废,破破烂烂,触景生情,满满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男知青住的窑洞和做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昔日贫瘠的黄土高坡,今朝果树林立,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家家果香四溢,人人喜笑颜开。我们高兴地在果园中感受这美好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感谢村书记、队长和村民,开了三辆车,带我们八个知青游览了黄帝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览中拍下了幸福快乐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回村时,正赶上一个村民儿子结婚,我们走进漂亮的新婚窑洞。今非昔比,过去迎亲骑毛驴,现在是轿车车队 。原来买卖婚姻,今日自由恋爱,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婚礼上高兴地看到了洛川面花,面花也叫花馍。造型别致,形态逼真,这是餐桌上的美食,赠送亲友的礼品,是洛川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五月份,第二次重返南介村探亲。有知青杜建国夫妻,张华夫妻,林蓉华,共五人。我们在老书记家门口留下了这张难忘的照片,照片中老书记杨育江当年给予我们如父的关爱永记心中,他现已八十九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照片中还有他的儿子,现任书记杨宽仁,原小队长儿子杨孙海。</p> <p class="ql-block">  这次去南介村,女同学住在原小队长家,与他爱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踏上黄土高坡沟壑纵横的土地,当年爬坡、挑水、摔跤的画面不禁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乡亲们热情真挚感人,杨宽仁、杨孙海、杨雷红、杨棒银几位村民,开了两辆车,带我们去参观拓家河水库,面对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想起修库筑坝挥洒汗水的当年,心潮澎湃,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乡探亲还参观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博物馆是北京政府援建,馆中详细展示了北京知青延安插队的情况,我们的名字也都记载到那里,成为知青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还游览了延川乾坤湾景区,照片中有:杜建国夫妻,张华夫妻,林蓉华,还有一道同游的刘家渠的王凤茹,王强,王连英。</span></p> <p class="ql-block">  南介村知青同甘共苦一起生活了四、五年后陆续返城回京,这是分手二十五年后第一次在京相聚合影。</p> <p class="ql-block">  二O一六年,我们七人到家中看望了曾去过秦关公社的北京干部范礼,当年他为北京知青热情服务,排忧解难,还给我们拍下了许多珍贵照片,与知青建立了深厚感情。现今他已九十岁高龄,因不小心把腿繂伤,正卧床养病。老人家记性真好,还记得每个知青的名字,那天去的有:肖秀良,许秀兰,梁淑琴,杨会英,张华,张海,我们衷心祝福范老早日康复!</p> <p class="ql-block">  经龙其林同学提议,大家一至赞同,定为每年第一个星期日,做为南介村知青相聚之日。几年来一直坚持,大家欢聚一堂,畅谈今昔。知青岁月远去,知青情怀永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青相聚忆当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把酒言欢续情缘</p> <p class="ql-block">  知青,我们没有经历过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但我们经历了饥饿劳累与青春动荡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知青一代为袓国奉献青春。</p><p class="ql-block"> 现两鬓斑白,皱纹满面,却仍把自己昵称“知青”。</p><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知青岁月,历历在目,成为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制作:洛川县秦关乡南介村北京知青张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