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能启人心智、撼动心灵,而对教师来说,读书,更能积淀素养、激发思考,指点迷津。为提高教师们的个人素质,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提高个人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宾县第一小学校组织全校教师暑假期间开展读书活动,为了让读书活动更加具有方向性,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学校领导为教师们精心选择了两本书目《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班级创意管理的智慧》供大家暑假阅读。</p> 读书是一种最美的姿态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步履不止。”暑假并不是结束,而是一段别样的新旅程,它少了一丝约束,多了一份自律。六年级的七位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潜心阅读。我们在书籍中探寻教育真谛,收获全新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一本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一个故事,一段旅程</p><p class="ql-block"> 一份感悟,一份共鸣</p><p class="ql-block"> 一份坚持,一份收获</p> 分享是一种最美的行为 <p class="ql-block"> 每到读书交流的时刻,教师们便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硕果在交流中生成。教师们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反思中超越自我。</p> 王永芳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读完《深度教学》第六章第二节中“三段学习”内容,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1. 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2.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课堂”的表现,就是“生本课堂”的全部?3. 前置性作业一定表现在课外?4. 前置学习目标如何确定?5. 是否每天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6. 前置学习内容如何设计,是主观性问题还是客观性问题?带上这些疑问,对于下学期即将教学一年级,我开始尝试设计一年级的前置教学。</p><p class="ql-block">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双双朦胧的眼睛,一双稚嫩的双手,如何完成作业呢?秉着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总体原则:针对课文和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突出本节课实质性的问题,做精做深。比如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上学了》,我将尝试做以下前置学习:1. 了解自己的学校名称。2. 知道的名字和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3. 了解基本的问候用语,比如: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老师好;见到同学能问好:你好等等。4. 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基本信息,姓名、电话。5. 学习唱《上学歌》。6. 了解语文书的大板块,了解目录的作用。(寄语——给小朋友的话、目录、课文)。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家长的辅导下,完成前置作业。</p><p class="ql-block"> 前置性作业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也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也会通过这个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会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假如能在课堂上利用好前置性作业的话,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p><p class="ql-block"> </p> 贾喜义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读完《深度教学》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让我对“深入挖掘教材”这一并不新鲜的观点有了更深的思考。书中直截了当地指出:不能直接将教材知识简单地视为现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它是教师教的内容而非学生学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们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它只是某一知识点的载体,只是一种呈现的方式而已,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解读、应用。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学生在明确了基本关系之后,可以尝试将其中一组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修改一下,18厘米、6厘米和2厘米中,改变一下2厘米这条线段,取整厘米数时都有哪些可能?学生整理完所有情况之后,我们可以提问:24厘米可以吗?24+6>18,可不可以?在学生思辨的过程中发散学生思维,从中体会到此时的较长边已经不是18厘米了,也就是较短的两边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在经历思维冲突的过程中破除思维定式,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设计首先基于教师对于教材的钻研深度,要看清看透,把握知识本质,继而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对教材知识进行加工。</p><p class="ql-block"> 此外,这部分内容还对学科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p> 马晶珠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读《深度教学》第七章——深度教学策略,读后收获颇丰。在这一讲中探讨了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记不住或者记住了但是不会用,又或者会用但是无法迁移解决新的问题,还有就是没有兴趣,不想学、不爱学、不会学。对于这些问题只是靠单纯的延长学习时间、反复讲解和重复训练解题是不能解决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坚持价值观与能力并重育人。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单元学习主题。</p><p class="ql-block"> 实现深度学习有两个必要前提。①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科育人价值;②教师深刻理解并尊重学生。第三点是抓住深度学习的四个关键策略。这四个策略分别是:①选择情境素材链接策略;②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策略;③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互动策略;④团队教学研究的改进策略。</p><p class="ql-block"> “学⽣兴趣不浓,基础不扎实”成了很多⽼师降低教学要求的理由,这⼀认识直接导致有的学⽣的学习状况每况愈下。因为总有教师会这样问我。课肯定是要备的,只是在以往的教材筛选上我总认为学⽣接受不了这样深度的作品,⽽换成较为熟悉⼀些,易懂⼀点的作品来代替。同时也减少了⾃⼰对新的作品的琢磨,减少对重难点的研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要求以生为本,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形态。小学教学深度学习的推进,应以问题因子作为切入口,在“以问促教”的进程中,实现“以探促学”的深度学习。有效问题的创设,是点燃深度学习的导火索。在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驱动之下,学生深度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以更加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核心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问题是启发深度学习的切入口,探究学习是落实深度学习的重要举措。通过“问”与“探”的联合,引导学生以多元化的思维视角,向深度学习前行。</p> 付国胜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而勤于沟通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更需要做到耐心、周到、妥帖、细致。在担任班主任的十几年期间,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但读完《班级创意管理的智慧》这本书以后,感觉自己对于班级管理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不仅有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还有结合很多事例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理念。书中讲述最多的就是尊重,尊重学生的行为、想法、个性思维、个性差异等等,告诉我们应该用平等的关系与学生相处。读完全书,第三章《以爱唤爱,讲究激励艺术》和第四章《另辟蹊径,巧用心理效应》让我获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1.奖励是为了给学生带来荣誉感,而不是改变学生努力的动机。物质奖励只是辅助,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所以很多家长都拿物质激励孩子学习,甚至奖励的物品已经让奖励性质“变味”。作为教师的我们平时应以精神奖励为主,防止孩子养成对金钱、物质的贪欲,养成勤俭朴素的行为习惯,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 2.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相信很多教师都能够做到,甚至能够借助孩子出现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但书中的要为学生创造闪光点让我耳目一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很多,我们教师不应该被动地等着孩子的闪光点现身,应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帮助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表现出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进步。</p><p class="ql-block"> 3.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学生能够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学习,往往会采用激励的语言。但是如果说的过多,就会使学生产生书中说的“超限效应”,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做到合理运用奖惩,结合学校“课堂有效评价的语”的课题,改变单一、枯燥、模式的评价语,我们应寓批评与鼓励之中,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p><p class="ql-block"> 4.“鲶鱼效应”是依靠刺激产生的效应,有正面的作用,这种刺激不是强制性的、威逼性的、而是促进性的、鼓舞性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优生充当“鲶鱼”给其他学生带来压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也可以让某个范围内的某个同学做“鲶鱼”提高这个范围内同学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勇于超越自我。当然,对于班级有促进性的“鲶鱼”型学生,我们老师要进行培训,使他们拥有某方面的特长,有可能这个时间会长一些,只要我们坚持,班级的班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每个想法和案例看似是不同的,但是对于班级的管理又是相辅相成的。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如果把一些理念融会贯通,管理班级就会得心应手。</p> 马洪波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读了《班级创意管理的智慧》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第二章为我明确了班级管理的方向。第二章中讲到“班级制度虽然用静态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具有针对性,使用对象是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班级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是班级意志的体现。学生如果不参与制定,那么在主观上不会认可,更谈不上去遵循与执行它。我们要借着制定班级制度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遵纪守法的教育。在制定班级制度上让学生当家做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和自觉遵守,这样,班级管理制度才能更具可行性和有效性。”读到这我不由想到自己刚当班主任时总认为班规的制定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事,制定得越细越好。可实际班级管理的一团糟。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决定改变以前的做法,每次在制定班规前说明班级管理制度的意义和目的,做到孩子们在思想上形成统一。然后让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提出管理意见。管理由孩子参与,这样即能让孩子自我教育,又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自我塑造和良好道德素养的自主养成。</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决定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来参与班规的制定与修订。然后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讨论班规中有哪些需要删去的,有哪些需要进行修改。再发布新的班规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通过。 </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班规对于班级的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班规的制定,通过班规的遵守,最终能提升我们所有学生的自管自育的能力。</p> 韩国忠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读了《班级创意管理的智慧》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管班,需要智慧,尤其是实践智慧。特别是第五章潜移默化做有魅力的班主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班主任应该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经常会听到: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一个班级能否活起来,首先要看班主任是否做好了表率,活起来了没有。由于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班主任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班主任活才能带动整个班活起来。我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上自习保持安静,上课不迟到下课后和学生们一起运动、聊天,和学生们拉近距离,彼此了解,让他们对我有好感,信任我。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新课程要求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塑造新的形象。为人师表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当然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身作则,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教育改革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其次是要继续努力学习,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教师只用简单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账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观。以德为先,以爱为本,以理服人,把自由与民主之风真正带入我们的班级,把尊重与关爱毫无保留地带给我们的学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师德的魅力。班主任在处理问题,就是在管理班级时,或许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能鼓起孩子前进的风帆,或许教师一个善意的眼神就能指出孩子改进的方向,或许教师一种倾听的姿态就能获得孩子倾诉的渴望,或许教师一次轻柔的抚摸就能安慰孩子受挫的心灵。因此,要解决班主任所面临的困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班主任必须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p> 霍美荣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读了黎晓敏和王林发的《班级创意管理的智慧》一书的第一章《管理留白,给予呼吸空间》,我深有感触,结合书中方法和我自己作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表率一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好处”。可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务必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跑步不戴围巾,那教师在跑步时又怎样能任凭围巾飘扬在自己的胸前呢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要走进学生内心,做学生知心人!亲其师,信其道嘛!</p> 积累是一种最美的方法 <p class="ql-block"> 指间流淌翰墨的书香,精神游走文字的世界,六年级的七位老师,她们不畏烈日炎炎,怀着读书有用的好学思想,孜孜不倦;不惧骄阳似火,执笔书写读后的摘抄笔记和感悟,一丝不苟,笔尖书写芳华。</p> <p class="ql-block"> 在读书中,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在读书中,学习更好的教育思想,这个假期我们的老师们一直在品香茗、沐春风、并聆听高人谈话,我们的老师们不断在其中寻找灵感,超越自我。这个假期,通过阅读,每一位教师都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今日之收获,用于明日的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能更好的服务于家长和孩子。让我们一起勤于读书、乐于反思,做最有思想的教育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编 辑:王永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审 核:贾喜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刘广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总审核:林桂霞</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