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

葡萄

<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所向往的地方,也许是神秘莫测的太空,也许是风景如画的西湖,也许是广阔无垠的草原……而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是——广阔无垠的草原。</p><p class="ql-block">本来打算八月份去草原,准备了一个月的行程,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破灭了,满怀期待准备好了的红色丝巾,红色的裙子就这样被搁浅了,好心塞!因为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出行,所以又临时改变了路线去山西,去山西今年已是第二次了,今年是把山西翻来覆去的串了一遍😀,由于路线的变动,好多人都哈蛋了,最后就剩九个猴了🤒!</p> <p class="ql-block">刘总,飞哥两车九人,八月五号三点南门户外店集合出发,直达庞泉沟。</p><p class="ql-block">大概的行程按原计划稍有变动</p><p class="ql-block">五号晚上到达庞泉沟,晚上宿营。</p><p class="ql-block">六号十二点开始漂流大约两个多小时,下午大阳古镇到了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古镇上一直溜达到11点多,女人们吃了些乱七八糟的烤面筋,汉堡,鸡柳,男人们吃了古镇的特色菜,驴蹄子面。晚上在镇上的一处网红打卡点住宿,人和小院。</p><p class="ql-block">七号皇城相府,下午郭峪村,晚上郭峪村住店。</p><p class="ql-block">八号中午九女仙湖,下午到达蟒河,晚上住民宿。</p><p class="ql-block">九号早晨蟒河,中午饭后到达王屋山景区,全天大雾弥漫,晚上到达了盐湖。</p><p class="ql-block">十号早晨关帝庙,下午大槐树,晚上到达了王家大院,本来打算宿营,因为一直下雨住了酒店。</p><p class="ql-block">十一号早晨王家大院,下午平遥古城,晚上常氏庄园起锅烧油,安营扎寨。</p><p class="ql-block">十二号常氏庄园,下午五点多平安顺利的返回榆林。</p><p class="ql-block">一直觉得人应该去旅行,在年轻的时候,趁着有脾气装潇洒,有本钱耍个性,离开睁眼闭眼看见的城市,逃离身边的纷纷扰扰,找一个让心里安静和干净的地方,自己变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后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给老年的自己。美的记忆长久留存,在于我们领悟自然的用心程度,和心灵的丰富之中。</p><p class="ql-block">启程时的期待感,返程时的归属感,短暂的旅途结束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李行的感悟,这次纯属老年团,平均年龄五十大几,都秋后的蚂蚱了,蹦达不了几天,趁现在还有充足的精力,自由的时间,能蹦哒就尽情的蹦哒! 所以要感谢,感恩每一段的经历,每一个当下时光,感谢我们每一次出行的组织者,策划者,感谢我们的大厨刘嫂,还要感谢刘总赞助的茅台酒,飞哥赞助的老公鸡,这顿大餐让我们在蟒河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直至现在也记忆犹新😇。每次出行因为有了你们的担当,无私的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才让我们有了这一次次难忘的旅程。</p><p class="ql-block">由于手机的故障,好多照片都没有,让蓝梦给我发了些,也都是重复照片,所以本人的照片有点多呵😜!</p> <p class="ql-block">庞泉沟峡谷漂流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镇,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栖息地。漂流河段全长10公里,落差130米,以其参与度高、体验性强、落差大、水量足、船行急而成为华北地区最具刺激性的动感、时尚、新潮水上运动娱乐项目,被誉为“华北第一漂”。</p> <p class="ql-block">在山西省泽州县太行山麓,有一座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古镇。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燕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大阳明清时期仕官如林,当地民谣“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都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大阳的文运盛兴,仕官迭出。同时大阳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由西汉至明清,大阳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色艺双绝的赵飞燕,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耿介不阿、上万言书的茹太素,为国捐躯的武状元张大经等等,他们在大阳的历史上先后都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大阳古镇远处群山怀抱,气象万千。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尤以“香山十景”最为著名。2008年被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1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由内城、外城、紫芸阡、西山院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p><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皇城相府入选2018《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年度魅力文化景区。</p> <p class="ql-block">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1]位于AAAA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南300米(皇城相府实为郭峪古城的北翼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城堡式村落。城内是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p><p class="ql-block">郭峪村还是明代顺天巡抚张鹏云,清代刑部侍郎张尔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所在地,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长大成人的地方,历代进士15名,举人18名。民间谚语“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p><p class="ql-block">郭峪村历史久远。郭峪始建村当在唐初。明朝时,郭峪为里,到了清朝,又称镇。民国六年(1917年)实行编村制,郭峪里改为郭峪村。</p><p class="ql-block">郭峪村规模宏大,形制完备,村落古建面积达18万平米,有城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遗址等,现在的郭峪城址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为了防御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而修建的。城呈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形状,南北400米,东西300米,高12米,阔5.3米,城周1400米。城堡设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楼10座。郭峪的城墙上,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墙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p><p class="ql-block">郭峪建筑群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现存传统院落在建筑格局、形式、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保持原状,整体设计和营造均出自当地工匠之手,是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真实体现。</p> <p class="ql-block">九女仙湖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阳城与李寨境内,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并以湖中耸立的巨石奇观——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传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蟒河,亦称漭河、莽河,黄河支流沁河的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南指住山麓花野岭,由北向南,流经晋城市阳城县、河南省济源市、孟州市,分为两支,再经温县、武陟县,在武陟县分别入黄河和沁河。 全长130公里(一说106公里), 流域面积1328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王屋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又称“天坛山”,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曰王屋也”。王屋山绝顶海拔1711.3米,名曰"天坛"。王屋山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户晓。王屋山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北靠盐池,面对中条。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开始修复。景点“关公信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国家4A级旅游景点,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之称。</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2015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2017年11月19日,获得年度旅游目的地声誉奖。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绵山旅游风景区位于介休市东南20公里处,古称绵上,又名介山。历代相传,晋文公火焚绵上,求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与母相抱而死,从此绵上成为介子推封田,历代又在山中依山就势兴建了不少佛寺道观。是一处集峰、桥、洞、岩、崖、泉于一身,纳雄、奇、险、绝、秀、幽于一体的名山和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注定要去的地方,多远都有光。</p><p class="ql-block">山西境内有不少的旅游资源,其中晋商文化建筑就是众多旅游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就是晋商文化的代表,晋商文化曾在山西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山西境内遗留着非常多的晋商文化遗迹,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除了平遥古城之外的其他晋商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常家庄园位于山西晋中,是山西境内最大的庄园建筑,因此人们称其为“天下第一大庄园”;常家庄园是常氏家族的居住的地方,始建于乾隆年间,占地面积达到了六十万平方米,庄园内各种房屋建筑共有四千多间,五十多座楼房,十三处小园林,后来由于战争,常氏庄园中的建筑多处被毁,后来得以修复。</p><p class="ql-block">常家庄园现在可供旅游参观的仅是庄园内遗存的半条街,其中宅院、园林、房屋应有尽有u,但却只是整个常家庄园的四分之一左右,虽只开放了半条街,但是街内有山、有阁、有园、有院……应有尽有的建筑形成了庄园内独特的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整个庄园占地面积十多万平方米,整个庄园内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而且还拥有极强的功能性,庄园内由堡门、堡墙、街道、建筑、商铺等组成,庄园的街道北面是住宅区,沿着街道一字排开,与宅院相邻的是园林区,可以欣赏各种风景,南面是各种街道,整个常家庄园各个宅院相互依靠,堡门开着的时候自成一派,堡门关闭,整个庄园就像一个大堂,其建筑者之精致巧妙程度堪比故宫,人们也常常称之为晋中“小故宫”。</p><p class="ql-block">常家庄园建于明末,后来晋商文化兴起繁盛,常氏家族越来越庞大,慢慢地常氏又修建了一些房屋;康熙年间,常氏做起绸布生意,并逐渐壮大,开起了常布铺,这一举动奠定了常家商业发展的基础,后来常氏家族逐渐跻身于各大商贾行列。</p><p class="ql-block">其富贵程度虽比不上一个大国,但足以媲美一个小国家用富可敌国形容也不足为过;我们都知道乔家大院名声很大,但它却远远不及常家庄园之大,有人说常家庄园的一条街能比得上乔家大院的一个院,可想而知常家庄园有多大。</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