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盘山二日游》</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红崖村老巷子景区</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程党会</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景区简介</b> </h1><div> 逛完野荷谷景区以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地乘大巴赶往隆德县城关镇的红崖村老巷子景区,这一段路比较远,一下子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了景区门口,红崖村据说是全宁夏境内最美的古村落。</div> 红崖老巷子即六盘人家红崖民俗文化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紧临青兰高速公路隆德出口,距县城1公里,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北依六盘山,南凭清凉山,清凉河穿流而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隆德县简介</b></h1><div>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处北纬35度21分至35度47分、东经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之间。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 襟带秦凉,拥卫西辅,有"关陇锁钥"之称。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全县行政区域面积991平方公里。</div> 户籍人口据2020年统计,共有49138户、154412人,常住人口39668户、109451人;其中男性常住人口55689人,占50.33%;女性常住人口53762人,占49.6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58:1。全县下辖13个乡镇、98个行政村、10个社区,452个村民小组。全县常住民族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城关镇简介</b></h1> 城关镇位于六盘山西麓, 隆德县城内, 东望六盘,西眺沙塘,南接陈靳,北邻好水。“312”国道纵贯东西。隆秦、隆张县道穿越南北。六盘险居,水道西行。境内群山绵亘,峰峦叠嶂,地势东高西低,海拔介于1963——2864米之间,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早,冬严寒绵长。素有“溽暑有风还透骨,芳春积雪不开花”之说,年平均气温4.5——5.1℃。 <br> 1984年建镇,2003年11月在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中将原峰台、城郊两乡撤消并入城关镇,新城关镇由两乡一镇组成。现辖12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81人。占地面积89.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316亩,人均耕地3.4亩,其中历年退耕面积26127亩。2008年农业总产值完成8511.7万元,粮食总产达到435万公斤,人均有粮31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0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百年老巷子</b></h1> 红崖村内有一条长约200米的老巷子,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老巷子里分布着十几个农家乐院落,通向巷子院落深处依次可看到石台阶、石村寨门洞、老巷子、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土蜂窑子、砖雕照壁、红军墙、土羊圈等古老乡村建筑,给古村落渲染出了生动浪漫的历史人文气息。<br> 近年来,隆德县依托红崖村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千年隆德县,百年老巷子”为主题,以打造“红色旅游景区,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为理念,在保留古村落原始特征和原住民生活、生产场景风格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坊文化”。 改建成目前老巷子一条街、家庭客栈、茶馆、酒吧、农家乐、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等景点设施;建设红崖泉、古钟石阶、红军墙、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党委会议遗址、红军小广场、民俗文化墙、景观雕塑、造型、园林小品20处;新建入口大门、停车场等10余处建筑。 发展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等经营户9家、美术馆1处,着力打造非遗小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5、六盘山第一村</b></h1><div> 红崖村以打造“红色旅游景区,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为理念,建设红崖泉、古钟石阶、红军墙、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党委会议遗址、红军小广场以及民俗文化墙、景观雕塑、造型、园林小品等20余处,可全面体验红色革命文化。</div> 红崖村还以“食”文化为内涵,建成小吃广场,发展老巷子福煦菜、老巷子农家大灶台、禾园等农家乐27家。红崖老巷子是体验乡土风情、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农耕生产、记住乡音乡愁的绝佳去处,被游客誉为“六盘山第一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6、战略要地</b></h1> 解放前的红崖村,曾数次成为争夺隆德县城的战争指挥中心,其中宋金争夺德顺郡之战、成吉思汗拔德顺州、李自成攻占隆德城等,都曾在红崖村安营扎寨,指挥战事。 1935年秋,红二十五军长征途径隆德,其先遣部队宿营红崖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为该村留下了鲜明的红色革命文化印记。 五角星旁的竖碑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先遣团团部遗址”,后边的土墙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先遣团党委常委扩大会”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7、红崖村简史</b></h1><div> 清朝同治年间,马姓家族从甘肃静宁搬迁至此,居住在红崖山畔,起名为红崖马家。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更名为红崖大队。2003年乡村合并后叫红崖村一组。2010年以后,一位银川摄影者发现了红崖村的艺术价值,向有关领导建议开发。2011年开始,红崖村首批改造了9户人家。后又修了入口形象大门、文化墙、景观小品、老戏台休闲小区等。<br></div> 红崖老巷子东倚龟山,西临清流河,南靠清凉寺,村子东山及西川为农田,村落整体依山而建,居民区南北排布,错落有致,从山底向半山腰按扇形分布,各家各户大门向西,清凉大道南北贯穿全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红崖村改建</b></h1> 2011年,为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我县对老巷子进行了修缮和改造,重建了烽火台、东西村门等部分已倒塌的基础设施,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遍布老巷的耙、犁、耱、叉等保留了农耕文明的痕迹。百家姓砖雕、红军墙、砖雕照壁、拴马槽、红灯笼、戏台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乡野画卷。<br> 石磨、石盘、古井、古柳、老钟等显现了千年老巷的沧桑;书画、石匾一条街、停云美术馆、廊亭书画、张氏书法藏馆、老巷子风情剪纸等彰显了艺术之乡、书法之乡的魅力。自2017年老巷子对外开放以来,便被称为宁夏最美的巷子。经营以来共接待游客70余万,经营性收入达700多万。<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9、如今的老巷子</b></h1> 如今的红崖村,已经能够让旅客得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观田园风光、赏民间文化、听红军故事、看民俗表演”的全方位体验。如今,步入老巷子,别具一格的建筑及极致优美的农村风光让游客留恋,老巷子,正成为隆德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一句“我在老巷子等你”正成为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最响亮口号。<br> 村中高高的炮楼,是这里最显眼的建筑,登级而上,可俯瞰红崖村全貌。如今它是人们观光的最佳之地,过去它是红崖村集结的号角。村中的炮楼是红色记忆最真实的写照,坐在巷子中的两三个老人,有一搭没一搭的抽着烟,用故土乡音拉着闲话家常,或讲着如小巷一样曲折的故事。言谈中,有着历尽世事沧桑后的宁静与淡定。<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各种有特色记忆的照片</b></h1>(1)凸凹不平,极具立体感的百家姓墙 (2)老水井、轱辘 (3)烽火台 (4)老炮楼 (5)老门楼 (6)老院子 (7)老石碾子 (8)老土墙 (9)老房子 (10)老土炕 (11)老标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2)老巷子 (13)红军泉 (14)老酒坊“一诺酒坊” (15)老台阶路 (16)老石槽 (17)老用具 (18)农家大灶台 (19)老漫画 (20)创客园 (21)基地墙 (22)《六盘山之恋》拍摄地 (23)特产转卖街 转完红崖村老巷子后,我们顺便就在老巷子的饮食点吃了午饭,我和霞客几个人在同一家饭馆吃的饭,这家饭馆的师傅手脚特别的慢,半天上不了一碗饭,他们几个要的炒饼,我要的是一碗我平常最爱吃的可以克食降温的浆水面,等了三四十分钟后终于给我把浆水面端了上来,遗憾地是不但很贵而且还特别的不好吃。吃完午饭后我们就乘车直达本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作者简介</font></b></h1><font color="#167efb"> 程党会,武功县河道乡上河道村人,1963年出生,1984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武功县作协会员和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陕西汉中中学、武功薛固中学、武功长宁高中、河南新欣学校、北京华诚中学、北京京华学校、西安航天中学、杨凌高新中学任教,现任教于西农附中。本人喜爱旅游和打乒乓,作品散见于多家文学平台,多数文章均可在网上查询。<br><br> 电话 13060394871<br> 微信 cdh13060394871<br> QQ 361033464</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