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3-15日,滨州市第三期市“三名”培养工程奔赴有着浓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十三古都西安,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活动。</p>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 13日上午,滨州市第三期三名工程人选跟岗研修开班仪式如时举行。蔡局长做了动员讲话,从端正态度、转变角色、知行合一三个方面提出来希望和要求。我们在蔡局长珍惜机会、虚心学习、追求卓越的嘱托中拉开了学习的帷幕。</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聆听了史建义老师主题为《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着力全员育人》的专题讲座。史老师的讲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梳理,引发了我们诸多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一、关于相关政策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包括很多的校长,都对此不够重视。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这不是我们这个层面的事儿,这是上层领导的事儿,领导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静下心想一想,这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的误区,也是我们被动工作的一种态度体现或思维方式。同时,不了解政策,我们就没有方向性和方向感,就永远停留在“匠”的层面,而无法突破自己。</p><p class="ql-block"> 二是教师无法“破框”,困在自己的“成瘾性”上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史老师讲到,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这样的“痛苦”——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内耗”,但是认为“改变”不了。</p><p class="ql-block"> 《欲望的博弈》这本书讲到,我们人类的大脑虽然有860亿个神经元,但是我们的基本操作流程也是趋利避害:什么东西有奖励,我就多做;没有奖励,我就少做。比如说吸烟、吃甜食、刷手机,这些东西叫作什么呢?作者说我们在用这些习惯“自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吸烟不好、半夜爬起来吃甜食不好、一直刷手机对身体不好,甚至我们也会很懊恼,但是我们控制不住,我们就是喜欢去做。我们为什么忍不住去做呢?因为它能够给我们的头脑带来积极强化。</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作者提出了“正念疗法”。正念仅仅是对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里发生的事情产生兴趣,靠近观察,与之亲近。正念就是这种接近自己体验的意愿,而不是努力想要放弃自己不快的渴求。”不是说你非得强迫自己要做什么,你只需要念念清晰——比如,知道自己在抽烟,感受那个烟的味道,体会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把这些搞清楚了,你就不会盲目地跟着那个习惯走了。</p><p class="ql-block"> 三、一视同仁还是因材施教,追求平等还是公平</p><p class="ql-block"> 其实,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当一视同仁,而应当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 平等更加注重的是“一刀切”,而追求公平才更能关注到孩子们的个性差异。有的孩子需要引,有的孩子需要推,有的孩子需要扶……</p><p class="ql-block"> 四、何为素养</p><p class="ql-block"> 史老师纵观古今,横贯中外,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关于“素养”的解读。其实,这么多的思想和观念看似“罗列在一起”,实际上有“根源”所在,那就是“人的发展”。教育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民族底蕴,但更有基于全人类人性发展总基调。</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也要用国际视野,将更加有利于我们孩子们素养的提升,塑造民族的自信。</p><p class="ql-block"> 五、共勉</p><p class="ql-block"> 最后,史老师从不同层面与我们共勉了他关于教育的一些思考。其实,这些都是基于“道”的东西。有术无道止于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给了我们“道”,我们才可能生发出更多的“术”。</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聆听了王越群院长的报告《新时代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师的挑战与行动建议》。</p>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认识新时代及关联的教育改革</p> <p class="ql-block"> 王院长,深刻分析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目标,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_09_2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和推进措施。</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p>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课程改革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第8次课程改革是一个分水岭,称为“新课改”,从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六个方面进行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p> <p class="ql-block"> 指出仅“挖掘教材”是过往经验,不能适应“双减”育人要求。老师要吃透三本书: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守住课程教学的方向、底线和边界。</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2022版课程课程标准的新变化</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践行2022版课程标准的新行动</p> <p class="ql-block"> 2022版课程标准的七大变化表现在:思想性,跨学科,学段衔接,核心素养,实践应用,教学评一致,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我们要树立课标的“圣经”意识,敬畏课标。做到以标备课,达标上课,超标研课,执标听课,运用课标人人过关。</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行者的姿态为向上</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研者的潜行是执着</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同伴的引领是进步</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学习,已落下帷幕,学习还在继续,成长永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剪辑:张付亭 韩素静 杨荣辉 李顺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