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何必曾相识

香樟一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白居易传》有感</h3> <p class="ql-block">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古诗,只要是中国人都知晓。正因为这首诗,一时间在长安城经久传唱,让诗人名声大噪。他就是唐朝中兴时段的白居易。从某种程度上说,白居易的一生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唐史。</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生逢乱世,早年颠沛流离,受尽人间苦楚。十六岁时,他扬名京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却食不果腹,衣不御寒,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闲居乡野。二十八岁时,他参加科考,十年三登科,意气风发,激扬文字,之后入朝为官,可谓仕途通畅,却不料竟然惨遭贬谪,昔日炙手可热的新星沦为了平阳之虎。之后,他在宦海起起伏伏,最后终于看透大唐的颓势,急流勇退。</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这个人,只要你细读他的人生,就会爱上他的风古。</p> <p class="ql-block">  于诗歌,白居易通人情,懂百姓。他认为好的诗歌是老少妇孺听得懂皆为好诗。每当他完成一首诗,必要念给老母亲听,乡村老人听,当他们听懂了,才会满意。也就是说白居易的作品是为百姓写的,为百姓发声的,而不是为了求取自己的高官厚禄,避重就轻,束之高阁。所以,白居易为后人留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诗:《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暮江吟》《钱塘湖春行》《池上》《忆江南》……</p> <p class="ql-block">  于爱情,白居易可算矢志不渝。他与邻女湘灵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甚至海誓山盟,非湘灵不娶,却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最后毁约失信。湘灵度入空门,自己深感愧疚,但因自己有家庭美妻,愧对灵魂,亦是再不相信爱情,世间走一遭,最后自己也皈依佛门,在香山寺度过余生,所以自称香山居士。</p> <p class="ql-block">  于仕途,白居易大起大落,几经波折,却始终不曾施展自己的一腔抱负。虽有着“诗王”的美称,不过是空有其名,从不曾大富大贵,亦不曾位及人臣。最后只好独善其身,远离朝堂,择一处山野,山清水秀处,结草堂,饮酒品茶,吟诗作赋,淡然处世。</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为人至真。失去至亲时,他悲痛欲绝,却没有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失去爱情时,他心如死灰,却依旧存有一颗怜悯之心;仕途失意时,他心灰意冷,却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积德行善,友好乡邻,造福百姓。然而,无论荣华还是落魄,白居易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造福百姓。凡他经过的地方,他都用自己的心血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繁华篇章。</p> <p class="ql-block">  他是周至的大青天,一心只为民做主;他是忠州的大唐贤刺史,把一片贫瘠之地,点缀得处处花开;他是苏杭的好太守,修堤防,疏六井,建山塘,富甲一方;他是洛阳的散财老人,凭一人之力,捐资八节滩,变险滩为通途。繁华落尽,他终于寻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安然,化身为香山佛子,白衣鸠杖,翩然而去。</p> <p class="ql-block">  他留给世人的却是大量珍贵的藏书,三千余首美丽的诗篇,还有那一世精彩绝伦的传奇。在白居易收藏的《白氏长庆集》里,记载了白居易的诗词约有三千多首。在这三千多首诗中,我们可以大致分为这几类:讽谕诗、闲适诗、杂律诗、感伤诗。讽谕诗大多用来讽刺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状的,这类诗的作用大多是为了劝谏皇帝和训诫世人,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这类诗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白居不是自己骨血,亦不曾继承自己衣钵……</p>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此坎坷,但是幸好,白居易始终有一颗豁达之心。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他都能安然而居,寻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后,当你打开这样的一本书,走近这样的一个人,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传奇,还是一种风骨,一段历史,一个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