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士梁鼎芬、文廷式与龚夫人的情史,一直为史家文人和寻常百姓所津津乐道,但目前学界对龚夫人的家世生平却知之不多。<br><br><div>笔者通过搜集整理文氏和龚氏家谱齿录、家传、墓地、契约等,结合文廷式以及文公直的文史资料,现将龚夫人家世生平整理发布。<br></div> 龚夫人祖父龚应禄(1806-1857),字驭富,号福田,长沙城区人,世业儒,“既冠不利于试,辍学就贾,财不丰能自勤俭。”与李氏(1809-1873)共生育八子二女,仅存长子龚运昉和幼子龚运畴,其余皆殇。<br><br><div>龚夫人父亲龚运昉(1832-1878),原名昌,字寿安。其弟龚运畴撰《寿安公传》载:“少读书,连不得志于场屋。咸丰中,发逆围省城,兄襄团练,贼败去。大吏议保叙,兄力辞,其意盖专注于科目也。后各省军事急,兄投笔曰:‘天下多故,当效命疆场死王事,岂可鬱鬱久居此耶?’遂从戎晋粤间,驰驱十余年。同事诸君皆擢显秩,而兄视功名为尘土,不愿受奖,仅以蓝翎县丞归。”<br></div> 1872年,龚运昉跟随湖北提督郭松林到山东围剿捻军立功,保五品同知衔赏戴花翎,分发湖北候补知县。郭松林赏识其才,请为幕僚,总理文案。第二年又受武毅军营官周道南之聘,帮办营务。“性刚直,不好阿谀。……谦恭有蔼蔼可亲之度,军中数百人无不爱戴而尊敬之者。爱吟咏,每脱稿辄为。”后因独子家饶和次女相继病逝京城,感泣忧思,于187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襄阳军中病逝,归葬长沙河西樟木冲祖山,约1903年春改葬株洲渌口。 龚夫人母亲王氏(1833-1912),长沙太学生、通奉大夫王锡光次女,翰林王先谦之姊,生一子二女,独子和次女皆未婚而逝,后与龚夫人相依为命, 1912年九月十七日去世后与夫合葬于株洲渌口。<br><br><div>龚运昉另有一侍妾黄氏,齿录中无任何记载。龚运昉弟龚运畴在母亲李氏家传中载,黄氏在1871年王氏进京侍奉母亲后,黄氏尽心侍奉婆婆李氏直至去世,余事无载。<br></div> <font color="#ed2308">王先谦</font> 龚夫人兄龚家饶(1854-1875),原名彦,字礼耕,一字小庵。1854年正月二十三日出生,性朴讷,厚重少文,自小立志功名,但读书记悟迟钝,勤学苦读。1871年初因父亲立战功,以光禄寺署正随云南乡试副考官——舅父王先谦入京城,途中得心疾,五年不愈, 1875年七月二十一日在京城去世,葬于京师南郊湖广义园,1882年九月归葬长沙河西樟木冲祖山。<br><br><div>龚夫人妹龚氏约1863-1865年间出生,过继舅父王先谦为女,不幸十三岁在京城去世。(笔者按:其去世时间应为1875年七月其兄去世以后,1878年底其父去世之前。)<br></div> <font color="#ed2308">王先谦</font> 龚夫人叔父龚运畴(1854-1914),学名寿光,字子田,号道农,清太学生。自小立志功名,“三试京兆不第,三娶妇不育”,后生一子一女,独子龚家济(1909-1926)于1926年未婚早逝,一女也因其1914年过世后随母何氏改嫁。<br><br><div>龚夫人为龚运昉长女,其芳名和生庚族谱无载,从其1880年八月与梁鼎芬完婚及族谱资料推算,约出生于1860年前后。有人从文廷式《长亭怨慢 •和素君韵寄远》一词推测,龚夫人名“素君”或名字中有个“素”字,笔者认为该词应为一歌姬所作,并不是为龚夫人所作。<br></div> 1870年五月,龚夫人舅父王先谦被任命为云南乡试副考官,九月乡试榜发后,乞假三月省亲。1871年初,母亲王氏带着龚夫人及其哥哥和妹妹,随王先谦到京城侍奉王母。本来是幸福美好生活的开始,不料兄和妹在京城去世,1878年底父亲又去世,龚夫人母女相依为命,寄居舅父王先谦家。 <br><br><div>1876年,梁鼎芬中顺天乡试举人,他的房师是当时的内阁中书龚镇湘(即龚运震,是龚夫人的族叔),对梁鼎芬非常欣赏。1880年三月会试,梁鼎芬中式为贡士,他的房师正是王先谦。此次会试,升职为宗人府主事的龚镇湘担任同考官,于是龚镇湘、王先谦都成为梁鼎芬的房师。由于龚夫人父兄早逝,梁鼎芬也是父母早逝的孤儿,于是龚镇湘、王先谦两人做主,将龚夫人许配给梁鼎芬,促成一桩才子佳人的美满婚姻。<br></div> <font color="#ed2308">梁鼎芬</font> 1880年四月,梁鼎芬参加殿试而考中二甲,授职为授翰林院庶吉士;八月廿一日,龚氏夫人出闺与梁鼎芬完婚。梁龚的婚姻一时成为美谈,其婚礼在晚清“四大日记”之一的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有载。<br><br><div>龚镇湘和王先谦将龚夫人许配给门生和新科进士梁鼎芬,本意让她有个好依靠,妻以夫荣,也让龚氏家族门楣生辉。不料五年后的1885年七月,梁鼎芬因弹劾李鸿章开罪慈禧,以“妄劾”罪,被连降五级,愤而辞官。梁鼎芬出京时,因无资安家,将妻子托付好友文廷式在京城暂且照料。<br></div> 不料文廷式和龚夫人这对才子佳人相互倾慕,暗生情愫,龚夫人移情文廷式,与文廷式私奔生子,饱受双方家族歧视,避居长沙城南门外。同时为避免与族人接触,于1902年购买湘潭县株洲渌口易氏山地,作为其曾祖父和父母墓地。 龚夫人的家世、经历和才情决定了她的命运,为她的婚变埋下了伏笔:一是祖父龚应禄一支,人丁稀少,同辈中长大成人并结婚的仅龚夫人一人,可谓身世凄凉,这一点与自小父母双亡的梁鼎芬有相同之处;二是其祖父、父、叔、兄皆为立志功名的读书人,与梁鼎芬与文廷式一样,出生于书香门第;三是其父文武双全,从军剿匪多年,轻名利,爱吟咏,自小深受其父的才识性情影响,与文廷式幼年随祖父、父母在广东做官时守城剿匪的经历有共同之处;四是其出生于战乱时期,其父投笔从戎十余年,官至五品同知衔候补知县,也算是官宦之后,出身与文廷式相似;五是其幼年随母亲寄居舅父家,前后近十年,舅父王先谦被誉为“长沙阁学,清季巨儒”,受舅父家学熏陶甚深,李慈铭说她“美而能诗”,这点与梁鼎芬和文廷式这两名文人才子都很般配;六是梁龚虽结婚五年,但并无一男半女,而龚夫人与文廷氏私奔后连生三子,梁鼎芬纳妾后也生二子一女,在传宗接代观念深入骨髓的当时,这也是龚夫人婚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文廷式已娶妻陈氏,龚夫人既不能成为文廷式的正妻,又不能作妾,她只能作为文廷式的“外室”,即使1899年陈夫人去世后,也未能扶正。文廷式在陈氏去世后,纳妾罗氏(1873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罗氏应该就是沈曾植《文廷式墓表》中记载的“姬某”。因无生育,族谱中罗氏芳名、出身均无载,后不知所终。 <font color="#ed2308">1906年的文永誉(左三)</font> 龚夫人虽然当时为文廷式生育了三个儿子,但也没得到萍乡文氏家族的认可。1904年文廷式去世时墓碑上载有子四人孙四人,长子永誉<font color="#ed2308">(按:文永誉为陈夫人所出)</font>,次子永谐、三子永诚、四子永谛(按:以上三子皆龚夫人所出)。孙四人应为龚夫人儿子所生。据费念慈《致盛宣怀手札》四十六记载:文浪迹江湖,景况奇窘,得朋友资助,才使长子文永誉1903年与费长女完婚,故1904年八月文去世时文永誉不可能生四子。且文氏族谱载永誉无子,只生二女。 <font color="#ed2308">文公毅</font> 1922年文氏四修族谱时未录入龚夫人及其子孙,直到2009年五修族谱时才将龚夫人及子公毅(永诚)、公直(永谛)补录,但没录入其孙辈,至今也没有找到其后人,而龚氏族谱一直记载龚夫人为梁鼎芬妻子,不承认她与文廷式的私情。 <font color="#ed2308">文公直</font> 文公直1934年5月2日撰《曼殊大师全集》序写道:“年来读曼殊作品甚夥,感于其凄凉之身世,暨其家世之难言之恫;与余实有同然。……余生为家族所歧视。在宗法社会之高压下,历尽难言之惨苦。”<br><br><div>从文廷式诗词和日记等文献资料来看,龚夫人与之私奔生子后经济拮据,生活清苦,并且聚少离多。特别是1904年文廷式去世以后,龚夫人独自抚养三个儿子长大,并培养成才,实乃不易。<br></div> <font color="#ed2308">苏曼殊</font> 其长子永谐,官名雄,习军事,后因故辍学,1929年再次从军。次子永诚,官名勃,号公毅,自小因痼疾未能习军事,后为生计入戎幕为僚佐,1928年在万县杨森第二十军政治部任职,1929年在湖南宝庆国军任职;1930年2月至1933年12月任湖南省民政厅书记员、第二科科员;曾为文公直《碧血丹心大侠传》标点。三子永谛,官名砥,号公直,24岁任湘军陆军少将,后为民国著名历史武侠小说家。 文公直,字克俭,号公直,又号若翁,生于1898年11月,卒年不详,1946年尚在世,是文氏后人中继承文廷式和龚夫人家学的佼佼者。<br><br><div>据文公直1929年12月12日所撰《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自序((以下简称《自序》)载,其出生于1898年11月,家学渊源深湛,在母亲龚夫人熏陶下,四岁发蒙,五岁读《孟子》,六岁读《春秋左氏传》,后又被迫读《易经》;七岁时,在课堂私读《红楼梦》被先生发现,挨了先生一顿打,其母龚夫人闻之,对教书先生说,以后可以教他读史,从此文公直便跟着母亲读史。<br></div> 文公直1929年10月10日所撰《碧血丹心大侠传》序(以下简称《序》)载:“及舞勺之年,北走燕冀,以身长体壮,得以增年而入军校,习戎事,得纵览东西诸名著,而独留心世界史事”。<br><br><div>姜侠魂在为文公直所著《碧血丹心大侠传》作宣传时,称文公直“年十七,即投笔从戎,任军官十年,屡长旅团,秩授少将,以执掌军权之长官,作革命锄奸之先锋,无役不身先士卒。”<br></div> 《序》载:1921年7月湘鄂之役爆发,文公直奉命到湘军任职,并回长沙省亲;1922年7月中旬,24岁的文公直任湘军混成第六旅少将旅长,誓师讨伐陈炯明,率部(加上湘潭归附的王钺、邵中柱各部约三旅兵力)湘乐昌陈炯明部谢文炳旅进攻,19日双方激战,大败谢旅,占领乐昌,之后进攻韶州不克。 <font color="#ed2308">1922年文砥任旅长记载</font> 1922年9月底,文公直在长沙因举报妹夫王雄健(<font color="#ed2308">按:文廷式妾罗氏当时住在长沙,距文公直家不远,有一养女文银子,嫁给王雄健作小妾)</font>参加“定湘军谋反案”,反遭文银子诬陷入狱;1923年中秋节出狱后,文公直率部转战长江,后奉孙中山之令回师救援东江;中途因作战失利,“直不欲因一己为敌之目标,而使八千子弟为醢,遂以部卒托同袍,而只身走上海”;1924年到上海后,任《太平洋午报》编辑,同年9月,与李菊庐合著《江浙战纪》(第一册)出版;<font color="#ed2308">经文廷式表弟文公直表叔——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介绍,</font>1929年冬到南京国民政府任职,1930年秋任立法院编译处科员,1932年7月被免职后不再担任公职,潜心写作。 <font color="#ed2308">文砥立法院任职记录</font> 文公直长于治史和创作历史武侠小说,与母亲的教育培养密不可分。他在《序》中记载了龚夫人晚年治史的情节:“湘鄂之役,至长沙省亲,且奉令兴师,乃以历年自习之结果,请训于母。时母方注《道德经》毕,从事于《明史正误》,乃以案头参考之籍授直,且诏之曰:‘儿习史,当于二十四史以外求之。’”文公直从此拓开了史学眼界,著述颇多,著有历史著作十余部,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 文公直博览野史和历史小说,走上了写历史章回小说的创作道路,成为民国历史武侠小说代表人物,他的小说突破之处是将武侠和历史很恰当地结合起来。他出版武侠小说十部,其中最出名的是“碧血丹心”历史武侠小说系列。该系列小说出版时,于右任题写书名并作序,柳亚子为之题词,这是自从武侠小说刊行以来最隆重的。 于右任在1930年5月10日撰《碧血丹心大侠传》序中,对该小说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予以高度评价:“叙述忠肃故事,体虽演义,而文则详于正史”、“信夫扬先烈之光,作民族之气,小说之力,较正史为大。忠肃死,而其沦浃血气,耿耿忠烈之精神则不死。” 在龚夫人的训导下,虽然属于单亲家庭,生计困难,但母子兄弟关系孝友双全。文公直在《序》中回忆道:“榴花照眼时,枯寂之狱中,沉闷欲死。母慈兄友,为之向戚旧假得敝书一箧,以金餂狱吏,乃得入。直深感母兄之挚爱,一一捡而读之。”其所读之书就有记载于谦事迹的《千古奇冤》残本,深受启发,为后来创作《碧血丹心》系列小说奠定了基础。 《自序》又载:“我因为性之所近,在母亲诚恳的指导下学史,既不能充分整理旧史,完成我母亲未竞之志,不能说是就是如此算了;至少也要保存些儿当代史料给后人,总对得起我那对我慈爱而热望的母亲呐!——这就是我近年努力于这一点的原因。”<br><br><div>从《自序》及1929年七巧节文公毅所作《碧血丹心大侠传》序言可知,龚夫人于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不久去世,具体时间还有待继续考证。<br></div> 总之,龚夫人独特的家世、能诗治史的才情,加上她的美貌,使她成为了晚清名士梁鼎芬的妻子和文廷式的外室。龚夫人处事明决、气量恢宏,不拘小节,在恶劣而保守的社会环境中追求爱情,养育三个私生子;同时由于她深谙《道德经》精髓,故能在晚清宗法社会中得以幸存,并能安心治学,培养儿子成才,安享晚年,不愧为晚清民国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