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一一道佛儒合一的节日

心语

<p class="ql-block">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是道教的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这天为盂兰盆节。 隋唐鼎盛时期,中元节发展为敬祖尽孝的传统文化节,以后便出现了儒家尝秋、佛教盂兰、道教中元并行的特殊节日,也是三教都倡导唯一的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道教认为,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故亦称“鬼节”。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主要祭奠阵亡的军士,另祭祀孤魂野鬼,不得作乱,人们会焚烧大量的纸钱。</p> <p class="ql-block">  佛教徒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目。</p><p class="ql-block"> 佛教来到中国与道教的融合,更焕发了生命力,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再者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尤其是已死的冤魂怨鬼,展现佛教慈悲为怀。</p> <p class="ql-block">  儒家:七月下新粮,祭祀祖先忙。 七月十五,有很多农作物已经成熟,按例要祀祖,用瓜果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用新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p> <p class="ql-block">  中元节流传到今天民间的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向祖先报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内容是敬祖尽孝。</p> <p class="ql-block">  老宅翻修完成,今天特率子孙回来过十几年未在老家过的中元节,向他们讲述中元节的由来,诉说先辈的故事,焚香祭祖,爆竹声中让孩子们感悟中华文化,传承祭祖尽孝之正气,门前植的一株葫芦似乎是在助兴,挂满枝头,硕果累累,福禄到,乐消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