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烟台教育“千人百日行”《论语》百日学习优秀作业展播(三)

戴斐斐

<h1><font color="#ed2308">心得:</font><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2组-7号-莱州市神堂中学 任淑丽】<br> 这则论语孔子主张不争,即使争也要循礼,尊重对方。当今是个竞争的社会,也是个内卷的时代。我们的中考高考考研考公考编,其白刃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感受其激烈化。苏轼言,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父母最理想化的无争美好的结局。<br> 知识改变命运。考试是当今社会最公平的个人素质的考察与选拔,不用协作不用背景不用人脉。所以寒门弟子的出头之日大多都是高考,一路上升。现在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辅导班多了,出现拼爹的影子,刷题刷出来的分数占了便宜。城市的孩子,富裕家庭的孩子,并且可以研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眼界决定境界。这都是乡村孩子够不到的高度。<br> 可是,乡村孩子有智力有能力有不放弃的坚韧的向上的魄力。教育公平慢慢实施。成绩,不仅在于老师的教,更在于学生的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育产业的神奇之处就是学生的蜕变。在某个契机下,学生就像吃了大力丸一样开发了自己的潜能,勤学好问,一日千里,不可同日而语。<br> 我和我的学生说,考试对于你们是唯一的公平出路。你们一定要力争上游,考出去,开眼界,改写命运。只要你努力了,就无愧生命,我来过,拼搏过,结局就是命运的掌握。生命的高度觉醒,就是自觉,自理,自治。做最好的自己,其他命运安排去吧,存在即合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不后悔,不遗憾,这就是成功的人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保持向上的心态和方向,掌控情绪,荣辱不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崩心态,记住得失成败转头空。争与不争,生存与毁灭,一念之间耳。孩子,君子应早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br>【6组-17号-莱州市双语学校 贾丙强】<br> 本篇是《论语•八佾篇》里的唯一谈到“争”的思想:君子不争,争也君子。八佾篇主要是夫子对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痛心疾首的呼喊,如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呐喊一样。夫子从来讲究言行一致,广而推行君子之道,提倡全社会行君子之礼,务君子之事,成君子之风。“不争”是态度。<br> 夫子认为君子的争只存在于“射礼”中,揖让而升,下而饮,输赢都是君子,重视努力的过程,赢仍谦逊,输自省之,这是多么美好的意境,假如人人谦逊礼让,国与国也互相尊重,整个地球都充满和谐幸福。当然,这种思想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中有很大局限性。毕竟有君子就会有小人。<br> 不过,对于我们个人,特别是教师来说,要提倡“君子不争,争也君子”,谦逊礼让是美德,做谦谦君子也是我们的目标,由我们的身正示范和榜样作用而给孩子们创造文明、有礼、谦恭、互助等正能量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德育核心素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育的。不远离社会发展,积极参加适当的竞争、竞赛,提倡君子之争。我们老师为孩子们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不能不择手段。对竞争对手,应抱有互敬、互学之情感和态度,场上是对手,场下是兄弟,不能以对手为敌人。通过参与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反思自我,提升自己内力,形成正确的“君子不争”精神,价值观里种下谦逊积极的品质。“其争也君子”,让竞争充满令人进取的活力,让竞争造就更多向上的“君子”!<br>【6组-4号-莱州市文峰路街道中心小学 董效宁】<br> 孔子在这里讲君子之风,,他以“射礼”为例,说明怎样的竞争才是合乎儒家“礼让”要求的。这也隐含了孔子对竞争的态度:争的目的不在于输赢,而是求真理、求进步、求新知;要尊重对手,有竞争,有输赢,有恭敬,也有情谊。可以看出孔子不在意于外界的得失成败,更重视内心的涵养。<br> 现在人们普遍感觉竞争无处不在,生活压力非常大,这也是大家常常感叹而又身不由己的各种“内卷”。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竞争,上学要争好名次、考学要争好学校、毕业要争好单位,工作以后竞争就更加无处不在,争教学成绩、争优质课、争荣誉、争考核、争职称、争晋级等等,我们的累就在于我们都太想“赢”。不可否认,竞争促进人类发展,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焦虑也是好事,说明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如何正确对待竞争,才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既然我们无法做到“无所争”,那就端正态度、放平心态,从“争也君子”,从光明磊落、不搞小动作、坦然接受成败做起吧。<br> 吾日三省吾身,我又忍不住对照先哲的教诲反思自己这一方面的教育得失。平时,我能做到教育学生“公平竞争”,要遵守竞争规则,不能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引导学生努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记得前几天,一位家长与我通电话时说:“董老师,我家孩子特别喜欢你……他说与XX要做最好的朋友,最强的对手。”结合今天所学,回忆通电话时的情境,我忍不住会心一笑:不知不觉中,我居然在遵循并践行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年级的孩子虽然还小,理解力和感悟力还不是很强,但只要老师潜移默化中不断渗透,公平竞争的理念必然也会生根发芽。同时,我又想起放假前听的一位老师的课,课堂上她设计了两人对战的小游戏,竞争气氛非常热烈。游戏结束后,老师与胜利者击掌祝贺,同学们也都把目光和掌声倾注给了胜利者, 那个成绩落后的孩子神色落寞的回到座位上了……学习了这一则《论语》,我想如果老师能够让两个同学比赛前先握手或鞠躬,比赛结束后也握手或鞠躬,让所有的同学给予成功者与失败者同样的尊重,教育效果会更好。开学后见到这位老师,我一定要结合这一案例与她探讨,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引导他们如何学会正确对待比赛结果。学习孔子教育方式,做智慧教师。 “君子无所争,争也有理”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在世,不能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有礼节的去竞争获取。<br>【4组-4号-莱州市第一中学 尹秀敏】<br>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所争)那一定是行射礼之争。双方相互礼让进入赛场,从赛场下来后便相互祝贺饮酒。这样的争是君子之争啊!"<br>学习心得:为什么孔子认为射箭之"争"是君子之争呢?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br> 我想原因或许有二:其一,射箭比赛的过程,双方自始至终依礼而行,"揖让而升,下而饮",这样的比赛,双方是平等的,比赛是公开的,因而也是公正、友好的。既非恃强凌弱,也非争强好胜。其二,即使当今的射箭比赛,其方式和拳击、摔跤、击剑等竞技比赛也是不同的。后者注重极强的对抗性,你必须打倒或击中对方,才算是战胜对方,赢得了比赛。射箭或射击则不然,它更强调自我省察,追求自我强大,注重自我完善一一这正是儒家所尊崇的诸如"修身""反求诸己"思想的体现。正如林世峰老师解读:射箭不是比力气,是比专心的程度,比是否勇于自我调整,当我们射不准的时候,反省自己何以射不准,同时调整射的姿态、专心程度、射的高低等。这样说来,射箭比赛与其说是和别人一争短长,不是说是与自己一较高下。《道德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信夫,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强大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br>这让我想起了一组近义词:好胜和好强。生活中,好胜的人往往追求事事占上风,胜人一筹,压人一头:我自己究竟是不是真的优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表现得比你优秀,胜过你。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好胜的人往往说话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做事刚愎自用、不择手段。好强者则不然。他们追求的是如何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如何超过别人、打赢别人。所以见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会"见贤思齐",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见到不如自己的人,也不会有莫名的优越感,而会"其不善者而改之"。好强的人往往谦虚、低调、内敛,就像一棵把根深深扎在大地深处的树,雨露降临,就将其化为营养,风雷袭来,就将其化作力量,深深扎根,默默成长。<br> 杨绛先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的《生与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这当然是一种对名利的淡泊和超然,但我想,和自己"争"一下,有何不可?要追求上进,那就和自己的惰性争一下;要追求高尚,那就和自己的私心争一下;要追求坦荡,那就和自己的矫饰争一下。战胜自己,成为强者,成为君子。<br>【牟平高中组-18号 姜卉芳】<br> 君子不争是一种高深的智慧,君子不争并不是消极遁世,而是光明正大地遵循公开,平等,公正的原则尽力之后对于竞争结果的淡然,因为君子温、良、恭、俭、让,君子的快乐更多的是来生命的觉醒,知足常乐,能时刻享受生命的喜悦和满足。<br> 做为老师工作中应该竞争和合作并存,互相合作团结共赢,会让我们快速进步。但是只有合作没有竞争,又会让我们坐享其成易于懒惰.所以我们要合作也要竞争,精益求精,带动怨天尤人的“摆烂”者共同进步。老师如何对待竞争也会影响学生,学生也应该明白要通过正当的手段公平竞争,在合乎礼仪和规则的前提下展示自己,让对手心悦诚服。<br> 我感触较深的另一点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不能光习惯于奖励成绩优秀的同学,奖励是多方面的,除了奖励成绩优秀的同学之外,对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的同学,哪怕他名次靠后,也应该奖励;德行高尚的同学,也应该奖励。我们不应该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br><p><br></p><p></p></div></h1> <div>【5组-1号-莱州市文昌小学 潘晓晴】<br>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喜怒哀乐等都是人的情感的表达。每个人都有情感,我们可以适度情感,但不能过度放纵、沉浸其中。回想我们走过的人生路,真的遇到了很多很多,有喜有忧,有酸甜苦辣,……这些五彩斑斓却又风格迥异的情感味道一直陪伴着我们,开心的时候,我们看周围一切都是氤氲着欢声喜气的,不高兴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蒙上了黑纱……其实,想想那句话说的真对“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真正做起来却真的难上加难。就像约翰•米尔顿说的: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台球名将路易斯•福克斯在一场冠军争夺赛上,本已胜券在握,却因一只意外出现的苍蝇与冠军失之交臂。在比赛过程中,一只苍蝇突然落在他的主球上。无论路易斯怎么驱赶,苍蝇总是会飞回来。因为这只苍蝇,路易斯的情绪变得极其恶劣,逐渐失去了冷静和理智。他不停地挥舞着球杆,愤怒地击打着苍蝇,结果球杆却碰到了主球,裁判便判罚他为主动击球。原本的大好形势,因为这次失误急转直下,路易斯由此错失了冠军。不稳定的情绪,不加以控制,不只是失去冠军这么简单,肆之任之,更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其实不稳定的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深陷其中,走不出来,无法自我抚平这些失控的情绪。孔子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情绪稳定,不因小事频生悲喜这是人生路上需要一直学习的处世之道。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感,不能被情感束缚,拿得起放得下甚是关键,善于与情绪相处,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在漫漫长路中,不断地对话内心,勇敢坚定地去追求! <br>【7组-7号-莱州市第一中学 王倩倩】<br>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只有《关雎》一篇,同时《关雎》也排在《诗经》的首篇,窃这以为这并非偶然。孔子整理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就是,孔子认为整理后的这些诗歌,思想纯正,没有邪念,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情感的恰当的表达,合乎中庸,《关雎》正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它有欢乐而不至于过分,有哀伤但也不至于会伤了人的生身之本。<br> 透过孔子的评价,我们能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它既给人带来美好,也会造成痛苦,它是真实存在于人的生命成长中的,是人生命成长的推动力量,人不可能没有情感而真的成为行尸走肉。情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对待内心的情感要理性,“发乎情,止乎礼”,不可使其萎靡,更不能使其泛滥,而是要寻找这个情感最适当的地方,守住内心的平衡,走向生命的愉悦。青年学生处于情感充沛期,面对感情有时不能好好的认识和处置,尤其需要引导他们去正确认识情感,明白责任担当,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r>【烟台特校1组-7号 郑月华】<br> 现在自我情绪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跟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谋而合!只有做好自我情绪管理,才能将负⾯情绪的影响降⾄⾃我控制的最低极限,才能时刻保持“积极的⼼态”认真对待每⼀天。<br>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所⾯临的⼯作、家庭和社会等各⽅⾯的压⼒越来越⼤,所以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认真反思,提升⾃我,发现美好……在教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br>【6组-14号-莱州市实验小学 迟洁】<br>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欢乐不能过度,否则就会乐极生悲。成人痴迷于“放荡”之事,电子书,手游……一切为之“上瘾”的事均可称的上是“放荡”之事,为了这些事,废寝忘食,害于身体,甚至荒废了事业,最后也只能以悲剧告终,于他人而言只是个故事,于自己而言确实一场毁天灭地的事故。<br> 今年小麦收获之后,有一周末我回家,妈妈跟我提起邻居家的婶子住院了,原因无他,女性的第一杀手——乳腺癌。婶子是个开朗的人,有什么说什么,大嗓门,从小我们俩家是邻居,墙的那头仿佛经常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锅碗瓢盆甚至是高调低沉的吵闹声,小时候,听到这种的声音的时候,妈妈总要过去劝慰一下,不多时便消停了,我以为是妈妈的功劳,可回回妈妈总是说:“你婶子只要吆喝出来,一会儿就消气了。”慢慢的,再听到声响时,我们也都见怪不怪了。随着我们的长大、结婚、生子,父母也慢慢的离开了老家,为我们抚养起了孩子,7.8年没有再见到婶子,上一年过年,婶子回来了,说是孩子大了,不用她照顾了,眼神中虽有不舍,但周身一种轻松的感觉。<br> 我的小孩子也是妈妈帮我带,周末我们就会老家,妈妈想家,想我爸,害怕我爸一个人在家。今年每次回家,隔壁很少能听到婶子那高调的声音,感觉真好,婶子和叔吵了一辈子,终于“和平共处”了。可谁曾想,短短半年,婶子竟然因为癌症住进了医院…… <br> 因为婶子,我在网上查了关于乳腺癌的资料,一查,竟是如此的可怕,不单单是乳腺癌,全球的癌症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原因除了大环境的影响,最大的原因莫过于熬夜、生气。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中医里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人,只是凡人,凡人就有七情六欲。两千多年前,夫子就在这则中告诉我们,建立一套好的作息制度,养成一个好的作息习惯,培养一些好的兴趣爱好,填补内心的空白,管理自己的情绪,高兴的时候,不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否则就是失态;悲伤的时候,有所节制,否则就会不雅。大喜大悲之时,理智最容易失控。若能有所节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才是真的着“道“了。<br>【1组-6号-莱州市郭家店中学 董美丽】<br> 今日所学: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的是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适用于今天,就是要保持一种平和闲淡的心境。<br>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免不了为生计而劳碌奔波。时代进步、课程改革,我们需要做的是愈来愈多。于是乎,有的教师愁眉苦脸、怨天尤人,毫无趣味可言。<br>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句话是傅雷告诫儿子,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方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方能有极高的修养。<br> 我们不妨学一下古人?苏轼从朝中一再贬官,生活清苦,却也能调得一份好心境。在月夜吟诗,怡然陶醉。范仲淹、欧阳修被贬,也能励精图治,与民同乐,并留下了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趣味来自于哪?就是一份“平和闲适”的心境。是能融山水、丘壑、渔舟于内心的一份超然、一份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这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br>《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心态平和、悠然自得,才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br>  最后,和广大教师分享一段话:希望你能有前所未有的感受,希望你能看见让你惊艳的东西。我希望你能竭尽全力,我们可以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到最糟糕。可以有变化,也可以一成不变,没有约定俗成。希望你能结交,有着不同观点的人。希望你的生活令你骄傲。如果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希望你有勇气,一切从头再来。<br></div> 【3组-15号-莱州市实验小学 张娜娜】<br> 一个不仁的人,无法长期处在困顿的环境中,他为了摆脱困境,会无所不用其极,正所谓“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一个不仁的人,也无法长久地安于好的环境,当他过上富裕的生活,时间一久,就可能陷入小人得志或乐极生悲的情况中。为什么一个不仁的人,穷了不行,富了也不行呢?那是因为他的内心总是被外物奴役,他高兴与否、幸福与否,都取决于外在的物质,取决于外人的评价。而仁者是不为外物所役的,有自己的天命和理想,如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无论在多么简陋的环境里,哪怕肚子都填不饱,他都能够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br> 反思当下的生活,人们大都生活在“不可以久处约”也“不可以长处乐”的状态里。扪心自问,我们一年当中有多少天是发自内心感受到快乐的?很多人工作的时候渴望放假,处于假期中又觉得无法忍受平淡的生活,必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去旅行了,又开始埋怨舟车劳顿,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有趣,恨不得赶紧回家。<br> 当我们能够学会求仁,去求不被外物所役,力求自己能够有一个天命与理想时,就能够真实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恒久的,无论贫富,都不会消散。<br>【牟平高中组-41号 孙凤英】<br> ⼈之所以为⼈,主要在⼼不在外境。外境有困穷、有逸乐,但是,⾃⼰的⼼若不能择仁⽽处,则在困穷和逸乐的环境中都⽆法长久。穷困久了必然为⾮作⽍,逸乐久了必然骄横⽆礼。<br> 仁者,不管是⼀个⼈独处还是和多⼈同处,⼈⽣⼀切可以长久、远⼤之道的根本所在。仁,乃是⼀种⼼境,亦⼈⼼所同有,⼈⼼所同欲。有仁德的⼈,⼼中⾃有⼀股和⽓,源源不绝,不待外求,因此外⾯的境界与状况即使不好,也能够⾃得。要靠外⾯的环境来⽀持⾃⼰的⼈,快乐永远是暂时的。<br>【7组-4号-莱州市文昌小学 刘晓萍】<br> 本章说明了孔子对于仁德的见解,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不仁之人身处贫困中,心里没有仁爱心,老在贫困的环境里,他一定不会甘心贫困,他会用种种手段来谋取利益,甚至不惜做出损人利己、伤天害理之事。不仁之人在富贵的环境里,他有很多五欲之乐,会逐渐的骄奢淫逸不能自律,滋生很多邪思邪念,也可能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所以我们要取仁道,积极向上,坚守本心。<br>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在人生中经历贫富沉浮,而我们对于处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心态,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航向。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改初心仁心;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善乐之志。观史可以明方向,阅典可以富心智。我想,中华的传统历史文化的是我们在新时代征程上的启明灯,指引我们不忘初心,奋勇向前。<br>  现在我们虽然未必能做到仁者,至少得做一个智者。智者是会选择,选择的方向一定是朝着仁者这个方向去走。仁者天赋仁厚,为仁无所希求,只为心安理得。仁者的心想自己的少,想别人的多。联想自己的工作,教师本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面对学校里的各种竞争,也能做到君子之争,其最终目的仍是教好书,育好人;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对别人有所帮助,那又是何其幸哉!助人者人恒助之,心中有“仁” ,逐步提升自己,让自己的仁慈心愈来愈大,愈来愈广。 <div>【5组-19号-莱州市三山岛街道中心幼儿园 吴珈萱】<br> 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那就别想真正享受它;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那你永远也别想真正摆脱它。君子失去了仁心,哪里还算君子?君子是时刻都不会违背仁心的,紧急时如此,颠沛时也如此。”<br> 首先,在做人方面,做人要正当,坦坦荡荡,做到“君子坦荡荡”。做任何事事情都要用正当的方法,而不是歪门邪道。其次,在自我修炼方面,吃饭、紧急或匆忙甚至颠沛流离的时候,都是修炼我们自己的时候。对于吃饭的时候可以修炼自己这一点,我略有感触:随着宝宝一天一天的长大,我在着手训练他自主进食。心情好或者不忙的时候我会耐心陪他“磨蹭”。而在我希望他能够赶紧吃完,然后可以去做其他事的时候,我会很焦虑甚至对孩子说话比较大声。事后,我总会自我反省,到底是要做的事情重要还是孩子重要。所以每一次吃饭、每一次有紧急情况或者碰上逆境的时候,都是修炼自己的时候。第三,可以尝试把“仁”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把它常态化,变成我们的习惯。当常态化的时候,“仁”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br>【烟台特校1组-1号 于永伟】<br> 今天学习的这段论述了金钱地位与仁义的关系。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想过上富裕的生活,摆脱贫困的局面,这本是好事。但是,对于君子而言,富与贵应当取之有道。即便贫困的生活再不好,想要去之也应有道,这才是君子所为。而这个道,就是仁义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br> 有些人认为,人生充满苦难,人总是在痛苦中挣扎。这个观点有些道理,但是我们再想一下,人们为何会这样呢?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有没有一种人能摆脱这种痛苦,让生命充实而又快乐?从某个角度看,造成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思想的矛盾。比如,有人看重财富,可等他拥有了财富,面对子孙对自己的财富觊觎和争夺的现实,他心里充满苦恼。这是因为他脑子里有强烈的伦理思想,财富观念与伦理的冲突,导致了他的痛苦。倘若坚守一个信念,他就不会痛苦了。譬如有的人看重家庭,在他的努力下,子孝妻贤,也许他们很贫穷,也许他们的生活备受磨难,但只要亲情还在,他们就能生活得很充实,很美好。 <br> “仁”就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观念。如果坚守仁德,其实是不会在乎贫困还是富贵的,更不会去谋求不义之财,也不会为改变处境而出卖良知。<br>  当然我们也不能够苛求,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包括富贵。只要是正当所得,有何不可?孔子不可能预见未来,他也不是一味的仇恨富人(如当今的仇富心理),只是要有个底线(仁)。活在当下,不仇富,不离仁,尽己力,多助人,体安康,心常乐。<br></div> <div><div>【3组-5号-莱州市文峰路街道中心小学 崔彩霞】<br>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来,君子是不能安享的;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br>孔子一生治学,周游列国,身无家财却信念坚定,守护仁德,成为华夏文明文化传播的文明符号。再说曾国藩,他曾经穷得身无分文,却借钱发给那些为国家效力的士兵,在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叫“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无论贫富贵贱终能成为君子,被历史记载;被人民爱戴;被流芳千古。朱自清的《清贫》,则是仁德坚守的最好诠释,为了国家和人民,他做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br>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的人为了迅速富起来,而丧失人格、铤而走险、敲诈勒索、贪赃枉法,为所欲为。如若不是亲身经历,自己真还难相信在身边就潜藏着”发家致富的魔抓”,这真是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手段,高智商的人利用高科技手段欺诈,普通的人也有其欺骗方法。那是两周之前的事情,正逢市场赶大集,我买了水果回家,一路看着卖杂七杂八的小玩意,感觉很有趣。突然一个买干花的小摊吸引了我,对于向来爱花的我,见到漂亮的花一贯挪不动脚步。于是凑前询问,原来是卖藏红花的,从未见过卖正朵藏红花,左瞧右看很是稀奇,这时候身后来了两三人,纷纷抢购,并且,自言其说这花的功效。自己知道它的药效,想想买点也行,问说15元一斤,价钱也行。正在挑拣,后面一个买主主动给我铲了半袋子,说这些特好,自己本是疑惑,他干嘛帮人家卖货,没等我问,人家主动回答说是邻居。结果一秤袋子2斤,卖主说300元,我愣住了,这么贵,人家说15一克 ,其他买主纷纷交钱,我犹豫一下,但是大家都在说这藏红花不好买,市场少见,要买就多买一些 ,我一时间竟付了钱。回家路上怎么想也有些蹊跷,但还是自我安慰。到家上网一查,网上有好多,啥价位都有,自己虽有些嘀咕可还是存侥幸,说不定人家就是真货。迫不及待烧水,泡了两朵,结果根本不是藏红花的味道。此时才彻底明白被骗了,急忙打开付款微信,卖主竟然啥信息都没有,只有一个字母作昵称。<br> 真的不曾想在市场上,也潜藏着骗人的勾当,细想那些所谓买它东西的人就是“拖”,可是那些所谓的拖就是左邻右舍一样的大妈大爷呀,他们六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朴素,说话诚恳,怎么看也不像骗子。后来与同学谈及此时,她给我讲了市场上同样手段的骗子,一位大娘花了1000元买了一副“玉镯”,结果后来发现是塑料的。想再找卖家结果,早去无踪迹。1000元对于一位省吃俭用的老人来意味着什么?老人含泪向路人哭诉。<br>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一切不正当手段所获钱财,怎能久远?良心谴责,夜寐难眠,寝食何安?人啊,只有通过勤劳的双手,踏实的工作获得的财富,才会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br>【1组-9号-莱州市文昌小学 李倩】<br>通过今天《论语•里仁第四》4.5的学习,我有以下三点收获:<br> 第一点:没有人不想求得富贵,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的。任何东西的成功,都是需要前提和要求的,条件符合者,更能趋于成功。<br> 第二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取舍都要做到合理合法。变富有,通过正规渠道,通过自身的劳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实现是最佳的,也是最安人心的。<br>  第三点:人生苦短,有低谷,有高峰期,需要坦然面对现实生活的一切。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离不开“仁”。仁的修养来自内心,无论富贵与贫贱,哪怕是仓促之间或者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仁的原则、放弃仁的修行。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离不开“仁”。总之,身处人生低谷之时,无论多不顺心多不如意都不感到抑郁愤懑,要靠的也是“仁”的支撑。可见,修养仁德是多么重要啊!<br>身处经济发展转型期的我们,更应该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去做,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富贵名利就走旁门左道,危害社会。清楚“仁”的条件,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br></div></div> <p class="ql-block">编辑:戴斐斐</p><p class="ql-block">审核:刘倩</p> <div><br></div>

君子

组号

我们

孔子

竞争

自己

莱州市

情感

孩子

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