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一九五八年进一中读书,一九六四年高中毕业离开,在一中学习生活六年。在这里我由懵懂少年成长为风华正茂、懂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青年。</p> 在一中我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曾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一个肩膀扛着凳子,一个肩膀背着书包,左手提着装脸盆和洗漱用具网兜,右手提着装其他生活用品的网兜,步行25里赶到学校。那时,我的衣服湿透了,小辫也散了,头发披散在肩头,脸被道道汗水冲出了泥痕。迎接我的班主任李忠民老师亲切地接过我的凳子,放到我的座位处,帮我扎好散开的小辫,还用她漂亮的花手绢为我擦去脸上的汗水。然后让比我早到的同学带我去宿舍铺被褥。我心里好感动。下定决心,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关爱。<br> 一中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学校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上高二时,我还在读完小说《红岩》后,在读书报告会上谈过心得体会。正是在那种环境下,让我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要向革命前辈学习,做坚韧的革命者,做具有松树风格的人。<br> 老师还组织我们互相帮助,培养同学之间兄弟姐妹情谊。我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女同学帮男同学洗衣服,在劳动课上,男同学勇挑重担,把苦活累活抢过来。在建设学校西面的红砖房屋时,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到龙头村砖窑拉砖,男同学驾辕、帮辕,女同学拉边套,齐心协力,建设新校园。几年下来,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兄弟姐妹般友情。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之间的亲情友情愈久弥新。在通讯发达的今天,高中11班的25个同学还建立了一个群,每天互致问候,共祝平安。 <p class="ql-block"> 在一中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的关爱。中学六年我享受着最高助学金,并免缴学费。初中每月五元,高中每月七元,这些就够我交伙食费了,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一九六二年国民经济还在困难时期,这一年要我们把户口及粮食关系开回村里去,以后没有粮食供应,要自带粮入伙。我母亲体弱多病,挣不了多少工分,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我带。我找到班主任康根旺老师,说出了自己想退学的心思。康老师说:“你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相信国家一定会有政策的。”。果然时隔不久,有了助学粮,每月补助我二十五斤。我高兴地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再下决心,好好读书,将来回馈国家和人民。</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我考上了北京政法学院。到母校拿录取通知书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高兴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实现了上大学的理想;另一方面,我又遭遇了难题,母亲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高烧不止,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本来经济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我系独女,我上学路费从哪里来,我走后谁来照顾母亲,这两个问题犹如巨石压在了我的心头。在跟同学们道别时,无意中说出了我可能放弃上大学的想法,被教导主任张光斗老师听到。他把我叫道一边,详细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后,一方面鼓励我克服困难,坚强面对,一方面严肃指出:不去上大学,也叫不服从祖国分配。打消了我放弃上大学的念头。后学校派程瑞恒老师给我送去四元钱,让我顺利的踏上了去北京的征程。我亲爱的母校,让我无忧无虑读完六年中学,又为我铺平上大学的道路,送我一程。</p> <p class="ql-block"> 没有党和国家,我凭什么能顺利的读完中学,还能上大学。我由衷地感谢党和国家,暗下决心,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回馈人民。</p><p class="ql-block"> 我要感谢我们的校医刘国勋老师。高考前的体检,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参加高考。在县医院胸透时,因为我的肺部有阴影,属于什么问题,县医院下不了结论。连续一周,每天下午上完课后,刘老师就用自行车带着我去医院复查,我坐在后座上看到汗水湿透刘老师的衬衣,自是心存感激,泪水偷偷的流。因县医院不给下结论,刘老师召集我们五个体检不合格的同学到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经二院检查后,给出的结论是:肺部阴影是钙化了的结核病灶,已恢复健康,可以考学。如果不是刘老师的坚持和指引,我恐怕连考场都进不了。我们五个同学中,李俊禄考取了南开大学,邵振起、刘福兵两个考取了北京钢铁学院,我和蒋银恋考取了北京政法学院。我们能考上大学,凝聚了刘老师对我们的爱。</p><p class="ql-block"> 我要感谢我的高三班主任曹家祚老师。说来不怕让人笑话,高考前的复习,搞的头晕脑胀。高中十三班的吕俊卿同学,我们是近乡好友,放暑假她离开学校时,将我的一大包书捎回家了,我的准考证就在这包书中。高考前的头天下午,曹老师给我们讲考试中的注意事项,我猛然想起准考证没了,没了准考证是进不了考场的。那时交通、通讯都还落后,去取回准考证是不可能的。曹老师领着我找到深泽县来的监考老师说明情况,证明我确实是一中的考生,监考老师才放我一马,让我参加了考试。后那位和蔼的女老师还打趣说:071号考试让你参加了,但入大学时,没准考证学校是不收的。上大学报到时,可不要忘了带准考证啊。</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的眼中,我是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需要小心呵护。我入大学受到的第一封信是康根旺老师寄给我的。信封里装着两封信。一封给我,鼓励我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殷殷关爱跃然纸上。另一封是让我转交他的堂哥康兰芳老师。康兰芳老师是我们学校伙食科科长,康根旺老师向他的这位堂哥介绍了我的基本情况,并一再嘱托他关心照顾我。康根旺老师和程瑞恒老师还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到学校看我,鼓励我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赶快长大。我就想,老师对我的牵挂何时是个头啊,我要赶快成长起来,做个让老师放心的人。</p> <p class="ql-block"> 老师爱我们胜过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就是老师心中的宝。一九八七年县人大搞换届选举,我在县人大帮忙。有一项工作时遴选特邀代表。我说一中为我们培养了这么多人才,管兆祺校长应当做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后人大派我去邀请管校长参加会议。见到管校长后,我做自我介绍,我说我是敬稳。管校长马上接着说:你是李敬稳,高中十一班的。六四年你和十二班的蒋银恋一块考上北京政法学院的。听到这里,我感动的热泪长流。我自认为自己在一中不是出类拔萃的好学生,也不是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校长不会记得我的。尽管在一中六年,哪里有机会跟校长说句话呢,而校长还记着我,况且二十多年过去了,原来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老师心中的宝啊。</p><p class="ql-block"> 时至晋州一中七十年校庆,写下这篇感悟,以表达我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p class="ql-block"> 晋州一中,我的母校,我爱你,爱你一生一世一辈子,祝愿我的母校越办越好,越办越兴旺,为晋州培养更多为祖国发展兴旺贡献终生的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