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罗文希/文 </p><p class="ql-block"> 达鲁花赤为蒙古语的音译。蒙古汗国⼤元朝的官名。原意为“掌印者”,达鲁花赤是代表成吉思汗的军政、民政和司法官员,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是地方各级的最高长官。元朝建立后,中书省和行省以下各路、府、州、县、录事司及蒙古军以外军队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皆设置达鲁花⾚,品秩同各官署正官,但实权却⼤于这些官员。</p><p class="ql-block"> 达鲁花⾚品秩最⾼曾达正⼆品,品秩最低的是路府治所的录事司达鲁花⾚,为正⼋品。在重要地⽅和军队还设有副达鲁花⾚。此职多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汉人、南人按规定不得任此职。</p> <p class="ql-block">辛德禄画像</p> <p class="ql-block"> 元朝时候,在今西安市周至县境内曾居住过两位达鲁花赤。一名辛德禄, 是蒙元时代皇家敕封的恒州达鲁花赤,民间称“鞑王辛德禄”,其府第就在今天的富仁镇恒州村(原辛家寨恒州村)。</p><p class="ql-block"> 蒙古太宗三年(1231),宗氏悍将辛德禄随太宗窝阔台进攻被金国占领的陕西,在攻占京兆府长安的战役中,辛德禄甘冒矢石,冲锋陷阵,立下大功,被敕封为京兆府达鲁花赤。</p><p class="ql-block"> 元朝至元九年(1272),元世祖忽必烈改蒙古国为大元,封了他的第三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掌管陕、甘、宁、青、新五省,置安西王府于京兆府,也就是今天的长安城,遂即改封辛德禄为恒州达鲁花赤,总揽恒州军政大权,当时的恒州掌管终南县、周至县、眉县三个地方,隶凤翔府管辖。皇帝下旨在周至县辛家寨这个地方营造了将军府邸,安置辛德禄家族,这座将军府邸建筑规模是当时周至县内最高级的建筑群,其主要分布在今辛家寨北堡和西堡一带。</p><p class="ql-block"> 第一代安西王忙哥刺死后,他的儿子阿难答继任王位,没过几年,皇帝元成宗铁穆耳竟然暴病身亡,第二代安西王阿难答一时激动,便召集人马直指元大都想夺取皇位,辛德禄作为安西王的藩国属臣,便带着兵马一同去了。结果安西王阿难答被他的侄子八达和海山打的落花流水一败涂地,阿难答兵败被杀,辛德禄没想到惹了一身祸,安西王带领的这些参与造反的各部将领基本上都是人头落地,只有辛德禄除外,主要原因是因为辛德禄资历比较老,他在元朝建立初期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 新上任的皇帝也不想寒了老功勋的心,便出了一个主意,按照蒙古的传统由“长生天″来决定生死,下令让女人用毡片将辛德禄身体包裹起来放在野外,并驱赶群马来回踩踏,若没被马踩死,说明天意不让他死,就可免去死罪。辛德禄真是命大福大,竟然硬生生的在这个马蹄下扛了过来留下一条命。虽然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难饶,元武帝海山下令撤销了恒州的建制,罢免了辛德禄的爵位封号,同时也收回了封地。</p><p class="ql-block"> 辛德禄由于年事已高,虽然没有被马踩死,但是身体却受了重伤,没过几年,辛德禄也就病死了。辛德禄死后,其家人在今五合村湾子堡南边的辛氏墓地内建有衣冠冢,其尸体被送往蒙古安葬。至元七年(1270)恒州废州后,辛德禄后裔留居此地,辛氐家族聚居的这个将军府便更名为辛家寨,后来形成村落。</p><p class="ql-block"> 元朝末期,蒙古大军北退,因为恒州已撤销近百年,大部分辛氏族人不愿再长途跋涉返回大漠,便在此定居下来。这支来自蒙古草原的鞑王后裔也早就汉化了,不过,他们真正的出身,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 另一名达鲁花赤名为鹿童,为大元故朝请大夫,任武昌路达鲁花赤,其出身为蒙古雍吉刺氏。曾祖父曲其术当,在元朝建立初期曾随忽必烈统一海内,并参与谋化分封宗室为王、公事宜,时常献计皇帝如何鞭策驱使文臣武将建功立业为朝庭效力。祖父为建德哥,由于作战勇猛、屡建战功被朝庭封为管军元帅、轻东都尉、京兆郡侯。母亲为兆郡夫人。长子名寄僧,任上原县达鲁花赤,后升任甘州路达鲁花赤,但却还没有上任就去世了。元顺帝四年(公元1336年)武昌路达鲁花赤鹿童去世,被送至故居京兆府终南。五月二日由侄子名柏,时任洋章府判,将其葬于故居终南成就乡窦村(今豆村)。</p> <p class="ql-block">终南</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终南镇豆村与窦村那个词出现最早?据笔者考证:在唐至清乾隆年间此村被称之为窦村,实为窦姓庄户最早居住于此故得名。就像如今终南镇境内的解村、任家村、杨家大墙、徐家村、庞家堡等村一样,均以最早庄户的姓氏而冠名。据清乾隆五十年杨仪《周至县志》记载: 里社一卷有 ”窦村里,县东二十五里”。选举一卷又有”正宾拔贡王士宏,豆村里人”。豆村里人,四字为小字刻写。该《县志》中有窦、豆两种写法同时出现,探其原因,这也许是刻工在木板上刻字时便于刻写印刷,故而遂将窦村简刻为豆村,以同音字替代,从而造成以"豆”代"窦”流传至今。如今,在已知豆村出土的唐、宋、元、明等墓志碑文中,只见有“窦村”二字的写法,并未发现有“豆村”二字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周至县志》中窦村与豆村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然而近年来,有当地学者将豆村的“豆”与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食器“豆”联糸起来,说此地在3000多年前,因周人在此精于制作以“豆”为主的器皿,而以“豆”命村。还有村民中流传说: 明王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倡导百姓筑城而居。豆村筑城后,村形如豆,称豆村。又有一说: 豆村由周围王家庄、千家湾、牟家什字、肖家堡子、北竹园、丁家巷等小村合并成村,俗语曰:拼合为“斗”,谐音豆而得名。其实以上这些推测与说法实在是有点牵强附会,不能做为豆村村名的真正由来。</p> <p class="ql-block">豆村</p> <p class="ql-block"> 村名的由来,要遵循历史,从历史的遗迹中去寻求答案。中国各地村名的由来大致分为五种,最大的种类就是以姓氏命名,然后是地理特征,还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传说。姓氏命名村庄这个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同时也是很多村庄名字的由来,而且还是最古老的一种命名方式,古老的三皇五帝时代,那时候,很多人的封地叫成了姓氏,后面才会流传下用姓氏命名村庄的习惯。故此,豆(窦)村村名的由来,也应该是窦姓庄户最早居住于此而得窦村之名。到了清代以后,人们以同音字豆替代形成如今之豆村之名。</p><p class="ql-block"> 话归正题,在周至居住过的两位达鲁花赤,一居于周至辛家寨的辛德禄,另居于终南窦村的鹿童,两者虽为蒙古宗室,但却在周至这片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为金周至这方热土带来了民族大融合的契机。今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将两位达鲁花赤的生平事迹简略成文,今与读者共飨。</p>